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合法其实是违法的这9件事儿,被网友热议,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5-09-27 08:57 浏览量:1
9件你以为合法其实违法的事汇总如下:
1、父母不给子女上学
接受教育是孩子的权利,也是义务。
孩子享有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
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是违法的。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
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3、在朋友圈、微信群转发未经证实的言论
在朋友圈、微信群转发未经证实的言论,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在朋友圈、微信群转发未经证实的言论可能违反治安处罚法,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届时,警方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4、在网络上披露他人信息
在网络上“开盒”他人信息,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是违法的。《民法典》规定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违反相关规定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5、不给邻居提供通行便利
给邻居提供通行便利履行的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根据《民法典》规定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6、劝酒
一般情况下不违法,但如果因劝酒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者发生意外等不良后果,劝酒者就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现劝酒行为已经写入刑法,如发生严重后果劝酒者可能需承担相应责任。
在社交场合中,应该尊重他人的意愿,避免因为自己不当劝酒行为,导致他人受到伤害,让自己受到刑事处罚。
7、说谎
说谎看似小事,实则也是不被法律允许的。只不过没有处罚条款。法律不能规定得过于严格,以至于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社会日常的交往活动。但如果在正式严肃场合说谎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因此,法律倡导我国公民做个诚实、守信用的人。
8、把捡来的东西丢掉或毁坏
对于捡来的手机或其他贵重物品,捡到的人应妥善保管后交给公安机关,或者交还失主。如果丢掉或者故意毁坏,则需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民法典》规定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9、转让居住权
一般情况下,转让居住权是违法的。根据《民法典》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居住权是用益物权的一种,是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是针对居住权人设立的,只能由居住权人本人享有,不能将其享有的居住权转让给他人。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其继承人也不能继承居住权人对住宅享有的居住权。
- 上一篇:瑞典超模艾尔莎·霍斯克,巴黎酒店诗意摄影
- 下一篇:推荐一位有趣的博主:万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