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载风雨路,12公里情!黄绍杨用坚守书写 “婿如子” 的孝亲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25 23:26 浏览量:2
在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那梨村乡间小道上,63岁的黄绍杨六年如一日的坚守——骑上电动自行车,载着热腾腾的饭菜,往返12公里的岳父家。这一去一回,他坚持了整整6年,骑坏2辆代步车,如今新买的电动自行车里程已超1万公里,黄绍杨打破“女婿是外人”的偏见,诠释着“婿如子”的人间温情。
时间倒回2019年,黄绍杨的岳父因年事已高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彼时,岳父的儿子中风康复需人照料,三个女儿中,大女儿已去世,黄绍杨的妻子成为了最年长的姐姐。黄绍杨看着卧病的老人,一句“老人养了女儿,我们就得担起责任”,便扛起了照顾重任。
从此,他的生活多了一份雷打不动的“日程表”:每天起床备好软烂的饭菜,再和妻子一同出发。妻子耳朵有残疾,两人常用手语交流,结婚42年的默契,让这段12公里的路程充满温情。暴雨天车轮陷进泥坑,夫妻两个扛着饭菜步行半小时;冬日凌晨老人突发不适,他摸黑骑车送医……6年里,他从未缺席一天。“老爷子现在还有5个月就100岁了,有时候认不得人,但看到我来,会拉着我的手笑。”说起岳父,黄绍杨的眼里泛着光。
照顾老人的日子里,琐碎的事一件接一件:烧水、洗澡、擦身、倒便盆、剪指甲,还自制泡药酒为老人敷药。“不送去的话岳父就没饭吃”,朴素的想法是最坚定的承诺。即便要兼顾农活,他也从不懈怠,“边照顾老人边干农活,习惯了,照顾老人本就该是子女的事”。
黄绍杨的孝行,不仅温暖了岳父,更感染着身边人。妻子主动分担夜间护理,儿女回家时会抢着给外公揉腿聊天;住在隔壁的孙侄韦金照说,黄绍杨不仅对岳父好,对邻居也热心,“邻居们都夸他对待岳父比亲儿子还亲”。
百乐村团支部书记黄河港说,“大塘镇几个村多为同姓或亲属,邻里互助已成常态。村里通过放电影、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和良好家风,让文明风尚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淳朴民风得以延续。希望大家把正能量的事传播出去,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关爱、关照、关心老人。”
当被问及未来,黄绍杨挠挠头笑着说:“只要老爷子在一天,我就多陪一天,女婿也是‘半个儿’,这事儿本该这么做。”阳光洒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那辆行驶在乡间的电动自行车,仍在续写着这份跨越12公里的亲情答卷,让“孝老爱亲”的美德在乡间不断传扬。因孝行感人,黄绍杨入选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关注“良庆发布”
来 源丨良庆发布
记 者丨陈子婧 韦麟智
编 辑丨姚佳杏
责 编丨韦麟智
编 审丨许智铭
出 品丨良庆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lqqrmt@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