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一定要远离“牛马亲戚、朋友”
发布时间:2025-09-27 11:55 浏览量:1
说起牛马,大家立马会想到,生活在社会底层,打螺丝、挑土之类的人。
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人把底层当成开始,有人把底层当成终生,有人在底层体验生活......只有那些心灵和精神困在底层的人,才是真正的牛马。
职业经理人奇点说过:“牛马之交,是打工人最沉重的枷锁。”
人到中年,我们可以不富有,可以没有什么出息,但一定不要被困在牛马的世界里。
一定要远离“牛马亲戚、朋友”,别再无限消耗自己。
01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打算离开打螺丝的工厂,自己开一家小店。
问身边的人,到底行不行?
立马有人站出来反对:“现在社会行情不好,再说了,你也没有经验,投资肯定会失败。”
听了几个人这样说,你就开始动摇了,大概率会放弃。
你还应该有过吐槽的经历:只要一个群里,有人开始吐槽,某上司不对劲,大家一呼百应。
吐槽社会上的丑陋现象,大家发言最热闹。
仇富仇官的心态,最容易引起共鸣。
《乌合之众》中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牛马的群里,大多数人都想,自己有那样了,谁要是比自己混得好,有冒尖的做法,那谁就会被嘲笑,打压。而不是点赞,支持。
久而久之,你被群体的习惯传染了——反正大家都这样,你也这样,心安理得。
最可怕的是,你打算干的事情,被群体阻挡了,但另外有人就干成功了。你很懊悔,责怪群体对自己的主见,错了。而群体也不会对你负责。
众所周知,社交的根本,是为了谋利。而牛马的群体,并没有什么利益给你,连情绪价值都没有。
真正厉害的人,他们要干什么,是不会问这个,问那个的,他们决定好了,就干起来再说。甚至他成功了,大家才发现。
这就说明,牛马群体,是低认知、低收入、低格局的群体,根本就帮不到你。
第一,低认知的群体,认为你做什么,就会失败什么。
第二,低认知的群体,充满富能力,带给你的人,是对社会的仇视,对富人的敌意。
第三,低认知的群体里,一旦你混得好一点点,他们就孤立你,打压你,妥妥的螃蟹效应。
第四,低认知的人,对你有什么建议,也多半是臆想出来的,可能误导你。
第五,你要从群体里,借钱办大事,肯定是不行的。
人这一生,没有办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做成认知之外的事。你迎合了群体的认知,那么你的命运,始终停留在牛马阶层。
02
很多人告诉你,社会阶层已经固化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阶层并没有固化,是牛马的群体庞大,集体性迷茫,习得性无助。
只有一部分人,从底层爬出来,脱胎换骨。
社会存在一个“二八定律”——也就说明,牛马群体里,其实是有20%的人,会杀出去的。
人到中年,为什么不成为20%的人,而一定要待在80%的群体里呢?
也许我们折腾半生,也不会大富大贵,但我们折腾过了,朝着20%的人群努力,那么我们就会积极向上,给自己和家庭,都带来阳光。
人最难得的,不是钱,而是精神,格局,韧性等。
就像王尔德说过的:“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有一个励志人物,原梦园,四十多岁了,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公寓的一名前台阿姨。
她每天辅导儿子的作业,看到儿子这里做不对,那里没有做好,非常焦虑。
为了让自己和儿子都变好,她开始看书,坚持以身作则。
久而久之,儿子的成绩慢慢好了,还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儿子准备考研,她就陪着儿子一起考研,各自读书,各自用自己的方法上岸。
最终,儿子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原梦园为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宿管阿姨,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能够考研成功的,凤毛麟角,独树一帜。但是她成功了,也是成功之后,大家才知道真相。
其实,这几年,有保安考大学、外卖员考大学、自媒体人办公司......很多的励志人物出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敢于独立,不被周围的牛马群体感染”。
作为中年人,身在底层,一定要有屏蔽力,出淤泥而不染。
同时,以积极向上的人为榜样,甚至去模仿他们的人生轨迹,让自己走上一条大道。
去靠近那些会搞钱,或费尽心思搞钱的人。他们不一定有大钱,但是他们的收入,肯定会慢慢提升。
“人本身就穷,折腾对了就成了富人,折腾不对,大不了还是穷人。如果不折腾、一辈子都是穷人!”这句话,最是中年人要记住的。
03
跟着蜜蜂,你会找到花朵;跟着苍蝇,你会找到厕所;跟着牛马,你还是找到牛马。
跟对人,真的很重要。并且跟什么人,你完全是可以选择的。
任何人要打破阶层的壁垒,第一时间就是打破社交的壁垒,一定不要困在低层次的群体中,被他们左右自己的未来。
也难怪,有名人就说过:“牛马成群结队,狮子和老虎独来独往。”
把底层当成人生的起点,出发,再出发,反复超越自己,你才会命好。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