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养老金连涨21年,企退事退仍有差?3个关键逻辑说清楚

发布时间:2025-10-06 16:16  浏览量:2

2025年7月10日,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养老金连续第21年上涨,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和往年一样,调整仍采用“定额+挂钩+倾斜”的统一模式,但不少人发现,企退和事退的养老金差距还在,全国企退人均约3200元,事退则在6400元左右。其实这不是政策没起效,背后3个关键逻辑得先弄明白。

首先得明确,现在的“统一调整”是方式统一,不是待遇统一。2014年10月1日养老金并轨改革启动后,机关事业单位才开始和企业一样交社保,单位缴20%,个人缴8%。但改革实行“老人老办法”,2014年前退休的事退人员,待遇还按原方式计发,这部分人本来基数就高,自然和企退有差距。

就像退休的李老师,2013年从中学退休,当时不用自己缴社保,退休金直接按在岗工资的85%发。而同期从国企退休的老张,一直按当地基数下限缴费,退休时养老金还不到李老师的一半。2025年调整后,两人都涨了,但基数差距摆在那,绝对值还是差不少。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得靠时间慢慢衔接。

第一个关键逻辑是“缴费基数”的差异,这是差距的核心。并轨后公式统一了,但缴费基数没强制统一。事退人员大多按实际工资足额缴费,比如月薪8000元就按8000元基数交。可很多企业为降低成本,给员工按当地基数下限交,比如某地下限是3600元,就算员工月薪6000元,也按3600元基数缴。

缴费基数直接影响养老金多少。以工作30年为例,事退按8000元基数交,退休后基础养老金约2880元;企退按3600元基数交,基础养老金才1296元,光这一项就差了1584元。2025年调整时,挂钩调整部分还和原养老金水平挂钩,基数低的涨得再高,绝对值也追不上基数高的。

第二个逻辑是“补充养老”的有无,这是差距的重要补充。2014年并轨时,机关事业单位同步建立了职业年金,个人缴4%,单位缴8%,这笔钱退休后单独发放,相当于“第二笔养老金”。而企业年金不是强制的,只有大型国企、央企大多会给员工交,民营企业里很少见,大部分企退人员根本没有这份补充。

比如某事业单位退休的王主任,基本养老金5200元,每月还有1800元职业年金,总共能拿7000元。而从私企退休的陈师傅,基本养老金3100元,没有企业年金,每月就只有这一笔收入。2025年调整的是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不参与调整,这部分差距自然一直存在,和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方式没关系。

第三个逻辑是“缴费年限与连续性”的不同,这放大了差距。事退人员工作稳定性强,很少有失业、断保的情况,缴费年限普遍能到30年以上,有的甚至40年。而企业职工流动性大,可能中途失业、换工作,断保是常有的事,缴费年限往往只有25-30年,甚至更短。

养老金计算里,缴费年限越长,待遇越高。2025年调整时,挂钩调整也看重工龄,比如江苏就按年限分段加钱,25年以上每满1年加1.1元,广东则是每满1年加0.8元。事退40年工龄能多拿40多块,企退25年工龄只多拿20块,调整时差距又被拉开一点。而且工龄长的基础养老金本来就高,叠加下来差距更明显。

不过大家不用太担心,差距正在慢慢缩小。2025年的调整方案首次明确“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养老金低的人涨幅更高。比如月领2000元的可能涨5%,能多拿100元;月领6000元的涨幅不足3%,只多拿180元。这种“提低控高”的策略,就是在逐步缩小差距。

从数据看,自2016年企退和事退调整方式统一后,企退人员的整体涨幅就一直高于事退,差距每年都在收窄。2025年虽然总体涨幅2%是历史新低,但政策导向很明确,就是让低收入的企退人员多受益。而且现在监管越来越严,不少地方都在严查企业按下限缴费的情况,未来缴费基数的差距也会慢慢缩小。

还要明白,养老金制度的核心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不是“平均主义”。2025年的调整既讲公平,通过定额调整让每个人都涨钱;也讲激励,通过挂钩调整鼓励多缴费、长缴费。事退人员养老金高,本质是缴费基数高、年限长、还有补充养老,符合制度设计的逻辑。

企退人员想提高待遇,也有明确的路径。一方面,要尽量保证缴费连续性,避免断保,延长缴费年限;另一方面,若企业未按实际工资缴费,可向社保部门反映,维护自身权益。有条件的话,还能自己买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第三支柱补充,就像事退人员的职业年金一样,多一份收入来源。

现在的差距是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共同造成的,不可能一下子消除,但政策一直在朝着公平的方向推进。2025年的调整方案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未来会通过“提低控高”“规范缴费”等方式,让企退和事退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让所有退休人员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最后想问问,你或身边人是企退还是事退?2025年养老金调整后,实际拿到的钱差多少?对于通过规范企业缴费来缩小差距,你觉得能起到多大作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情况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