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乌克兰年轻人主动参军抗战,用青春和热血换民族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5-10-02 23:07  浏览量:1

随着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新一批的乌克兰年轻人挺身而出,开始走上战场。他们不是被强迫的壮丁,而是出于信念和自愿。

他们用战壕替代了宿舍,用炮火替代了教学大纲,用战争的扭曲几何代替了日常生活。

他们有人才刚成年,就坦然面对生死。有人本应该在大学追逐梦想,却在前线拿起了武器。

他们为什么要参战,枪口下的方生活是什么样的?

20岁的谢尔盖·多杜罗夫(Serhiy Dodurov)曾是一名法学院学生,现在第412无人机团(复仇女神团)。

谢尔盖原本打算攻读基辅莫希拉学院的法律专业,但战争改变了他的想法和计划。

2023年乌军反攻后,乌军的招兵信息中写道:我们需要你。

多杜罗夫说,当他看到这句话之后,彻夜难眠,他无法让自己袖手旁观。

他在2024年1月签订了参军合同,休了学。进入第412飞团,负责情报和分析工作。

他承认,战争让他感到害怕。但他还是在签约前就立下了遗嘱,因为他预计自己可能不会回来。

20 岁的奥列克桑德·罗曼努克 (Oleksandr Romanuk )是乌克兰第三突击旅的一名战地医务兵,他于2023年入伍。

奥列克桑德尔从小就听着乌克兰独立和哥萨克的故事长大。他的母亲从2014年开始自愿参军,参加过顿巴斯战争。他也听着母亲的故事长大。

17岁时他就想入伍,但因年龄太小被拒绝,于是他做了一名志愿者。2023年底,他终于加入第三突击旅并成为一名战斗医务兵。

大学校给他办理了暂时休学,希望他以后能重新回到学校。但他认为即使战后,他还是会留在军队。

他说:“我服役的时间越长,回去的可能性就越小。”

18岁的丹尼兹从15岁起,就一直期待参军。18岁时,他一符合条件就加入了乌克兰防空部队。

他会演奏管弦乐,最初部队想让他加入军乐团,但他坚持要去作战部队。

虽然家人们也强烈反对,但他说:我要做教官,不是当普通士兵。现在他是部队里最年轻的士兵,身边的战友,年龄几乎是他的两倍。

他的梦想还是音乐,但他说,现在部队才是他的归属。

19岁的索菲娅·扬切夫斯卡 (Sofiya Yanchevska) ,现在在第三独立突击旅服役,同时继续在大学读法律专业。

她的家人早在2022年就参加了战争,父母从战争第一天就对俄军作战。当时她只有16岁,但她坚定站在父母一边。

19岁时,她与第三独立突击旅签订了合同。她的任务是在战壕和地下室整理情报,研究作战,同时撤离受伤的战友。

她在部队里遇到了她的未婚夫博赫丹,他在巴赫穆特战斗中受过伤。伤愈后,又重新回到了战场。博赫丹希望战后能开一家酒吧。

情侣二人现在奋力作战,他们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在一个自由的乌克兰。那里有乌克兰的名字,乌克兰的故事,乌克兰的书籍。

23岁的伊万娜·齐默尔曼(Ivanna Tsimerman),在俄军进攻基辅的那天早晨走进了征兵办公室。

最开始分配到行政岗位,但她坚持要去前线作战。在一次战斗中受伤后,她进入部队的指挥部工作。

她说:“在战斗中度过了三年之后,我就再也离不开军队了。军队给了我一个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归属感。”

当被问及和平时,她谨慎地说:“死了太多人了,就算和平真的到来,这感觉也不像是一场庆祝。”

现在,越来越多的乌克兰年轻人开始自愿走上战场。这不只是几个个体的意愿,而是整个社会结构在发生变化。

2024年,乌克兰政府把征兵上限从27岁降到了25岁,还推出了一个针对18到24岁年轻人的特殊合同。合同期一年,条件很诱人,有一百万格里夫纳和免费高等教育。

政策背后一个现实的原因,是乌军兵力不足,自愿入伍的年轻人可以填补缺口,而不用立刻修改征兵制度。

但问题也很大,经济学家和人口学者都在警告,未来可能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躲避战争出国,或者在战争中损失,人口减少会成为乌克兰以后的长期隐患。

所以,这些年轻人参军,不仅仅是个人的决定,更是整个时代在塑造他们。他们成了防空警报,学校和战火共同塑造的一代。

背后是责任,是牺牲,也是身份认同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