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突击战今日打响!百日整治剑指回流药、虚开药一查到底

发布时间:2025-09-26 16:05  浏览量:1

社区门诊的李大夫最近被问得最多:“听说医保要严查了?我帮卧床的老妈开药算不算违规?” 刚办完住院报销的张阿姨也犯愁:“上次发票丢了补开的,会不会被当成造假?” 9月25日起,国家医保局联合公安、法院等多部门启动的医保基金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正式开跑,一直到12月31日,全国范围都要严打欺诈骗保,这事跟每个交医保的人都脱不了关系。

咱们每月扣的职工医保、每年交的居民医保,全进了医保基金这个“救命钱池子”。但这池子这些年总有人偷偷“凿洞”,从个人冒名开药到药店收药倒卖,把保命钱变成了“生意钱”。去年一年全国就追回了超400亿医保基金,这些钱本来能帮多少人付住院费、买救命药。这次可不是走过场,而是动真格的“组合拳”,今天就用大白话说说查什么、怎么查,咱普通人别稀里糊涂踩了坑。

为啥非要搞这次整治?3类乱象快把“救命钱”掏空了

有人觉得“骗保是别人的事,跟我无关”,但其实这些乱象早影响到咱们的日常看病了。就说去年追回的400多亿,要是没被骗走,多少常用药能留在医保目录里,多少慢性病患者的药费能再降点?这次重点整治的3类乱象,每一个都戳中痛点。

“回流药”倒卖成产业链,老人最容易被套路。所谓“回流药”,就是你用医保开了药,自己不用卖给药贩子,药贩子再转卖给药店,整个流程把医保基金当成了“提款机”。北京有对夫妻就在菜市场发“高价收药”名片,专挑老人下手,一年倒卖了近3000盒药,涉案11万多,最后不仅退了钱还判了刑。更缺德的是深圳李某,直接买别人的医保账户信息冒名开药,两年骗了9万多,照样蹲了大牢。这些药流回市场,不仅浪费基金,药效也可能没保障。

医院变“药店”,超量开药坑人又坑钱。总有参保人觉得“医保的钱不用白不用”,感冒开半年的止咳药,高血压一次开三个月的量,用不完就囤着或转卖。湖北有两个人更过分,利用自己的慢特病待遇,专门开器官移植抗排异药这种高价药倒卖,涉案超25万,最后都被判了重刑。他们这么一搞,真正需要这些药的患者反而买不到,医保基金也被白白浪费。

生育津贴造假,单位个人都敢伸手。生育津贴本是给女性的保障,却成了骗保重灾区。有的公司帮员工虚报工资,原本能领2万的津贴骗到4万多;还有人虚构劳动关系“挂靠”参保,没上班也敢领津贴。之前就有个女的挂靠朋友公司骗领3万多,最后钱被追回,还进了医保失信名单,以后看病报销都受影响。

这些事看着离咱们远,实则息息相关。“回流药”多了,医保开支大了,常用药可能被调出医保目录;超量开药泛滥,医生对真正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反而更谨慎。所以这次整治,就是帮咱们把“救命钱”守好。

划重点:这3类行为碰不得,已有多人被罚到后悔

这次整治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打击,从已经曝光的案例看,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只要碰了红线都跑不掉。

全链条查“回流药”,开药、收药、卖药一个都跑不了

以前查“回流药”多是抓药贩子,这次是从源头查到末端。参保人乱开药转卖、医生违规开药、药店收药卖药,每个环节都要查。

上海74岁的胡大爷就栽了,把自己医保开的胃药、降糖药转卖,结果被大数据监测到,不仅追回5000多块基金,还被罚了1万多,案子还交给了公安。药店也别想藏,深圳有个药店老板收“回流药”转卖,虽然没直接骗保,还是被判了一年半,退了9万多赃款。医生要是为了业绩乱开药,查实后不仅罚款,执业证书都可能被吊销。

违规开药盯得紧,这两种情况一查一个准

很多人觉得“多开点药备用没事”,但现在这两种情况已经被大数据盯上了:一是超量开药,比如感冒开半年药、高血压药开三个月却不复诊;二是不对症开药,没糖尿病开降糖药、没心脏病开降压药。

天津的张某就因为用朋友医保卡开手术用药骗保1万多,最后退钱还被罚2万多,医保结算暂停两个月。现在医保系统能精准监测每笔用药,一旦超标就自动报警,根本藏不住。

生育津贴造假,单位个人双双追责

单位要是虚构工资、伪造劳动关系帮员工骗津贴,查实后不仅要退全款,还要罚2-5倍,负责人可能坐牢。个人要是伪造出生证明、挂靠参保骗领,不仅追回款项,还会被列入失信名单,以后贷款、出行都受影响。

除了这三类,异地报销造假、重复报销也在严查。吉林有人交通事故住院费已由肇事方支付,还隐瞒用医保报销2万多,现在正被侦办;新疆有人用假发票跨省报销27次骗了42万,最后判了三年,罚了5万。

敲黑板:普通人避4个坑,这些事千万别再干

很多人不是故意骗保,就是不清楚规矩踩了坑。结合这次整治要求,这4件事赶紧停手。

坑1:长期代开药,哪怕是亲人也有风险

偶尔帮腿脚不好的老人开药没问题,但长期代开高价药、处方药,很容易被系统监测。正确做法是要么让老人本人到场,要么提前在医院办“委托代开药”手续,留好诊断证明,证明药是真的需要。

坑2:医保材料随便借,可能成骗保“帮凶”

把发票、病历甚至医保卡借人,要是对方用来造假报销,你就是“共犯”。之前新疆骗保案里,卖虚假发票的人也被追责了。这些东西比身份证还重要,千万别乱借乱卖。

坑3:小金额骗保也不行,现在是“零容忍”

有人觉得“骗几百块没人管”,但大数据能查到每笔报销。之前就有人重复报销300多块感冒药,被系统揪出来,退钱还收了警告。不管金额大小,违规就会被处理。

坑4:轻信“医保套现”,小心钱没拿到还坐牢

网上“医保套现”的广告全是骗局,本质就是让你开药转卖骗保。深圳李某就被这种广告骗了,最后赚的钱全退了,还坐了牢。遇到收药、套现的,直接拒绝并打12393举报,核实后还有奖励。

说句实话:整治会不会影响正常看病?3个担心是多余的

不少人怕严查影响自己看病,其实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国家早就考虑到了。

担心1:医生怕担责,该开的药不给开?

不会。医保局明确说了,整治的是“违规开药”,不是“正常开药”。慢性病患者、术后需要长期用药的人,只要有诊断证明,医生肯定按规定开,不会搞“一刀切”。

担心2:异地报销变严,手续更麻烦?

只会更规范,不会更麻烦。以前因为虚假报销多,审核严;现在造假的少了,合规报销反而更顺畅。很多地方都能“网上提交、在线审核”,不用再跑断腿。

担心3:老人不会用手机,容易被误判?

不会。系统会结合年龄、病史判断,比如老人长期吃降压药,一次开两个月的量很合理,不会算异常。就算真被误判,带病历、处方去医保局申诉,核实后就能撤销记录。

试点地区的患者都说,整治后“该开的药没少开,不必要的药医生还会提醒别多开”,反而减少了浪费。

结尾:守护“救命钱”,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医保基金这池子,靠咱们每个人往里蓄水,也得靠每个人守着别漏水。骗保的人多了,池子的水少了,最后影响的是咱们自己的看病报销。

这次“百日行动”是国家出手,但更需要咱们配合:帮家人开药时多问句“是不是真的需要”,遇到收药、套现的直接拒绝,发现违规行为赶紧举报。这些小事,其实都是在守护自己的保障。

你在看病时遇到过乱开药、收“回流药”的情况吗?除了这些,你觉得普通人还能怎么守护医保基金?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也转给家里人,一起避坑守好“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