中国文化报:《中国白·瓷》千年窑火让“中国白”闪耀世界
发布时间:2025-09-25 09:33 浏览量:2
2025年9月23日,《中国文化报》刊登文章:千年窑火让“中国白”闪耀世界——《中国白·瓷》的文化价值与艺术呈现。
这是一位制瓷匠人的生命绝唱、一场迫在眉睫的灵魂之托,是一团永不熄灭的匠心之火、一首传承千载的大美之歌……由福建省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创排的男子群舞《中国白·瓷》将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终评。泉州孕育出被誉为“中国白”的德化白瓷,已传承千年,闪耀于世界。《中国白·瓷》以人与瓷的“生命轨迹”彼此交织推进,用身体语言解构白瓷的演变历程,诠释了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
《中国白·瓷》讲述的故事感人至深。苍老的匠人大限将至,迫切地要将毕生技艺倾授于懵懂的少年。这不是简单的技艺传递,而是一场灵魂之托、一种文化血脉的传承之迫。在杜鹃啼血后,他心愿了却,在窑火前悄然辞世。老匠人以生命助燃了传承之火,他的魂灵也永远守护在这千年不熄的窑火旁。此刻,泥土在烈火淬炼中迸发出激越的生命之歌,化为绝美白瓷,惊世而出。少年见到白瓷的那一刻,顿悟了师父执着一生的坚守,懂得了最美的白瓷要用滚烫的生命浇灌。从此,师父那炙热的匠心也烙印在他的生命中,无法磨灭。
《中国白·瓷》的内在驱动力是传承之迫。该作品编导宋巍在阐述创作理念时谈到,“瓷圣”何朝宗是中国制瓷史上的代表人物,艺术成就享誉世界。德化白瓷常见佛像和人物造型,其技艺往往与匠人本身紧密相连,生命衰亡意味着手艺的濒危甚至消亡。《中国白·瓷》通过制瓷老匠人和小学徒的生命接力,以“炼泥”“雕刻”“窑烧”“成瓷”四个舞段完成作品的叙事结构。
《中国白·瓷》选择了全男性舞者阵容,这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层的文化隐喻。该作品编导王东说,男性躯体的力量美与瓷艺的精神气质相契合,炼泥塑型所需的千锤百炼、雕刻功力的精准到位、窑烧承受的浴火淬炼,以及化瓷后瓷器如凝脂的光泽感,适合用肌肉线条来呈现,这些都与男性舞者的刚与柔、力与美相得益彰。
《中国白·瓷》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泥土里与窑火前的光芒。创作之初,编创团队深入德化,与白瓷匠人深入交流,体验“一土一火一生”的慢生活。《中国白·瓷》的当代价值在于回应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命题: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重新发现慢的价值?在标准化生产的时代,如何守护手工技艺的温度?剧中反复出现和使用了一把椅子道具,无声却充满寓意。它既代表一种文化,又代表默默的守候,更表现出代代接续与传承。椅子前的身影便是匠人一生的缩影,一把椅子穿越千年,将无数前行者及后来人的形象都映射到这把椅子上。随着椅子轰然倒塌,老匠人痛心不已,用苍老的身体竭尽全力去支撑这把椅子。这个意象也深度符合作品的精神内核,匠人倾其毕生心血,在生命弥留之际最在意的还是手艺的延续。在作品中,无论是椅子前的揉泥、塑形、雕刻,还是一把椅子守护在窑火前的意象,都在诉说一种特殊时间观念,这是一种用生命与时间交换的“永恒”。
群舞在表现白瓷的锻造历程时,也充满百般人生况味。原始的泥土要经历千锤百炼的揉捏,承受千刀万剐的精雕细琢、窑火淬炼的极致考验,方能蜕变为温润如玉、至洁至美的白瓷。不经历锤炼难成大器,这恰如人生的修行之路。舞者用身体语言具象化这一升华过程。在“炼泥”舞段中,舞者以野性深沉的力量表现泥土的质感;在“雕刻”舞段中,舞者以精准快速的动作展现雕琢的过程;在“窑烧”舞段中,舞者以挣扎对抗的状态演绎生命的炽热和痛感。每道工序都是一重考验、一次蜕变,正如人生中的每次挑战都塑造着人们的品格与境界。
“‘中国白·德化瓷’作为泉州重要的文化符号,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名片。”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书记、主任黄金锡说。《中国白·瓷》以独特的地域文化表达、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当代艺术语言,展现出中国白瓷制作的精湛工艺和闽南文化的风格魅力,更演绎了一场关于生命、传承与永恒的文化叙事。
《中国白·瓷》指向了一个深刻的命题:何以穿越生死?答案便在一双双紧握刻刀的手中、一颗颗执守技艺的匠心里、千年不熄的窑火和圣洁无瑕的“中国白”里。千年不熄的窑火不仅燃烧着泥土,更燃烧着生命;不仅锻造着白瓷,更锻造着灵魂。作品通过老匠人化瓷为魂的艺术处理,揭示了德化白瓷千年传承的真谛——真正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灵魂的交付;不仅是形式的延续,更是精神的升华。老匠人虽然生命逝去,但他化为美丽的白瓷,永远守护在千年窑火旁;而少年接过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颗炙热滚烫的匠心。这种以生命浇灌艺术、以灵魂传承文化的深刻理解,是《中国白·瓷》对生命价值与文化传承的思考,提醒人们千年窑火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因为一颗颗匠心推动了一代代传承。
据了解,该剧首演后,将以舞蹈为桥梁、以泉州歌舞剧院为阵地,搭配德化白瓷“微展览”,让市民、游客观舞赏瓷、沉浸式感知,以静动结合拓展文化传播的边界。同时,将该作品融入公益性惠民演出节目,纳入旅游演艺剧目《遇见泉州》储备节目,让公益惠民与旅游演艺相融合,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认识、了解德化白瓷;以《中国白·瓷》为传播“中国白”的窗口,照亮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闽南通道。
记者:黄国勇 宋巍 王东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