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燥得很,这3种肉再爱也要少吃,越吃越遭罪

发布时间:2025-09-30 10:07  浏览量:1

秋分后,天气凉了,好多人就想着补补身子,结果越补越糟!

要么上火、大便不通,要么没精神睡不好,总感 冒。

后来才知道,秋天脾胃弱,有些肉吃多了反而耗气血又伤身!

今天就说3种秋天要少吃的肉和2种可以多吃的肉,照着做少遭罪~

未来60天少吃鸡,越吃肝火越旺

老话常说,“入秋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意思是,入秋后,将鸡肉安排上,给身子补足油水,这样一年四季都健康。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今年秋天吃鸡要格外慎重。

按照五运六气的说法,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阴湿土,形成了一个燥湿交替的复杂气候。

你会觉得皮肤干,口鼻干、大便干,再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就会干上加干。

而鸡肉,中 医认为它得风木之气,内通于肝,性质温热升发,会助肝火,动风生热。

很多人本就经常熬夜、体内有虚火,再吃鸡肉,很容易煽动肝火,甚至诱发ke嗽、湿 疹等旧疾。

尤其是以下几类人要注意:

① 肝火旺、内热重的人:容易脾气急、眼睛干、嘴里发苦。

② 感 冒、ke嗽、发 烧的人:身体正需要把病邪往外赶,而鸡肉偏补益,容易关门留寇,让病程变长。

③ 5岁以下的小孩子:孩子是纯阳之体,过多食用,容易上火积食。

我前阵子嘴角就有点上火,周末聚餐,炸鸡+烧烤。一顿下来,第二天下巴长了好大的包,真的是血淋淋的教训。

所以,像平时爱上火、脾气急躁、长痘、大便不通的,气郁质,阴虚质,湿热质的人,身体本就有热,再吃就是热上加热,很容易睡不好。

如果实在想吃,也尽量选择清炖或搭配一些百合、玉竹、石斛去平衡鸡肉的热性。

对于秋天肝火旺盛的朋友,除了饮食上注意,建议大家多推推肝经。这个方法简单,在家随时都能做。

双腿弯曲打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地向前推到膝盖,反复40~50次,之后换右腿。

推按的时候,如果你觉得皮肤太干,可以抹点润肤油,像荷荷巴油、椰子油、橙香精油都行。

我们还可以借助花茶来内调。能帮身体把郁结的气机打开,排解坏情绪。每天适当饮茶可以促进肝脏的新陈代谢,注意肝不好的人不适合喝浓茶。

肝主疏泻和藏血,肝血不足导致肝失濡润。给大家推荐一个补血养肝茶。

补血养肝茶配方及方解:

覆盆子30克 —— 明目、滋补肝肾

女贞子30克 —— 滋补肝肾

旱莲草30克 ——滋补肝肾

桑葚30克 —— 滋补肾阴、肝血

当归15克 —— 补血要药

枸杞30克 —— 滋补肝肾

做法:

所有的药材洗净,加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煮半小时左右

用法:这个方子口感更好,可以当代茶饮

懒得自己弄,我们也可以喝一喝这种的搭配好的养肝茶,里面不光有佛手,更有十八味保肝护肝的食材,配料有决明子,山楂,甘草,桑叶,葛根,山药,栀子,重瓣玫瑰花,大枣,牛蒡根,罗汉果,蒲公英,菊花,枸杞子,桂花,芡实,杜仲雄花,佛手。除了这些没有其他的添加剂,防腐剂。

其中决明子清肝明目,山楂也是养肝果,养肝去脂,桑叶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葛根又称护肝宝,富含肝脏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糖原,氨基酸等,栀子护肝利胆,玫瑰花疏肝解郁,红枣补气养血,保护肝脏,罗汉果清肺保肝,清热凉血,蒲公英清肝毒,去肝火,枸杞养肝明目,桂花调养肝血,疏肝气,散寒气,很适合气郁的人。

这些食材组合搭配在一起,里面都是小袋装的,所有的食材按照比例搭配好,一次一包,简单方便。像是咱们肝火旺的,肝气郁结的,都可以经常来一包泡着喝。

这款十八味益肝茶所用的食材,都是天然无过度加工的,草本也是经过蹭蹭筛选,喝起来都淡淡的草本味儿,不会很重,仔细品尝,后味还有淡淡的回甘,很是爽口。

注意事项:

1、代茶饮属于保健调理方,不可直接用于疾病治疗,如果您出现了对应的疾病,建议咨询医生后再使用。最长不建议连续使用超过3个月。

2、糖尿病人、脾虚易腹泻的人群不建议喝此茶。

羊肉,补阳有方,肾水不足的朋友要谨慎

要说秋冬最招人爱的肉,羊肉排第一。羊肉串、羊汤、涮羊肉……说着说着好像都闻到香味了。

我以前不喜欢吃羊肉,总觉得有股膻味,后来一个朋友教我,煮羊汤的时候加点胡椒粉,多加香菜,不但不腥,还特别鲜。

中医讲,羊肉性热,温补阳气是它的强项,补肾阳的效 果特别好。

手脚冰凉,痛经的女生可以常吃,想要精力更旺盛的男人也建议。

但羊肉有点偏科,它重在补阳。

如果你本身肾水(也就是肾阴)不足,身体里没有足够的阴液去平衡,就容易口干舌燥、流鼻血、大便干。

所以建议大家,如果你有掉发多、长白发、黑眼圈重、夜尿多、房事无力等情况,那很可能是伤到更深层的肾精了。

单靠吃羊肉是不行的,需要更专业的补养。我建议用黑豆。

如果你最近大便干燥、没有力气、皮肤也很干,又没精神,可以吃点醋泡黑豆,会很舒服。它是甘中带点咸,补 肾阳,补精血,而且补得从容淡定: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

黑豆被誉为“肾之谷”,性平味甘,不光形状长得像肾,滋养我们的肾精也是一把好手。别看黑豆其貌不扬,味道不尽人意,但却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黑豆归肾经,味甘,《本草纲目拾遗》评价黑豆说:服之能益精补髓、壮力润肌、……每日吞黑豆二七枚、到老不衰。

黑豆有一种吸力,像黑洞一样,能把浊邪给封藏起来,然后从小便带走,它不光能滋养肾精,还有降浊之力,泻中带补意,补而不腻。

黑豆一般分为两大种,一类是黄仁的,一类是绿仁的,若是想要滋养肾精,那您在挑选黑豆时,一定要选绿仁黑豆,青入肝,肝藏血,肾藏精,精可化血,血可化精,这绿仁黑豆相当于肝肾精血互化。

平时每天早晨吃10颗醋泡黑豆,醋是入肝的,可以酸收,用醋泡过的黑豆,可以把黑豆的滋补之力,引到肝里,养肾气特别好。

养马的人最知道黑豆养发的厉害了,养马的人会给马喂黑豆,吃了黑豆的马鬃毛特别茂密有光泽,那都是归功于黑豆补肝血、补肾阴的作用!

更为难得的是,黑豆还可以延缓衰老,《延年秘录》里说:“服食黑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加气力。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解释,黑豆中含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物质,它能抗 氧 化!

如果你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差、用脑多、用眼多、操心多;如果你年龄在30岁以上,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建议经常吃点醋泡黑豆。

醋泡黑豆怎么做?

准备:黑豆(黑皮绿心的最好)500g / 陈醋 适量 /干净无水的密封罐1个

做法:

1、先用清水清洗黑豆,洗净后捞出沥干余水,放置一旁备用;

2、锅烧热,不加油,直接倒入黑豆,用小火炒约15分钟左右,等黑豆皮迸开,炒出一股豆子的焦香就可以了,注意火不要大,不然很容易炒糊。

3、炒好的黑豆盛出,晾凉后,放进罐子里,再加入陈醋,没过黑豆即可。

4、密封起来,在阴凉处腌制7天后便可食用。

如果觉得自己做太麻烦,可以吃我们的六宝黑豆,「精选江苏大丰的绿心黑豆,洗净蒸制4小时,再用山西清徐县的三年陈酿醋,搭配枸杞+桑葚+蜂蜜,继续自然发酵一个月」。

这个产品,比大部分的制作都有耐心,也更用心。比如添加枸杞明目。

食材搭配比例经过多次尝试,达到最佳,口感更好,更容易被老人孩子接受。

醋泡黑豆可以:

乌发、生发;

滋阴补肾

补肝肾眼睛自然明亮,丰富的花青素眼睛最爱;

活血化瘀,消食化积;

调理胃脾;

改善肩膀酸痛提高精力;

螃蟹再肥也得管住嘴,伤脾胃又伤阳

一到十一,又是吃螃蟹的季节。这个季节的螃蟹鲜嫩,个大,膏黄满满。

我有个朋友,每年这个时候都要约着去吃。清蒸、香辣……各种做法都要尝一遍,螃蟹脑袋一个。

但得提醒大家,螃蟹虽然好吃,但脾胃虚寒的人千万得小心!

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和阳气。

阳气虚了,容易大便不正常、胃口不好。时间长了,腰腹部的赘肉变多,皮肤还爱长湿 疹水泡。

咱们吃的时候,一顿吃一只尝尝鲜就行。最好加些料酒、姜片一起蒸,再沾点醋吃,这样既保留了螃蟹的鲜,又减轻了凉性。

建议大家平时吃完螃蟹或者生冷寒凉的食物后,在肚脐上用南师肚脐贴,可以减少寒凉对身体的伤害;

它是南怀瑾先生留下的秘方,只有三味:桂圆肉、花椒、艾绒,性味都偏温热,能祛寒湿,且都归脾经,把脾胃的阳气补得很好。

简单方便,晚上睡前贴上,第二天醒来取下,在脾胃休息的时候调补脾胃,事半功倍!

上热下寒的人,贴肚脐的同时,在两个脚底涌泉穴也贴上,引火下行,让你的火气变元气。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肚脐贴来调理下身体吧。

1.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2. 脾胃虚寒;

3. 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4. 腹部凉,经常胃疼;

5. 脸部、头发爱出油,体内痰湿重;

6. 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7. 痛经,有血块,宫寒;

8.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秋天到底适合吃什么肉?

前面说了这么多不能吃,估计不少朋友要问了:这也不能吃,那也要注意,秋天应该吃点啥啊?我就是个肉食动物,一天不吃肉浑身难受!

别急,秋天当然能吃肉,关键是要吃对。

秋燥伤人,所以饮食要清润、滋阴。

想满足以上条件,鸭肉是首选。

它性凉,不像鸡肉那么燥热,清代食疗大家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对它评价特高,说鸭肉能 “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xue行水,养胃生津”。

感觉皮肤干、口鼻干、喉咙痒的时候,可以炖一锅老鸭汤来喝。我炖的时候,习惯加点玉竹、麦冬或者莲藕、山药,滋阴养胃会更好。

除了鸭肉,鱼肉也很适合。

鱼肉性质平和,蛋白质和脂肪酸丰富,还容易消化,老人和小孩吃都没问题。

做法上最好是蒸或炖,比如清蒸鲈鱼、鲫鱼豆腐汤这种,做起来简单,味道也好。

你秋天最喜欢吃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食谱。

觉得今天文章有用的话,请转发给亲人和朋友,提醒大家少踩坑。也别忘了,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