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缴纳金还卡高薪!华人硅谷梦碎,亚马逊紧急要求境外员工回美
发布时间:2025-09-27 18:55 浏览量:1
近期,特朗普前脚招待了硅谷科技界名流,后脚就发动普 “突袭”:要求H-1B新申请者额外缴10万美元。
美国70万H-1B持有者里,华人就占了12%,仅次于印度!
微软、亚马逊紧急叫停员工出境,整个硅谷陷入恐慌。
特朗普难道是想凭借10万美元的门槛,堵死华人留美之路?
9月19号,旧金山机场一架飞迪拜的阿联酋航空,在停机坪堵了整整三小时。
尽管机长拿着广播反复安抚,但机舱里早乱成一团。
机上数十名印度裔、华裔H-1B持有者围着乘务员反复确认政策,有人甚至要求紧急下机,生怕离境后再入境需补交巨款。
同一时间硅谷科技公司的内网炸开了锅。亚马逊连夜给员工发邮件,要求境外员工必须在9月21 日午夜前返回美国。
微软更是 “强烈建议” 所有H-1B持有者取消出行计划,Meta要求员工留美至少14天以观望局势。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最初含糊其辞地称 “每年10万美元”,既没说明是否覆盖续签者,也没明确付费主体,让70万持有者陷入 “离境即失业” 的恐惧。
混乱迅速蔓延到全球。印度德里的旅行社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后 24 小时内,直飞美国的机票价格从 10 万卢比飙升至 26 万卢比。
直到白宫紧急澄清 “仅针对新申请者、一次性缴纳且由雇主承担”,恐慌才稍有缓解。
但印度外交部仍公开怒斥此举为 “人道灾难”,哈佛大学校长更是直言:该校每年需为125份H-1B 申请多支出1000 万美元,这笔钱足以支撑三个实验室的运营。
要理解为啥大家这么怕,得先明白 H-1B持有者的日子有多难。
很多人以为能去硅谷拿H-1B的都是精英,其实他们更像 “绑定在公司上的螺丝钉”。
自1990年设立以来,这项签证一直是STEM领域外籍人才留美的核心通道,它允许雇主雇佣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初始有效期3年,可续签至6年,期间若申请绿卡还能进一步延长。
但这份 “临时通行证” 的代价,是与雇主的深度绑定。“从抽签那一刻起,就成了雇主的‘附庸’。”
2004年引入的随机抽签制,让H-1B成了 “运气比拼”!2024年42.7万份申请争抢8.5万个配额,中签率仅20%,而华人本科生中签率不足5%。
即便抽中持有者也必须时刻保持 “在职状态”,一旦被裁员,最多只有 60 天时间重新找工作,否则就得立刻离境。
张磊曾在2023年经历Meta裁员潮,拿到3个月补偿金的他没有 “躺平” 的资格,连续28天每天面试 3家公司,最终在截止日前两天拿到新offer。
如果绿卡排期华人申请EB-2/EB-3 类绿卡平均需等 8到10 年,期间一旦换工作,整个流程就得推倒重来。
有数据显示硅谷近三成华人管理层仍在H-1B状态下 “悬着”,不敢拒绝加班,不敢挑战管理层,被戏称为 “H-1B 奴隶”。
如今10万美元的新增成本,让本就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更让华人申请者绝望的是,10万美元费用只是 “开胃菜”.
特朗普政府同步推进的 “薪资加权制”,正在从根源上重构 H-1B 的游戏规则。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 9 月 23 日发布的公告,未来 H-1B 将废除随机抽签,改为按薪资等级分配配额。
新规则将申请者分为四个等级,薪资越高,抽签权重越大:Level 4可获得 4 次抽签机会,Level33 次,而入门级仅 1 次,且配额将优先满足高等级申请者。
以硅谷软件工程师为例,Level 4 薪资需达到23.9万美元,纽约投行分析师的Level 4底薪更是高达 17.5 万美元,但刚毕业的应届生几乎不可能达到标准。
“以前是拼运气,现在是拼薪资,普通华人根本没机会。”
这种 “掐尖式” 筛选对华人的打击尤为明显。美国高校对中国留学生的STEM高精尖专业限制早已存在。
顶尖 AI、芯片专业的录取率不足 3%,而新政又将薪资门槛抬至 “资深级”,相当于断了普通留学生的上升路径。
10 万美金的门槛,确实让华人留在硅谷更难了,但这不是终点。
有人去了更友好的国家,有人回国找到了新机会,毕竟真正的能力,从来不会被一张签证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