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得被打疼了,美国财长大怒:中国将美国豆农当“人质”

发布时间:2025-10-07 21:00  浏览量:1

美国豆农这回真是“遭殃”了!

财政部长贝森特急得跳脚,公开指责咱中国把美国豆农当“人质”。可网友一看数据就乐了:大豆没人买,库房爆满,怪得了谁?贸易战打疼了,反咬一口,这波操作属实有点离谱!

每年秋天,美国中西部的粮仓都在等一件事:咱中国的大单子。往年这个时候,豆农们都忙着给中国客户发货,田地里的大豆刚一收割就要装船。

今年,气氛不对劲,中国大单子直接“蒸发”。美国大豆协会的调查很扎心,中国把订单给了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美国农民的仓库都快堆满了。

这不是小打小闹的变化。今年新季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同比暴跌35%,采购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1%。咱中国海关的官方数据更直观:

1-8月进口大豆里,美国份额只占22.8%,巴西直接拉到了71.6%。美国豆农们只能望着堆成小山的大豆干着急,有人直接把大豆搅碎撒在地里当肥料,这场景换谁都心疼。

这时候,美国财长贝森特跳出来说,咱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把美国豆农当人质和棋子。这话听着挺“委屈”,但细细一琢磨,这不就是恶人先告状吗?

大家都知道,关税大战是美国先挑起来的。我国商品今年被特朗普政府加征104%的关税,咱中国才反击把美国大豆关税提到97%,算上基础税率,实际税率已达105%。

美国打人不让还手,反倒怪对方不配合,这种“双标”操作在国际社会早就被看穿。美国这次不但没抢到便宜,反而把自己豆农逼上了绝路。

数字最有说服力。美国中西部粮仓的大豆库存高达2200万吨,爱荷华州仓储容量已经“爆表”,只剩12%的空间。

大豆价格比去年跌了23%,种植成本却因为关税涨了15%,美国农民一亩大豆越种越亏。更难的是,美国人本身对豆制品没啥兴趣,

国内市场根本吃不下这么多大豆。就算有美国企业想收,也不是每年都能消化掉。去年美国发了12亿美元农业补贴,今年只能打个零头,很多农民连化肥钱都不够。

其实,咱中国早就不是只靠美国一家买大豆。中国是全球大豆进口最多的国家,全球六成以上的大豆都流入了我国市场。

以前美国大豆出口,40%以上都靠中国市场,2024年中国买了3200万吨美国大豆,占美国出口总量的45%。

现在,咱中国把采购渠道彻底多元化:巴西成了头号供应商,1-8月对华出口占比超过七成;阿根廷这两年临时取消大豆出口税,266万吨订单直接发往中国。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在优化饲料配方、提升自给率,减少对外依赖。眼下,特朗普政府打算拿100亿到140亿美元补贴豆农。这钱从哪来?据说要用对华关税收入来“输血”。

就算真发下来,也只是权宜之计。2018年美国发过280亿美元补贴,几年后缩水到12亿美元,农民连本都捞不回来。

更扎心的是,美国化肥价格五年涨了65%,一亩大豆的种植成本比2018年高180美元。补贴不够花,农民还得继续勒紧裤腰带。

美国农业州的农场破产率上升到55%,很多农户选择直接退出市场。表面上,贝森特抱怨咱中国把美国豆农当成“棋子”。其实,真正把农民推上风口浪尖的,恰恰是美国政坛。

2018年贸易战,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从3600万吨暴跌到1600万吨,美国政府扔了30亿美元补贴也没填上窟窿。

今年,这一幕又重演。特朗普一边对咱中国挥关税大棒,一边还想着用收上来的关税补贴自己的农民,拆东墙补西墙,豆农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这场大豆风波,说白了就是美国霸凌手段失效的标志。咱中国通过多元化采购、提升自给力,已经有了足够底气。南美供应商还愿意和咱中国用人民币结算,合作空间越来越大。

美国豆农的困境正在蔓延到整个农业链,农场破产率、产业压力、地方经济下滑,这些都在真实发生。

特朗普政府现在进退两难,取消关税没面子,继续硬扛农业州票仓要崩,表面强硬,实则骑虎难下。

但咱中国早就不吃这套。我国强调贸易要守规矩、平等协商,不接受被动挨打。这场中美间的较量,已经不是简单的谁买谁卖,而是全球贸易规则、话语权的较量。

美国还想着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反而让自己越来越被动。到底是什么给了咱中国这么足的底气?一是市场空间够大,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谁都不敢轻易失去中国市场。

二是采购渠道多元化,谁便宜、谁靠谱就买谁的。三是产业升级和科研进步,饲料配方、替代品研发都在不断提升,减少对单一供应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全球贸易秩序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强。美国想靠单边主义压制中国,结果反倒让自己被孤立。

发展中国家都在看:中国怎么应对美国的霸凌,这对全球未来的贸易格局影响深远。接下来的中美贸易谈判,美方会不会继续拿大豆做文章?咱中国还会不会再给美国豆农“机会”?

现在还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博弈已经不是谁先说话就赢,而是谁更能把握全球规则和合作分寸。

我国始终敞开谈判大门,但不会接受不公平的交易。美国如果还想着施压我国让步,只会让农民和自己一起吃苦。

等到美国豆农彻底明白这个逻辑,美国政坛也许才会真正“打疼”到转变思路。其实,这场大豆风波背后,是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层变局。

美国财长的一句“人质”指控,倒是把美国的焦虑暴露得一清二楚。对咱中国来说,就是要做有底气、有选择、有规则的买家。主动权在手,心里不慌,才是真正的赢家。

参考资料:
《美国豆农急寻其他市场,但发现加起来都不够中国的零头…》——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