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最后一厘米”:灵巧手面临攻关战

发布时间:2025-09-28 22:27  浏览量:2

中经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近日公开透露,该公司正在敲定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设计。“它将拥有几乎与人类相同的手部灵巧度,并且可以实现量产。”马斯克提到,整个机器人最主要的工程难点在于“手部和前臂”。

“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与外界交互的高精度执行器,是决定机器人能否进入通用泛化任务阶段的核心。根据多家券商研报中对第二代Optimus的测算,一套灵巧手系统在整机中的价值占比约17%,远高于其他零部件。

在国内市场,《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不少科技企业、科研团队也正在对灵巧手展开技术攻关,试图突破这一关键领域的技术瓶颈。

规模量产潮起:谁在买?

2025年在业界一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同时也是灵巧手规模化出货的元年。

本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多家灵巧手厂商在规模化方面取得进展。星动纪元产品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灵巧手客户覆盖了全球主流的科研巨头,国际市值排名前十的科技公司中有9家均为星动纪元客户。

“单一客户单笔订单采购规模达到了几十台规模。”此前星动纪元创始人兼CEO陈建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灵巧手今年已经能够稳定量产,同时成本大幅下降。从灵巧手的技术性能来看,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向更高自由度、更灵巧的方向不断迭代。

无独有偶,傲意科技CEO倪华良透露,其“灵巧手产品随着市场认可度的提升和下游需求的扩大,实现了出货量的成倍增长”。记者获悉,傲意科技在“手”方面的产品布局既有ROHAND机器人灵巧手,又有OHAND智能仿生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灵巧手初创公司源升智能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由弘晖基金与春华创投共同领投,这是源升智能今年完成的第四笔融资,今年累计已完成亿元融资。而在四五月份时,灵心巧手、因时机器人、傲意科技、星际光年等厂商也均有融资事件发生,融资规模约在数千万元到亿元区间。

那么,灵巧手产品的出货“流”向了哪些客户?是谁在买灵巧手?

倪华良介绍,傲意科技的灵巧手主要面向具身机器人以及协作机械臂客户,应用于泛化操作、工业自动化分拣等场景,以提升操作的灵活性与自动化水平。而其仿生手则主要服务于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领域,帮助上肢残障人士重建手部功能,实现生活自理。

上述星动纪元负责人表示,目前灵巧手的主要客户是泛科研市场,以国内外的机器人实验室、顶尖科技公司,以及具身智能企业为主。“我们始终认为,灵巧手正在成为灵巧操作的基础设施,会围绕这一基本方向去做产品布局。”

该负责人指出:“之前许多机器人还使用夹爪,到现在具身智能尤其是人形机器人领域,都越来越重视灵巧手。”之所以如此,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高自由度灵巧手是具备灵巧操作、精细操作的基础,能够完成许多夹爪无法执行的任务;二是灵巧手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在不断提升,解决了大模型训练的障碍,吸引更多人进入这一赛道;三是机器人未来若要真正落地并成为生产力工具,从经济模型来看灵巧手也比夹爪表现好很多。

攻关重点与增长空间

本报记者从国内主要电商平台观察到,包括帕西尼、强脑科技、兆易机电、智元机器人、瓴乐机器人等多个品牌的多款灵巧手产品也在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价格在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之间不等。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灵巧手赛道上探索布局的势力既包括星动纪元、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又包括傲意科技、因时机器人等灵巧手厂商,同时又有兆威机电及其他供应链制造厂商,此外还有许多新加入赛道的初创团队。

上述星动纪元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灵巧手领域已有一些不同的技术路线探索,仅从驱动来看,就包括齿轮直驱、腱强、连杆等主流方式。星动纪元选择的是齿轮直驱路线,通过自有设计的电机,既能提供稳定的机械性能,又可以实现紧凑的尺寸。

在该负责人看来,灵巧手的增长速度在未来几年内,尤其是近两年会特别快,甚至可能超过机器人。需要说明的是,灵巧手与机器人可以说是协同增长的关系,更多的机器人投入使用,必然也会在下游带动对灵巧手的需求。

智元机器人在今年8月公开的发明专利显示,其灵巧手指的3个自由度均由腱强驱动。对此,中信证券研报判断,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国内外主流人形机器人厂商都会采用腱绳套管设计,预计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腱绳套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2亿元。

倪华良表示,目前灵巧手在成本优化、核心硬件技术升级以及控制算法提升等层面进行持续攻关。为此,傲意科技已积极引进并储备了一批高素质研发人才,目前相关研发工作有序推进,预计将在下一阶段向社会公布重要成果。

灵巧手作为机器人本体中结构最为复杂的组成部分,其技术突破对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倪华良表示,傲意科技致力于攻克行业难题,推动“手”这一关键部件在实用性、经济性与产能标准上全面满足市场需求。机器人产业无疑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一只能干、好用的“手”更是实现机器人实用化的核心。

东吴证券研究所在《灵巧手持续迭代,关注技术路线收敛中的边际增量》报告中预测,灵巧手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增长至19.21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0.36亿美元。工业机器人常用二指灵巧手执行简单夹取,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则促使其向4指、5指及高自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