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高质量医疗建筑设计大会在京开幕,共绘智慧低碳人文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25 14:59  浏览量:1

9月20日,由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医院建筑与文化分会联合多家行业领军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高质量医疗建筑设计大会在北京北苑大酒店隆重开幕。

本届大会以“智慧·低碳·人文——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生态”为主题,聚焦医疗建筑在存量优化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发展路径,出席本次大会的有国家各部委领导,以及全国知名医疗机构、设计院、高等院校及相关企业的权威专家和代表共计700余人,共同探讨未来医疗建筑的设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武汉华康世纪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参与本次大会。


开幕式致辞:回应时代需求,共建医疗建筑新生态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医院建筑与文化分会会长王杉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医疗建设正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他回顾了五年来医疗建筑设计理念的深刻变革,从最初关注基础功能与效率,逐步发展为融合流程优化、感控安全、绿色智能技术,并深入植入“以患者为中心、以医护为本”的人文内核。王杉会长强调,高品质医疗建筑是医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应实现功能、效率、安全与人文关怀的高度统一。面对智慧医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他呼吁行业警惕“技术至上”,坚守医疗温度,推动构建彰显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温度的新一代医疗建筑,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武汉华康世纪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总经理李芳芳在致辞中表示,在国家持续推进“健康中国”与“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医疗建筑正迈向以智慧、低碳、人文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华康世纪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洁净室系统集成与医疗专项工程领域,致力于通过全过程技术服务和创新洁净解决方案,助力医疗机构实现功能、效率与体验的整体提升。面向医疗建筑存量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华康世纪将持续推动智慧洁净技术与低碳建设路径的落地,协同行业伙伴共同构建更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医疗环境,为中国医疗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动能。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傅瀚霄在致辞中指出,“推动文旅产业与健康领域融合互促,因地制宜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在医疗建筑中注重体现文化元素、创意设计,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打造彰显人文关怀和文化价值的健康新空间,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综合效益。”

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陈啸宏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医疗建筑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健康中国2030”和“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他指出,当前医疗建设正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存量优化与功能提升,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智慧赋能与绿色低碳的协同发展。医疗建筑不仅要满足救治功能,更应体现人文关怀与文化内涵,成为承载生命尊严和社会温度的场所。面对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双重使命,行业需加强跨领域协同和政策引导,共同推动医疗建筑实现更安全、智慧、绿色和人性化的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全民健康与国家现代化治理大局。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长都海江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医疗建筑不应仅是功能容器,更应成为承载“医者仁心”与中华人文精神的文化场所。他强调,高质量医疗建筑须实现文化、艺术、智慧、绿色与人文的多维融合,将传统“仁”的思想和“天人合一”哲学转化为可感知的疗愈空间,以艺术提升环境品质,以科技与低碳双轮驱动发展。本次大会紧扣“健康中国”与“双碳”战略,聚焦内涵提升与设计创新,正是推动医疗建筑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的关键实践。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将继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语言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医疗建筑体系。

大会在洁净园总编辑、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医院建筑与文化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美荣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多位重要嘉宾为大会致开幕辞。

主论坛:智慧、低碳与人文三大维度深度分享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许海涛担任上午上半场学术论坛的主持点评嘉宾。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司基建装备处二级调研员曲怡然在题为《以绿色医院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在演讲中指出,我国公立医院建设成效显著。当前在“健康中国”与“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医院建设正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致力于构建低碳、高效、智慧的现代化医院体系。将通过完善标准、智慧建设、节能改造等路径推进绿色转型,助力健康中国实施。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顾向东在题为《困惑▪探索▪前行——医院建设规划20年》的演讲中,讲到当前医院建设需摒弃过度追求规模效益的导向,真正回归“人本”需求,融入城市发展。应通过多元参与和精细化管理,破解建设运维难题,推动医院实现有温度、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陈建在题为《低碳背景下中日大型医院对比研究》的演讲中,系统比较了中日大型医院低碳战略:日本基于天然气能源,广泛应用热电联产与废热回收技术,注重精细化管理与体系化节能;中国则更依赖政策驱动,大力发展光伏、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动医院电力化与清洁转型。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建筑院院长曹罡担任上午下半场学术论坛的主持嘉宾。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张德奎担任上午下半场学术论坛的点评嘉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季湘年在题为《人文导向下综合医院平面规划及工艺设计》的演讲中,系统阐述了协和医院在“一院四区”布局下,将人文理念融入规划,提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原则。通过多院区协同、空间优化及智能技术应用,构建全龄友好、有温度的疗愈环境,并践行低碳与韧性设计,推动医院从“功能机器”向“城市健康器官”转型。

武汉华康世纪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总经理李芳芳在题为《医疗洁净空间的重塑:前瞻设计赋能技术融合与人本关怀》的演讲中,阐述了华康世纪提出以前瞻性设计推动医疗洁净空间转型,超越功能合规,构建协同高效的一体化平台。其以“以人为本”为核心,通过装配式建造与精装修融合,创新运用疗愈色彩与环境设计,为医患提供情感与功能双支撑,实现感知友好、智能低碳的高品质医疗环境。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医疗二院总建筑师王文正担任下午上半场学术论坛的主持嘉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执行院长李澍担任下午上半场学术论坛的点评嘉宾。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赵增仁在题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医院建筑的人文思考与实践》的演讲中,系统阐述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在十年基建中,将人文关怀深度融入规划、设计与运营全程。以患者与职工为核心,结合传统与现代需求,落地多项人性化细节与智慧系统,实现效率显著提升,塑造有温度的医疗环境,成为“精致医院”发展范本。

北京航特表面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全毅在题为《塑立得新型墙、地面材料在医院翻新改造中的应用》的演讲中,系统介绍了公司研发的塑立得水性环保涂料,专为医院改造设计,兼具抗菌防霉、耐化学品擦洗与持久抗性,施工便捷且周期短,大幅减少对医院运营干扰。其5-10年免维护特性显著降低长期成本,为医院存量更新提供高性价比的系统解决方案。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青在题为《低碳促融合,疗愈创未来》的演讲中,阐述了以低碳技术与疗愈环境为导向的现代医院建设新范式。通过融合被动与主动节能设计,结合自然采光通风、立体绿化及装配式建造等策略,显著降低能耗。并以浙江多家医院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MPT门诊模式、疗愈花园等设计,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且高效的韧性医疗空间。

河北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李洪涛担任下午下半场学术论坛的主持嘉宾。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周智伟担任下午下半场学术论坛的点评嘉宾。

上海申康卫生基建管理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倪正颖在题为《上海申康医疗卫生建设合作代建制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演讲中,系统阐述了申康中心创新合作代建模式,通过专业化平台整合全链条服务,构建精细化管理与数字化协同体系。该模式助力上海完成超724万平米医院建设,大幅提升医疗硬件与服务品质,形成可复制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建设“上海经验”。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公司(政府工程建设事业部)项目经理杨建平在题为《京韵铸基・光影筑势:医疗康养建筑转型的战略领航与未来范式》的演讲中,系统阐述了中国新兴建设以美康大厦转型为例,探索出医疗康养建筑创新路径。通过政策、文化、科技与生态协同四大战略,构建“机构-社区”联动康养生态圈,实现审批提速40%、能耗降22%,形成可复制的“国家范式”,为健康中国提供创新实践。

高端对话:共话人性化空间与疗愈环境设计

大会压轴环节为高端对话,主题为“人文筑基 疗愈共生:以医患为中心融合传统与当代的人性化空间探索”,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刘玉龙主持。对话嘉宾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执行院长李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赵增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昕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朝阳教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医疗与康养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荀巍、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勾振远。六位专家围绕空间人性化、文化认同与疗愈环境设计展开深度交流,为推动医疗建筑从功能型向人本型转变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共识方向。

本次大会特设医疗建筑技术与产品展览展示区,汇聚了多家行业领军企业,集中展示智慧医院、低碳建设与人性化设计领域的前沿产品、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展区涵盖绿色建材、节能设备、洁净工程、智能化物流、智慧病房、无障碍设计等多个细分领域,为企业与医疗机构、设计单位提供了面对面交流与供需对接的高效平台。现场通过实物展示、场景模拟及数字化交互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了医疗建筑在功能、效能与体验上的创新可能,成为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一环。

本届大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技术研讨和跨界对话,全面展现了医疗建筑在智慧化、低碳化与人文关怀方面的前沿探索与实践成果,为行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路径参考。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只有将技术创新与人的需求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医疗建筑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可持续社会贡献行业力量。

大会组委会为参会代表准备了丰盛的茶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