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韩国瑜可能下台!
发布时间:2025-09-29 18:11 浏览量:1
台湾政坛这几年总是风波不断,尤其是蓝绿两党之间那点事,闹得大家伙儿都看热闹。今年2025年开头,就因为国会修法的事,搞得朝野对立升级,民进党那边直接发起大罢免行动,针对国民党一大堆“立委”下手。这里面,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前国民党“立委”蔡正元在节目里放的话,他直指如果新北市的国民党“立委”叶元之保不住席位,那“立法院长”韩国瑜的位子恐怕也得晃荡,甚至直接下台。这话一出,马上在媒体和网络上炸锅,大家都在议论这会不会成真,国民党内部会不会真的大乱。
先说说背景吧。2024年底,“立法院”通过几项国会职权相关的修法,国民党跟民众党联手推动,民进党那边觉得这是在乱来,侵犯宪政秩序。结果,韩国瑜作为院长,在12月的时候,把已经三读的选罢法和财政收支划分法给暂缓移送总统公布。这下子民进党不干了,柯建铭他们直接批评韩国瑜不中立,偏袒蓝营。到了2025年1月3日,民进党团就提案要改选院长,可程序上没过关。第二天,柯建铭开记者会,宣布要罢免韩国瑜、副院长江启臣,还有41席国民党区域“立委”,说这是回应宪政危机的必须步骤。这么一搞,全台罢免案像野火一样烧起来,到4月份,已经有49件“立委”罢免案和6件县市议员案进入二阶段连署。
蔡正元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国民党老将,1957年生,台北人,台湾大学土木系毕业,还去美国伯克利拿了硕士博士,回来后当“立委”,管过党内财务,退休后爱上节目点评时事。韩国瑜呢,同年生,高雄人,当过高雄市长,2020年被罢免过,2024年2月1日重回”立法院“,当上院长。叶元之是1971年生,新北人,建筑业出身,2018年起当“立委”,关注地方建设,但言论常惹争议。这三人本来各管各的,可因为罢免潮,蔡正元觉得他们命运连在一起。
具体到蔡正元的警告,是在2025年2月5日的一个政论节目上。他在那儿说,赖清德当局在对民众发起攻击,国民党得全力护着叶元之过罢免关。要是叶元之倒了,党主席朱立伦和新北市长侯友宜的地位先动摇,更糟的是韩国瑜会直接踉跄下台。他觉得这不是小事,叶元之的案子已经变成蓝绿全面对抗的象征,民进党想借此削弱国民党基层,国民党如果不团结,党内士气就完蛋,未来选举全悬。蔡正元这话不是随便说说,叶元之的民调显示风险高,板桥选区那边连署动静大,绿营侧翼团体在网上猛推,批评叶元之过去表现。
罢免过程从1月开始闹腾,到2月19日前送中选会的案子适用旧门槛,比较低,所以61件案子过了第一关。志愿者到处收集签名,国民党那边也急了,叶元之自己组织反罢免,国民党高层像朱立伦、侯友宜、张善政他们开会商量对策,动员地方力量。到了3月,叶元之案进二阶段,国民党强调这是政治迫害,民进党说蓝营”立委“不称职。整个4月到6月,连署高潮,赖清德在5月公开讲尊重公民行动,国民党内部会议不断,调整资源反击。6月民进党代表大会上,赖清德又表态支持罢免,这让对立更尖锐。
国民党这边,朱立伦他们点名韩国瑜等三人得稳住局面,蔡正元在4月14日又发话,预言大罢免结局不会太糟,但如果蓝营不努力,韩的位子真危险。视频节目上,蔡正元和别人讨论,说蓝营得拿出“三强棒”——朱立伦、侯友宜、韩国瑜——来守住叶元之,不然连锁反应太大。到了6月底,还有节目分析如果罢免成功,韩国瑜就惨了,国民党整体会崩盘。
不过,到现在2025年9月,这波罢免潮的结果出来了,好几件案子投票没过门槛。比如7月13日南投一席没通过,7月26日叶元之案和其他24席,包括新竹市长高虹安的,也全都没成。叶元之同意票6万多,不同意票更高,以三千多票差距保住。韩国瑜继续当院长,叶元之回议会干活,国民党松了口气,没让蔡正元的预言成真。
这事闹这么大,暴露了台湾政治的深层问题。蓝绿对立不是新鲜事,但这次罢免规模空前,民进党想借机消耗国民党资源,国民党则指责这是制造分裂。结果呢,社会撕裂加剧,民众对政治越来越疲惫。蔡正元的话,虽然没全中,但提醒国民党内部得更团结,不然下次选举还得吃亏。民进党也得反思,这种高压策略短期有效,长远看会不会反噬自己,民众满意度下降。
再深挖点,罢免制度本来是监督工具,可这次被当成政治武器。国民党在基层动员上显出短板,资源有限,应对慢半拍。民进党动员力强,但也暴露内部协调问题,有些案子连署没达标。韩国瑜作为院长,本来就争议多,之前高雄市长被罢免的阴影还在,这次又被盯上,好在没倒。叶元之保住席位,证明国民党在地方还有点基础,但民调风险高,说明他得注意言行。
蔡正元退休后爱点评,节目上常放炮,这次警告有道理,国民党高层确实感受到压力。朱立伦他们之后加强党务,调整策略,准备未来选举。整体看,台湾政治生态脆弱,对立容易极化,得靠对话化解。罢免失败后,蓝营士气回升,绿营检讨行动,避免类似重演。
这波事件,从1月提案到7月投票,历时半年多,牵扯全台资源。国民党避开危机,但潜在冲突还在。蔡正元的话,像一面镜子,照出蓝营弱点。未来,国民党得强化基层,民进党得注重民生,不然民众会更不满。政治博弈,本来就是这样,你来我往,大家都得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