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店没生意,真不是死人少了吗?

发布时间:2025-09-27 18:44  浏览量:1

最近总听人说殡葬生意不好做了,有人猜是不是死亡人数少了?查了数据才知道,每年的死亡人口数其实很稳定,压根不是这个原因。真正让殡葬店冷清下来的,是现在当家做主办丧事的人换了,花钱的思路也跟着彻底变了。

以前办丧事,大多是老一辈拿主意,讲究的是场面要大、流程要全,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尽孝。那时候殡葬店随便推出个高价套餐,里面包含复杂的仪式、厚重的祭品,都有人愿意买单。可现在不一样了,80后、90后开始接手家里的殡葬事宜,这群人占比已经超过四成,他们的想法跟老一辈完全不一样。

年轻人办丧事,首先看重的是“实在”。他们不觉得花越多钱就越有孝心,反而觉得那些铺张的流程又累又没必要。比如以前办丧要请人吹吹打打、摆上好几桌酒席,现在很多年轻人直接简化成小型家庭告别会,只邀请亲近的亲友,流程简单却更显真诚。而且他们对环保特别在意,以前大家觉得入土为安是标配,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海葬、树葬,把骨灰撒进大海,或者种在树下,既不占地方,又能和自然融为一体。民政部的数据显示,去年生态安葬的比例已经达到68%,比三年前多了21个百分点,这数字足以说明年轻人的选择正在改变整个行业的走向。

除了观念,年轻人的经济压力也是个绕不开的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背着房贷车贷,每个月工资扣完固定开支,能自由支配的钱本来就不多。可传统殡葬的花费,简直是在“烧钱”。就说墓地,好点的地段一平方要好几万,比城里的房子还贵,而且这墓地还不是永久产权,只有50年使用权,每年还得交管理费。这笔钱对年轻人来说,无疑是额外的重担。有调查显示,62%的90后、00后办丧事,会把总费用控制在1.5万元以内,这个金额比他们父辈办丧时少花了40%。不是他们不想好好办事,而是实在没那么多闲钱去承担传统殡葬的高成本。

殡葬行业自身的问题,也让生意越来越难做。以前行业竞争没那么激烈,不少殡葬店靠高价套餐、推销不必要的服务就能赚不少钱。可现在不一样了,做殡葬的商家越来越多,内卷得厉害,消费者的选择也多了。那些还想着靠高价赚钱的店,自然没人愿意光顾。而且行业里的一些乱象,也让大家越来越不信任。比如有些商家违规销售墓地,或者报价不透明,中途又加收各种费用,消费者吃了亏,下次自然不会再选,甚至会劝身边的人避开这些坑。为了活下去,不少殡葬店只能下调价格,推出平价套餐,但即便这样,也很难挽回消费者的信任。

政策的引导,也在悄悄改变殡葬行业的格局。近几年,各地都在推鼓励绿色生态安葬的政策,比如选择海葬、树葬,政府会给一定金额的补贴,有的地方还会组织集体告别仪式,既庄重又省钱。这些政策让更多人知道,办丧事不一定非得走传统路子,生态安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政策还在规范行业乱象,比如加强对墓地销售的监管,要求商家明码标价,这些措施虽然让行业更正规了,但也让那些靠“歪门邪道”赚钱的殡葬店没了生存空间。

还有互联网的冲击,也给传统殡葬店来了一记“重击”。现在不少创业公司盯上了殡葬赛道,推出线上“一条龙”服务。从联系殡仪馆、安排告别仪式,到选择安葬方式,全程都能在线上沟通,价格透明,每一笔花费都列得清清楚楚,比传统中介便宜不少。年轻人本来就习惯线上办事,这种便捷又实惠的服务,正好戳中了他们的需求。有数据显示,去年通过线上平台预约殡葬服务的人数,比前年增长了35%,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绕过传统殡葬店,直接选择线上服务。

其实殡葬生意遇冷,本质上是行业没跟上消费者的变化。以前是商家说了算,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现在是消费者主导,商家得跟着消费者的需求走。年轻人想要的是简单、环保、实惠的殡葬服务,那些还守着老一套的殡葬店,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最后想跟大家聊聊,你身边有没有人选择过生态安葬?你觉得未来的殡葬方式,还会有哪些新变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