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坤:理论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糸统

发布时间:2025-09-28 20:09  浏览量:1

陶华坤:理论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

用思想之眼看世界。哲学有什么用?是思想之用。《思想世界》构想一个以思想为核心驱动力,全民思考、共同创造的思想社会,呈现全民“学习、思考、思想”的美妙盛况,以提升全民族思想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价值追求。

一、所有的学问做到最后就是哲学

哲学是对人深层次心理结构的改造。哲学不仅是一种理论建构,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它旨在通过思考和探究问题来提高人类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质量。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学哲学探求时代的真善美;提升理论思维能力;提高人生境界。

1.建立自己的哲学思维框架。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存在和价值的学科,也是一种思考和探索生活意义的方式。哲学能烤出来的是精神面包,滋养的并不是人的肉体,而是人的灵魂。哲学的对象总是离不开人。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哲学就是问为什么的,它深思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题。哲学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教人们怎么样做才能取得成功,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把哲学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是很难出真正的大师。思想的行者:用哲学与文化建构思想。构建社会的智慧之光。

2.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

哲学虽以思考为核心,但其价值在于通过思辨构建解释世界的框架,并以此指导实践。它既是理性的学问,也是探索生命意义的终身实践。哲学是人类走向成熟的思想拐杖,是世界文明形成的精神砥柱,是全部学科生长的母体根系。哲学的价值:反思、质疑、批判。人类理性的三个永久性问题: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人一生中,其实一直在这三个问题中挣扎。哲学可以提升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人能够穿透表象洞察本质。

3.哲学是教育的路标。

教育哲学第一问:人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教育公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就是人的发展,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源头性的教育是什么?哲学教育。这个时代教育最缺的是什么?哲学教育。一个组织或者一个时代,命脉在于其哲学的高度。哲学的本质在于通过系统性的反思与批判性思维,探索人类存在、知识和价值的根本问题。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哲学;一群人与一群人的区别在于哲学;社会与社会的区别在于哲学。哲学可以通过反思社会规范,推动社会进步。

二、让哲学思维成为国民思维方式

审视人生的意义。在普通人眼里是知易行难,而在聪明人眼里是知难行易。聪明的思考者都知道“想清楚”才是一切的关键,在想清楚这件事上,他们比任何人都愿意花时间,而普通人似乎正好相反,喜欢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洪流中,随波逐流。

1.寻找思想:哲学是一种方法。

哲学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论。哲学讲究发酵、注重播种、不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哲学提供了探索社会变革的思想武器,哲学并不要求人们信仰它的结论,而只要求检验疑团。思想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意识活动,属于行为。哲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探究为什么,是什么?哲学的本质在于通过系统性质疑、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辨探究问题本质,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思维让人们以更深刻的视角去感受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增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2.哲学的目的是寻求真理和智慧。

哲学讲求理性论证。哲学家善于回答做什么、怎么办。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哲学方法依赖逻辑工具(归纳、演绎)和系统性证据展示,构建对存在、知识及价值观的理性解释框架。人生的真谛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提升与实现其自身价值,优化人生道路。哲学思维能够引导人们及时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转换思维方式,走在社会历史的前头。哲学思维能培养国民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变革,成为社会进步的引领者。

3.哲学思维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认识自我。

找准锚点: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标尺。哲学关注的问题:什么是世界?什么是人生?哲学的价值在于它那“不确定性”。哲学关注的是人,注重解答人生之谜,它本身就是人生观。人生智慧成长的第一阶段是无知,第二阶段是知,第三阶段才是拥有成熟智慧的不知之知。让哲学思维成为国民思维方式,人们能够不断深入了解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和行为模式,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必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让哲学成为撬动世界的支点

理论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哲学要成为“解释、批判、超越”的无愧于自己时代和人民的灵魂和精髓。理论的作用,就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人们想什么、怎么想,做什么、怎么做,同理论密不可分。重构哲学范式,重组哲学话语架构,解析知识、智慧、精神性对于哲学的意义。

1.思想穿透时空。

哲学如何做?哲学的理念是实践的、反思的。哲学既要不断地编织和建构理论体系,也需要不断地摧毁和解构,重新找回它的生活世界之根。哲学是对常识的理性超越、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对规律的深刻把握。哲学要走出书斋,就必须思考大众关心的问题。才能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诸多细节,于细微的社会现象中发现生活的哲理。哲学自问:思想如何改变世界?思想是哲学的结果,是哲学的产出。中国要成为世界文化大国和思想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哲学是对终极问题的理性思考。

哲学思维是一种前提性的、刨根问底的思维。它蕴含范围广,思索问题深,自身具有某种不确定的特征。思想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当人们放弃思考,迷信社会现有价值,就会陷入教条主义时,思想也随之僵化,社会停滞。学习了解哲学,从哲学的视角来反思自己的人生和价值,从而活得更加清楚明白。哲学的功能是改造自身,改造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眼光改变了,世界就改变了。

3.让哲学成为撬动世界的“支点”。

哲学是多元性思想的对话!是一种意义的追寻。哲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或学术领域,更是一种行动和改变世界的力量。哲学研究无非是一种在“现实世界”之上建构和解读“意义世界”的活动。哲学是解放思想的钥匙,是打碎精神枷锁的武器。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体现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新的时代亟需一种新的哲学,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联大”决议,问题在于如何构建人类新秩序,关键是努力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