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他汀,最该补充哪些营养素?医生:主要是这7种,提前了解
发布时间:2025-10-05 07:54 浏览量:1
高血脂看似不疼不痒,其实背后的风险一点都不小。血脂长期控制不好,动脉会像水管堵塞一样慢慢变窄,时间一长,心梗、脑梗就可能悄悄找上门来。
不少人一查出高血脂,医生第一句话就是:吃他汀吧。那问题来了,长期吃他汀,对身体有影响吗?又该补点啥营养,才能减少“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效果确实不错,能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已经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保命药”。但吃久了,有些人会觉得人没那么有劲,腿脚发软,有的甚至出现肌肉酸痛、记忆力下降。
这些到底是不是药物的锅?不少人一听这些,就一边吃药一边忧心忡忡,甚至有些人偷偷停药,结果血脂飙升,风险更大。
其实他汀的副作用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多数人吃了效果好,副作用也轻微。但如果长期吃,确实可能影响体内某些营养素的代谢,这时候适当补点东西,也许能帮身体“打个补丁”,让药物发挥作用的同时,副作用降到最低。
来看个门诊上遇到的例子。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吃辛伐他汀快五年了,最近总说爬楼梯没劲,腿像灌了铅一样沉,走几步就要歇一歇。
她还以为自己年纪大了,后来查了下,肌酸激酶偏高,肌肉轻度损伤。详细问诊后才发现,她平时饮食清淡得过了头,蛋白质、维生素摄入都不太够。
说白了,一边靠药物“压脂”,一边又让身体缺乏维持功能的营养,这就像一边修房子一边不供水泥,哪能修得稳?那到底哪些营养素是长期吃他汀的人,最该注意补充的?下面咱们一个个说清楚。
先说第一个,也是最常被忽略的:辅酶Q10。这东西本来体内就能合成,但他汀在抑制胆固醇的同时,也抑制了辅酶Q10的生成。
它可是细胞“发电站”里关键的一环,缺了它,肌肉细胞可能就像断电了一样没劲,这也就解释了他汀相关的肌肉不适。一些研究发现,适当补充辅酶Q10,可以缓解这类症状,尤其是肌肉酸痛。
第二个是维生素D。这可不只是晒太阳的“快乐素”,它还参与骨骼健康和免疫调节。有研究发现,低维生素D水平与他汀相关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而不少中老年人本来维生素D就偏低,吃他汀后问题更明显。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吃鱼类或适当口服补剂来实现,尤其是冬天,晒太阳不太够时更要注意。
第三个是维生素B12。他汀虽然不是直接导致B12缺乏的“元凶”,但长期服药、尤其是和抗酸药、二甲双胍等一起用时,B12吸收效率可能下降。
B12缺乏容易造成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神经系统。如果长期觉得人昏昏沉沉,不妨查查B12水平。
再来是维生素K2。这个常常被忽略的小角色,实际上在防止钙在血管里沉积方面有重要作用。
长期吃他汀,有研究提示可能间接影响维生素K2的利用,导致钙不在骨头呆着,跑到血管壁上去了。血管钙化,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适当补点K2,比如纳豆、鸡蛋黄这些食物,或者辅助剂,也值得考虑。
第五个是Omega-3脂肪酸。这类脂肪酸广泛存在于深海鱼类中,对心脏和血管都有保护作用。
虽然他汀已经能降血脂,但Omega-3可以额外减少甘油三酯,同时降低炎症水平。对那些血脂控制不理想或有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人群来说,补充它有加分效果。
第六个别忘了硒元素。它是抗氧化系统的重要一环,参与多种酶的活性调节。有些研究发现,硒缺乏时,他汀相关的肌肉副作用可能更明显。尤其是一些土壤硒含量低的地区,食物中硒也不丰富,这类人群更要注意。
最后一个,是蛋白质。很多人控制饮食怕胆固醇高,干脆少吃蛋、少吃肉,结果搞得蛋白质摄入不足。肌肉的修复和维持都离不开蛋白质,缺了它,哪怕你不吃他汀也容易肌肉流失。特别是老年人,本身就容易肌少症,再加上他汀影响,肌力下降更快。
也不是说吃他汀就一定要把这七样全都补上,不是每个人都缺。但如果你吃药后出现疲劳、肌肉酸痛、记忆力变化,或查体发现某些营养素偏低,那就要留个心眼。
饮食上可以从多样化入手。比如鱼类一周吃两次,鸡蛋不过量地吃,豆制品、坚果这些天然食物含营养丰富,也比盲目吃保健品来得靠谱。
有些营养素通过食物补不够,那就需要正规补剂来帮忙,别自己随便买,也不要轻信广告推荐。
不少人误以为只要吃药就万事大吉了,忽略了整体营养状态,其实药物和营养是互相配合的。就像一台机器,一边是电源(药物),一边是润滑油(营养素),缺一边都开不动。
有些人会担心他汀伤肝,其实这类药物真正导致严重肝损伤的几率非常低,大多数人定期查肝功能就行,没必要过度担心。倒是营养不良后,肝脏代谢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异常。
值得提醒的是,有些药物之间是有“打架”风险的,比如他汀和葡萄柚汁,同吃可能增加血药浓度,副作用风险变高。所以吃药时别光看说明书,最好让医生帮你整体评估一下。
说到底,药是死的,人是活的。吃他汀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它牵动着你全身的代谢。营养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维稳系统的一部分。你可以把它看成是药物的“后勤保障”,保障跟不上,药效也可能打折。
门诊中也看到一些人听说他汀可能“伤肌肉”,就擅自减量、停药,结果几个月后血脂飙得老高,比吃药时还糟糕。其实只要补充得当、监测及时,大部分人都能安全、长期地吃下去。
说白了,吃药是为了长久地活得好,而不只是活得久。
声明: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部分故事情节为方便理解而虚构,信息参考了权威医学资料与专业知识,但不代表个体化诊疗建议。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刘芳,陈燕,王慧娟,等.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4,33(4):206-210.
[2]韩东来,赵瑶.他汀类药物对脂代谢和营养素影响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16(12):104-107.
[3]李宁,张雪.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营养干预策略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5,41(7):51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