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荣教授心理学第16课:精神分析并不值得过度关注
发布时间:2025-09-26 05:05 浏览量:1
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大脑机制的探索,对几乎所有的精神问题到大脑功能,都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这样,弗洛伊德对疾病形成的机制的解释就变得非常荒诞,可笑了,要好好接近人本主义研究人本主义,而精神分析的创立者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一个瑞士人,一个是奥地利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解释为一种能量,这个能量会存储在“它”里面这个能量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它”必须释放,不释放会产生焦虑和痛苦。持续的压抑会变成病症。
一个成年男子每72小时会制造一批精子,精子需定时释放,否则就感到压抑。性成了一种能量,这样的话,妓女与嫖客是不应该得病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弗洛伊德认为,这个能量最核心的就是一种原始本能,就是性本能,这种性本能不能实现和对方的结合不能合理释放,人就产生了问题。
弗洛伊德的第3个概念是意识,意识就是可以清晰使用的心理材料,意识的最高层叫潜意识,潜意识是未经允许和被压抑的心理材料,是冰山未露出水平面的巨大部分。这一点有极大的争论,人本主义是强调人的潜能的,人本主义认为弗洛伊德这种理论来自变态。精神分析从头至尾都应该被否定并深恶痛绝。在潜意识和意识中间,还有一个叫前意识,即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当人不能承受太强的压力以后,就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应对压力给他造成的困惑和焦虑,而有一些心理学家说的防御机制是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