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赫格塞斯的训话,很有“全面向解放军学习”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5-10-01 11:00  浏览量:1

全美“将军会议”

2025年9月30日,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一场名为“美军将领会议”的特殊集会悄然召开。

这场防长赫格塞斯主导的会议,召回了全球各地800名高级将领。面对这些曾参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资深军官,赫格塞斯——这位80后、前国民自卫队少校——发表了一场极具颠覆性的训话。其内容之激进、理念之革新,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治军方略高度契合,不禁让人怀疑:美军是否正悄然开启一场“全面向解放军学习”的转型?

“不用愚蠢的交战规则”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赫格塞斯在训话中明确提出:“我们对敌人发动压倒性的惩罚性暴力,我们也不会用愚蠢的交战规则进行斗争。我们解开战士的手,恐吓、打击士气、追捕和杀死我们国家的敌人。”

这一主张,表面上看是对美军传统“规则至上”作战理念的颠覆,实则与解放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核心思想不谋而合。

解放军自成立以来,始终强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战略上避免与强敌正面抗衡,在战术上追求主动性与创造性。

赫格塞斯对“愚蠢交战规则”的批判,本质上是对美军长期受政治与法律束缚的反思,其目的正是解放基层指挥官的决策空间,实现“以我为主”的战场控制。

这种思路与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异曲同工。然而,赫格塞斯的“压倒性暴力”更倾向于一种威慑性表达,而解放军则更注重“有理、有利、有节”的战术克制。

二者的殊途同归,折射出现代战争中对效率与自主性的共同追求。

告别“有害领导力”与“官兵一致”的治军哲学

赫格塞斯在训话中严厉指出,美军必须对“有害领导力”“霸凌和欺凌”政策进行全面审查。

这一表态,堪称对美军内部文化的直接宣战。长期以来,美军内部等级森严,军官与士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权力鸿沟,而赫格塞斯的改革方向,恰恰学习了解放军“官兵一致”的治军传统。

我军自井冈山时期便确立了“官兵平等”的原则,强调军官与士兵同甘共苦、思想一致、目标统一。这种文化不仅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更成为其战斗力的重要源泉。

赫格塞斯对“有害领导力”的批判,正是对美军内部官僚化、特权化的反思。他试图打破军官与士兵之间的隔阂,重塑军队的信任基础。

然而,解放军的“官兵一致”建立在政治工作与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而美军能否在个人主义文化根深蒂固的土壤中实现这一转型,仍需观察。

体能训练与军容风纪:形神兼备的纪律重塑

赫格塞斯对美军将领的体型与军容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他批评“肥胖的将军们”不符合军人本性,并宣布全军必须每年参加两次体能测试,严格执行身高体重标准,甚至禁止留胡须。这些规定与解放军的体能训练、军容风纪要求如出一辙。

我军历来重视军人的身体素质与仪容仪表,认为这是战斗意志与纪律性的外在体现。从新兵入伍的体能达标到日常的军姿训练,解放军通过标准化管理塑造军人的“精气神”。

赫格塞斯的改革,显然意识到了美军在长期反恐战争中逐渐松懈的纪律问题。然而,解放军的体能训练与纪律要求始终与“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使命相结合,而美军的改革则更多聚焦于外在形象的重塑。二者形似而神异,其背后的价值导向截然不同。

美军转型的悖论与局限

赫格塞斯的训话,表面上是一场军事改革,实则是美国军事文化的一次自我批判。其内容与解放军治军方略的相似性,并非偶然,而是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必然体现。然而,美军的转型仍面临深层悖论:

文化冲突:解放军的治军理念根植于集体主义与政治信仰,而美军则建立在个人主义与职业化基础上。赫格塞斯的改革若不能触及文化内核,恐难真正落地。

政治制约:美军的高度政治化使其难以摆脱国内党争与舆论压力。赫格塞斯呼吁“解开战士的手”,但在美国国内法律与人权价值观的框架下,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存疑。

历史包袱: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军事行动,暴露其战略设计与战术执行之间的脱节。赫格塞斯的改革试图纠正这些问题,但美军的全球部署与霸权逻辑本身可能成为制约。

赫格塞斯的训话,标志着美军对自身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折射出解放军治军方略的现代价值。

然而,这种“向解放军学习”的倾向,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对军队建设普遍规律的再发现。

一支军队的强大,不仅在于其武器与战术,更在于其思想、纪律与文化的整体性重塑。

赫格塞斯的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美军能否在模仿与创新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而解放军的经验提醒我们: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其力量永远源于与国家和人民的血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