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天津规划总院:AI+交通治理的“天津样本”获全国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5-09-27 12:00 浏览量:1
近日,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联合申报的《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城市交通问题挖掘与治理优化方法研究》项目,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AI领航杯”全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技能大赛上,从16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膺“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赛道全国一等奖!
▲天津市智能交通运行监测中心项目负责人代表团队领奖
获奖项目充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交通治理中的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依托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对政务热线、自媒体平台等渠道的百万级市民诉求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构建精细化标签体系、训练多标签分类模型、研发核心信息提取算法、生成自动化决策报告四大核心任务,打通“感知—识别—定位—决策”的闭环链条,实现民意诉求的实时监测、快速响应与精准评估。推动群众诉求处理从“经验处置”向“数据驱动”转变,唤醒“沉睡数据”,以“民声”惠“民生”,显著提升交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本项技术成果由设立在“天津规划总院”的天津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规划设计四院)与智慧城市规划重点实验室(人居科学院创新实验室)联合研发。以高级工程师马山为代表的一众勇于创新的青年工程师们,历经5年多的持续探索与打磨,荣获国家级奖项。
▲马山 技术负责人。同济大学交通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土木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
在天津市智能交通运行监测中心大力支持下,本项技术已在天津市交通运输委日常管理中实现深度应用。支撑了天津市交委热线工单智能分拣、问题快速识别与聚焦、月度决策报告自动生成等实用场景,完成工单数据自动化分析处理超20万件,形成高质量专题报告5篇,辅助行业管理效果显著。目前已形成一套标准化、模块化、可复制的技术框架与实施体系,具备向全国交通运输领域推广的条件。
▲技术框架和部分应用成果
本项技术的研发团队汇聚交通工程、数据科学、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及公共政策等多学科人才,构建起“交通+数据+AI+空间+治理”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架构。五年来,研发团队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致力于以“民声”驱动治理“民生”痛点,推动以技术赋能实现人文关怀,坚持“用人本主义的大道理、AI应用的大模型,做好百姓关注的小事情、解决群众身边的小麻烦”。团队工作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与手段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响应用好市民服务热线、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要求,切实服务于“深化城市更新行动、构建智慧韧性城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的战略目标,为2025年“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范式。
下一步,天津规划总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深化产品转型,以“人本规划”为标尺,将AI的“算力”转化为城市的“活力”,把数据转化为故事、把治理转化为回音,让科技有温度、让空间有归属,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咨询工作中被看见、被倾听、被尊重。
(据“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2025年第18篇,总第18篇。欢迎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