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术后人何在?村里禁谈岳飞、与岳姓通婚,首例通婚打破现状
发布时间:2025-09-25 17:43 浏览量:1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92年夏天,河南鹿邑县完楼村,一桩婚事差点没成。
不是因为两家贫富悬殊,也不是因为年纪不合。
而是因为女方姓岳,男方姓完颜。
那时候村里人还讲一个老规矩:岳姓不能进门,岳飞的事不能提。
谁敢动这个念头,就等着被全村人指着脊梁骨骂。
可新郎完颜永胜不信这个。
他说,时代变了,早不是祖宗打仗那会儿了。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得从八百多年前说起。
金国将领完颜宗弼,史书上叫金兀术,出身皇族,是金太祖阿骨打的第四子。
武功卓著,性格刚烈,曾亲率百骑追击辽国皇帝,一战成名。
后来南下攻宋,参与了“靖康之变”,押着宋徽宗、钦宗北去,北宋就这么亡了。
而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出身草根,靠一把枪一身胆子打出了名号。
他带着岳家军一路北伐,跟金兀术打了十多年。
郾城、颍昌、朱仙镇……战场一次比一次激烈。
那时候金军一听“岳飞”两个字都犯怵。
有一仗,在华山一带,岳飞用两千精兵硬撼完颜宗弼的万人部队,结果金军全线溃退,完颜宗弼负伤逃走。
那一战之后,金兀术再没在正面战场讨过便宜。
后来岳飞被冤杀,完颜宗弼也没落个好下场。
他死得并不光彩,史料说是病死,也有说是被宫廷斗争逼死。
可不管怎样,他对岳飞的恨,没能带进坟墓。
但这仇,却被他的后人留了下来。
完楼村就是金兀术后代的一支。
他们搬到这里已经几百年了。
祖上传下一句话:“不娶岳姓,不谈岳飞。”
没人知道这话最早是谁说的,也没人敢不信。
上一辈人是这么教的:“娶了岳姓人,祖宗地下不得安宁。”
所以直到1992年,这个村子从来没和岳姓人通过婚。
真的,一桩都没有。
就算岳家姑娘再好,也不能娶。
可完颜永胜偏不信这个邪。
他在邻村认识了岳小雪,两人一来二去,日子长了,感情就深了。
他家知道以后,炸了锅。
他爸当场拍桌子:“你是不是疯了!娶岳家人?你让咱祖宗怎么想!”
永胜没吭声。
他懂父亲的怒气,可也觉得太荒唐。
说到底,两个人过日子,为什么要为几百年前的事买单?
小雪家的态度倒是很平静。
她父亲是个教书先生,说这事要看人不看姓。
可完楼村的风气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后来这事传到村里,老一辈人坐不住了。
村支书召集开会,几十个村民围坐一圈,气氛压得很低。
有人说:“祖训不能丢。”
也有人犹豫:“都什么年代了,还讲这些?”
那天争了很久。
有人提议投票,有人说这不该投票。
最后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站出来说了一句话:“我们记得祖上的仇,可人家后代没做错什么。
不能一直活在过去。”
会后,婚事定了。
婚礼那天,村里几乎都来了。
岳家亲戚也来了。
有人本想看看热闹,结果到了现场,看到两家人握手言笑,孩子们跑来跑去,喜气洋洋的,倒觉得这事也没那么难接受。
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
岳小雪的叔叔是当地文化站的,主动提议做证婚人。
有人窃窃私语,说这是不是故意的。
可他只说一句:“就当是给祖先一个交代吧。”
从那以后,完楼村再也没人说“不能娶岳姓人”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完颜后代都这么看。
隔壁纸坊乡有个完庄村,也是金兀术的后人聚居地。
可那边的风气就完全不同。
他们尊敬岳飞,村里还修了岳庙,每年岳飞生日都要祭拜。
2012年,岳飞诞辰890周年那年,完庄村派了代表团,专程到汤阴岳庙参加纪念活动。
还带了家谱、香火和老照片,向岳飞后人致敬。
更巧的是,那个活动上,完庄和岳家后人还结了亲。
一个女孩嫁到岳家,成了“新岳氏”,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和解。
这事后来被地方电视台拍成专题,播出那天,完庄村的祠堂门口挤满了人。
老一辈人站在祠堂前,看着电视,没说话。
第二年清明,完庄的族人照例上香。
只是这次,祠堂里多了一副楹联:
“金宋旧事今犹念,姓氏千年共此心。”
参考资料:
李峰,《金代将领完颜宗弼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河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编,《鹿邑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
王立群,《大宋国士——岳飞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
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华书局,2004年
鹿邑县档案馆口述历史资料整理卷三,内部资料,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