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政策伤了谁?美媒:美近800万人就业将受冲击
发布时间:2025-09-25 20:21 浏览量:1
说起特朗普上台后推的那些关税政策,大家伙儿可能觉得这是为了保护美国工人,结果呢?这玩意儿反倒让不少人丢了饭碗。尤其是最近美媒爆出的数据,近800万美国人就业岗位直接受冲击,这数字听着就吓人。不是空穴来风,《纽约时报》分析了关税针对的行业,发现这些领域雇了差不多800万工人,其中大头还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 这事儿从2025年3月特朗普第二次就职后就开始发酵,他一上来就签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20%关税,还顺带拉上加拿大、墨西哥这些邻居,理由是堵毒品和移民通道。4月又升级,对钢铁铝材统一25%,汽车零件也25%,韩国26%,以色列17%,其他国家10%。表面上看是硬气对等贸易,可实际落地,供应链一乱,工厂订单飞了,工人就得卷铺盖走人。
先说制造业,这块儿是最先挨刀的。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就搞过对华关税,那时候制造业就业没见多大起色,现在第二轮更猛。劳工部数据摆在那儿,2025年全年制造业岗位净亏33,000个。 从4月关税宣布后,整体制造业就业直接滑坡42,000,招聘岗位少了76,000,新入职的也掉18,000。 你想想,那些中西部锈带工厂,本来就靠出口汽车零件、钢铁制品过日子,现在欧盟和加拿大反击,加税美国威士忌和摩托车,订单一夜间蒸发。CNN报道,关税暴露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交通,岗位增长直接转负。 经济学家直摇头,说这政策会把失业率推到4.7%,年底前经济可能滑向衰退。 不是吹牛,耶鲁预算实验室预测,到年底关税能吞掉770,000个岗位。 这不光是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家庭的生计。
农业也惨兮兮,本来美国大豆、玉米这些出口到中国、欧盟的,现在关税战一打,反制措施让买家掉头。艾奥瓦、威斯康星这些摇摆州,农场主们堆积的作物卖不出去,工人从田里转到失业救济线。报告显示,农业出口滑了15%,岗位直接受波及。 特朗普说这是保护本土,可事实是,补贴跟不上损失。那些小农场,本来就薄利多销,现在成本涨,收入缩,雇工自然得减。想想看,800万里头,农业占一截,这些人多是蓝领,投特朗普票的居多,结果政策一出,先砸自己脚。
再看下游行业,汽车和消费品链条全乱套。密歇根的汽车零件厂,关税一加,墨西哥供应商成本飙,订单砍一半。波音这种巨头,欧盟反制飞机零件,订单缩水,工人闲坐跑道。 铝关税单独一笔,CNN说能毁20,000直接岗位,外加80,000间接的,总计100,000。 为什么?因为铝制品用在啤酒罐、汽车上,关税传导,价格涨,企业利润薄,只能裁员。超市里进口水果、电子产品贵10%,消费者捂紧钱包,需求降,企业再砍招聘。 8月就业报告,经济只添22,000岗位,失业率窜到4.3%,最高自2021年。 7月才73,000,制造业独亏11,000。 这趋势明摆着,关税咬得越紧,招聘越缩水。
特朗普团队辩称,关税能收税171.7亿,占GDP 0.56%,还能重振本土工业。 听起来不错,可现实呢?沃顿预算模型算过,关税减长跑GDP 6%,工资降5%,中等家庭一生亏22K。 钢厂是赢家,80,000岗位稳住,可下游12百万制造业岗位晃荡。 那些钢大佬赚翻,普通制造商哭晕。关税不光加税,还搅投资,企业观望,不敢扩招。 美联储警告,通胀压力上,失业阴影罩支持区。
这政策最扎心的是砸向特朗普选民。NYT地图显示,800万岗位里头,多数在摇摆州,投他票的多。 匹兹堡郊区纺织厂关门,工人雨中领工资;中西部农场焚烧大豆,烟雾遮天。这些人本指望关税救命,结果反噬。经济焦虑本就深,贸易战加剧不平等。 过去中国进口丢了240万岗位,现在关税没补上,还添新伤。社会安全网薄,失业补助跟不上,工人陷泥潭。
全球看,这贸易战拉大差距。中国外交部说,美方行动伤全球经济。 企业转产越南、印度,美国份额丢。BBC研究,第一任关税没正效,就业没升。 现在更广,影响深。世界银行预测,全年GDP亏0.5%,制造业岗位流失加剧。 特朗普4月2日宣国家紧急,加关税护主权,可实际呢?美国家庭少花进口货,外国企业绕道。
说到底,关税这事儿短期护少数行业,长远坑大局。800万岗位不是小数,摇摆州失业率升,2026中期选举悬。经济学家劝,政策咬头猛,招聘拉胯,企业等尘埃落定。 特朗普8月1日炒劳工官员,就为推责。 可数据骗不了人,9月5日报告又弱,22,000岗位,关税压力明摆。 中产制造业挤干,工人日子紧巴巴。
这政策本意对等,可执行歪了。钢铝涨价传导,啤酒厂破产,玉米田荒。补贴杯水车薪,岗位补贴增益赶不上亏。 企业抉择难,涨价丢客,吞成本裁员。 美联储盯通胀,超市货架犹豫。劳工部9月数据,四月连降制造业,就业近800万晃。 特朗普9月15日海湖庄园开会,坚持下去,可摩擦没缓,经济承压。
接地气说,这关税像双刃剑,护了钢厂,砍了下游。工人本盼重振,结果订单飞,失业排队。800万数字背后,是锈带家庭的账单堆山。政策需调,平衡贸易护就业,不然坑更大。经济本韧,关税成软肋。 未来咋走,看调整否。眼下,冲击实打实,工人先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