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考公为什么要嘴严,看了这些就懂了,嫉妒会让人本性暴露
发布时间:2025-10-03 01:38 浏览量:1
“我笔试第一”四个字刚发出去,家族群就炸了,三小时后我妈电话被打爆,连十年没联系的二姨都冒出来让我‘顺便’把她女儿塞进面试名单。
那一刻我才懂,好消息一旦提前说出口,就会变成别人的把柄。
别把考官还没盖的章当成炫耀的勋章。
我去年上岸,体检表还没拿到手,隔壁单元的发小就把我‘内定’的消息传得满县城都知道,结果政审老师一进单位就被围观的同事问‘你们是不是收了他家红包’,审查多拖了整整两周,我差点被二次谈话。
好事没落地,先给自己埋雷,这就是血淋淋的学费。
熟人之间的嫉妒不是酸,是本能。
剑桥那组实验我读完脊背发凉:大脑看到朋友圈的别墅、录取截图,杏仁核比看到陌生人中彩票亮三倍,亮起来的区域叫‘威胁警报’。
换句话说,你晒的每一次进步,都在对方脑子里拉响防空警报,警报一响,就有人想拆楼。
别挑战人性,你赢不了。
爸妈不是保险箱。60%的90后00后对爸妈报假收入,不是不孝,是吃过亏。
我闺蜜考上省直,她妈第一时间把‘我女儿马上分房’广播到菜市场,隔天借钱大队就堵门口,理由千奇百怪:舅舅要包工程、表弟娶媳妇、邻居狗得了癌症。
亲情在利益面前脆得像薯片,嘎嘣一声就碎。
真正的高手都玩‘延迟分享’。
体检、政审、公示三道关,我全程装失业,朋友圈只发猫,连我妈都骗‘去广州打零工’。
直到调令发到手上,我才把工牌拍照甩群里,一夜之间安静了,没人喊借钱,没人求安排,因为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他们够不着。
尘埃落定再开口,是把风险留给自己,把选择权锁进保险柜。
别怕‘装穷’尴尬,尴尬总比被举报强。2024年国考新条款白纸黑字:考生信息泄露导致恶意举报,核查期间成绩可暂扣。
你嘴快一秒,对手就多一条‘他论文可能抄袭’的匿名线索。
面试前夜,我亲眼看见同考场男生被‘热心同学’举报‘大学期间谈过境外女友’,审查员直接把人叫出去补充材料,心态崩了,面试答得稀烂。
一张录取通知,背后可能是十封匿名信,别给陌生人递刀。
家庭信息得分级,我给自己设了三档:红色绝口不提,黄色模糊带过,绿色随便说。
考公、跳槽、买房、婚变,统统红色;工资、奖金、升职,黄色‘够用、还行、没涨’;只有猫胖了、外卖难吃、天气真热才是绿色。
爸妈问起来,我直接甩模板‘还在走流程,有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你们’,重复三遍,他们自然就累了。
最狠的招是‘反向烟雾弹’。
公示期那两周,我天天在朋友圈晒深夜外卖、共享单车月卡欠费截图,配文‘失业人员求收留’,大学同学以为我考研失败,纷纷安慰‘早点工作也好’,没人想到我其实在挑入职体检医院。
把轨迹伪装成失败,是给自己加一层隐身衣,等官宣那天,落差越大,他们越来不及反应。
别心疼‘不够真诚’,真诚留给结果,过程必须设防。
成年人的世界,好消息一旦提前泄露,就会变成谈判筹码、借钱通行证、嫉妒靶心。
把兴奋咽回肚子,把朋友圈调成三天可见,把‘我考上了’憋到上班第一天再发,你会发现世界突然温柔:没人找你借钱,没人给你使绊子,连亲戚都夸你‘稳重’。
嘴严的人先享受世界,漏风的人先学会道歉。
想笑着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得先学会在深夜把喜悦静音。
- 上一篇:料周五挂一号风球
- 下一篇:扶人被讹,家属竟众筹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