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世:夜 话
发布时间:2025-09-29 19:56 浏览量:1
夜 话
郭金世
单位的环境像个大花园,古树参天,繁花似锦,风景很美。一年四季开满各种各样鲜花,多到叫不出花的名字,还有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所以有人取名叫湖畔花园。叮咚在这里生活三十多年了,喜欢在绿树成荫之中行走,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叮咚深深地爱上这里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以及在这里生活过的每一位来来往往的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了心身健康,叮咚喜欢在夜晚出来散散步,像个夜游神似的,尤其是夜深人静时。与其说是散步,不如说是散心。只有此时此境才能让叮咚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深度思考一些问题,比如爱情与婚姻、人生与哲学、个人与世界等等之类的。在这个浮躁的年月,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了。大家都跟着社会潮流这个大车轮马不停蹄地转动,被卷入一种停不下来也无法回头的生活漩涡。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甚至被生活搞得乱七八糟的,没有闲暇时光顾及那些“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去干什么”所谓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深夜,一地鸡毛的生活又出现了。叮咚跟咪咯吵了一架之后,以为自己可以安静地睡一个安稳觉,最终还是被咪咯的言语刺激大脑神经惊醒。看来没有办法睡下去了,趁着宁静的夜色,还是出去走走吧。叮咚想,这样心里或许可以得到一些难能可贵的平静。至于要去哪里,去干什么,不清楚,一切都是未知数。只好在湖畔花园闲逛,反正走到哪算哪,随心所欲,毫无目的。
走在路上,夜色是寂寞的,没有一丝晃动,除了穿过夜色中的汽车马达声和路灯之间的相互窃窃私语,一切都是凝固的,夜色是凝固的,灯光是凝固的,空气也是凝固的。当然,叮咚的心脏还在跳动。叮咚听到了心脏跳动的声音,有时很清脆,有时很浑浊。虽近在咫尺,却像从遥远的天边翻滚而来,一阵一阵的,如石磨般艰难的滚动,好不容易才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粉末,令人躁动不安。
沿着小路,走进那片竹林,竹子随风摇头摆尾的,以欢迎贵宾的姿态迎接叮咚,噼里啪啦的掌声响个不停。竹林里似乎有很多人在说话,每根竹子就像一个人,密密麻麻的,走来走去,互相招手,又互相擦肩而过。但闻人语响,空林不见人。这些声音正在谈论叮咚,你一言我一语的,既窃窃私语又掷地有声,很是热闹。
“叮咚不是一个人孝顺的儿子呢。”
“也不是一个会哄老婆的丈夫。”
“更不是一个会关爱女儿的父亲。”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甚至一边议论一边“咯咯咯”地笑,似乎对叮咚的一切了如指掌,一定要把叮咚批他个体无完肤才善罢甘休。
“但我一直努力尽自己所能去做一个孝子、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叮咚实在是忍不住了,停下脚步,无可奈何地回答。这些人到底是谁?他们的想法怎么跟咪咯的一样?难道咪咯跟他们串通一气了吗?不就吵个架嘛,干嘛要把家里的事说给外人听呢?家丑不可外扬啊。这是维护一个家庭最起码的底线。连最起码的底线都把持不住,还有什么家庭幸福可言?叮咚有些生气,上去想抽这些人几个耳光。凑近竹林一看,什么人也没有,只有风敲打着竹叶发出“唰唰唰”的声响,然后是竹竿碰撞竹竿“咯咯咯”的清脆声。叮咚只好坐在路灯下的石凳上休息,回想刚才竹林里流出的话,也回忆自己一路走来的生活。
尽管与咪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家事经常吵架,但叮咚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幸福的道路并不是一马平川,总要有一些坑坑洼洼。
“生活上遇到一些挫折,那是正常不过的事,也不妨碍拥有幸福生活。”
“当然,幸福的定义具体到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明确得了的,需要综合各方面来考虑,否则就会失去任何评判意义。”
“我们也是经常意见分歧,甚至大打出手,但我们还是认为日子过得很幸福。”
“是的,我们生长在这片富饶而又安全的土地里,我们是幸福的。”
竹林里的谈话声又继续进行,参与者越来越多。叮咚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不想知道他们是谁,但相信他们最终一定会理解自己。只不过出来散散步而已,叮咚竟然听到如此奇怪的谈话声,而且还是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听一听也好,倾听则明。说不定他们的意见能让自己放下生活包袱的沉重。
“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嘛。”
“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裸奔的,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啦。”
“私人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甚至没有一点私人空间。”
“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技术发达,私人空间肯定越来越小。”
“等到量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运用以后,任何事任何人都是透明的了,包括人的内心世界也是透明的。”
是啊,说得很对。任何事物都是透明的,有什么不可以摆在台面上的呢?叮咚也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谁爱议论就议论吧。或许在大家的议论过程中,叮咚会看得更加明白,也更加理解自己,更加理解人情世故。对于叮咚的成长,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为此,叮咚更加释怀,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幸福感更加增强。
叮咚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大石山区,九分石头一分土,生活环境恶劣,与城里出生的孩子无可比拟。小时候家庭条件十分艰苦,除了放牛放羊,帮父母种田种地,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快乐童年。但叮咚自己认为那也是幸福的,因为有着父母的爱。现在有一个健在的母亲、有一个能干的老婆、有一个聪明的女儿,叮咚更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至于将来,叮咚也认为自己会是幸福的。因为叮咚已经承受了太多的磨难,再大的困难也能坦然面对,也阻挡不了自己追求幸福勇气。勇敢地面对困难本身就是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这种过程又何尝不是一个幸福的过程呢?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句古语并一定对,只是有时候有些生活,就像事先安排好的一样,由不得人,不得不让人迷惑。叮咚不会给别人算命,但会给自己算命。回想这么多年走过的路,叮咚心中感慨生活的不易,艰难的多,快乐的少。但不管怎样,生活依然要过,人生的路总要继续走下去。“我这一生都是远离父母,父母不会和我同在一个屋里生活,女儿以后也不会跟我在一起生活,最终我只能同咪咯相伴终老。”知天命而尽人事,方为生存之大道。对自己拿捏得清清楚楚的,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有什么不幸福的呢?家庭生活矛盾总是免不了。夫妻之间不能因为一些意见分歧,就把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庭毁掉。这是对个人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
“至于孝敬,你爸你妈已经不在了,我爸也不在了,我只能将孝心化为祭品和行动来怀念他们。我唯一的母亲还健在,我必须尽我所能让她安度晚年。这些老人,他们的过去实在太辛苦了,千言万语都讲不完,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至于女儿,我也努力把她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她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她自己。我也不可能服侍她一辈子。”
“至于老婆,只好等我给老人送终之后才能疼爱了。”
……这些都是叮咚对咪咯曾经说过的话。对与不对,叮咚个人是没有权利做出判断的,由咪咯或时间来做决定吧。当然,有些事情,每个人都是无法决定的,即使是时间也不能完全决定一切。比如这风的姿态以及这夜色中的黑暗,风中的言语,夜色的浓度,都是难以琢磨的。人也好,时间也罢,没有一个标准原理能决定其中的意义。
叮咚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很喜欢夜里出来走走,也不知道为什么,夫妻俩总是无缘无故争吵。没完没了的争吵,像是某种遗传基因发生在两人身上,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而夜里出来走走就可以忘记一切过往,能心平气和地与大自然交流,与夜色平静交流。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可以不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叮咚讲不清楚,时间也讲不清楚。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如果非要讲命运的话,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
越过这片竹林,再往前走,就到跨湖的七孔桥了。叮咚觉得这是一座既熟悉又陌生的桥,似乎到过又似乎没有到过,还看见自己的脚印深深浅浅地镶嵌在桥面上,也有一些认识或不认识的脚印,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黑色的……等等,各种颜色都有。眼睛盯久了,那些脚印就窜动起来,像一群五颜六色的蚂蚁在桥面上来回穿梭,一个踩一个的。然后生出很多只手,不停地往上延伸,像一茬又一茬禾苗,在空中摇摇晃晃地向叮咚招呼。“叮咚,快点来呀!咪咯在桥的另一头等你呢。”本来是寂静的夜晚,却因此而热闹起来。那些脚印密密麻麻的,从这头流向那头,越走越远,没有一个愿意停下来等待叮咚。那些招呼的手也是密密麻麻的,像荒原中随风摇晃的小草,让叮咚眼花缭乱,头脑恍恍惚惚的不知东西南北。
冥冥之中,叮咚感觉到这桥两头之间的距离很像自己与咪咯的距离,总是有那么一段隔阂,让两人的心至今无法走在一起。两人各在一头,要通过争吵才能勾连在一起,好像他们的争吵凝成了这座桥,争吵的次数越多,桥就越稳固。在两旁灯光的映照下,桥变成了一条连通叮咚与咪咯心灵的大道。从这头望过去,叮咚看到咪咯的心在灯光下跳动,一阵一阵的声音震动叮咚的耳膜。叮咚听到越过桥面的风声,一股接一股地簇拥着,来回穿梭在桥面上。而且风声悬停在半空中,很像有人说话的声音,有高有低,抑扬顿挫,边走边谈论起叮咚的家事。
“咪咯的母亲过世得早,叮咚从来没有见过。”
“有遗像,但对叮咚来说,那只是一张熟悉的陌生面孔。见与不见,它都摆在那里。”
“咪咯的父亲临终前还能津津有味地喝下叮咚喂的一碗鸡汤。”
“那是他老人家最后一次品尝的人间美味。”
“叮咚的父亲临终前没有一个儿女在身边。”
“一个老人半夜三更静悄悄地离开,没有打扰任何一个亲人。”
“这种事情,既是悲,也是喜。”
“这也算是人间奇迹。老人家太会照顾儿女的心情了。”
“咪咯的父亲不在的当天晚上叮咚还是伤心地哭了。”
“叮咚的父亲不在的时候叮咚连哭的机会都没有。”
“叮咚也不知道母亲寿终时可否也能有儿女在身边?”
“那时的叮咚是否还有眼泪?”
“天知地知,却没有任何人知晓。”
……这些话语声有大有小,大小又是毫无规则地相互交错在一起,若隐若现的。随风由远而近,亦或由近而远。一会在桥面上停顿,一会又从桥的这头窜向另一头,确实难以琢磨,打乱叮咚平静的心境,心情变得更加凌乱复杂。本来叮咚对湖畔花园路况是很熟悉的,听了这些话语后,就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七孔桥也不像桥,倒是像一个莫名的大杂汇市,人来人往,杂乱无章,什么声音都有。
“你们不要说了。这些我都知道。”叮咚实在听不下去了,毅然决然打断这些风言风语。打断别人的话需要勇气,特别是打断别人议论自己的话,更需要有特别的勇气。“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但我很努力去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也许一时半会做不到,但我确实努力了,也正在努力当中。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包容。”
“叮咚啊,我们都知道你很不容易。”风中的话语又集中到叮咚身上。是的,确实不容易。在这样一个年代,什么学历、职称、课题、论文、荣誉、住房、看病、职位升迁、生儿育女……无不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叮咚头上,让人心身疲惫。再加上稀里糊涂的爱情以及一地鸡毛的婚姻,需要一个人拥有强大的忍耐力才能稳住负重前行的步伐。一切都是不可想象,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能明知就理。
“这些年来,叮咚一直处在三个女人的威胁当中。叮咚的母亲说算命先生算过了,她只能活到八十三岁。如今母亲已经年过八十,叮咚一直胆战心惊地生活着。”
“吵架的时候,咪咯也是经常以死或离婚与叮咚相言。”
“女儿正好在叛逆期,因为学习上的事,动不动就说要跳楼,永远离开这可怕的现实社会。”
“叮咚已经无法或者来不及念想自己的死法。因为母亲还在,老婆还在,女儿还在,这个家还在,所以叮咚认为自己不能死,最起码现在不能死,也永远不会死。”
“死亡对一个活着的人来说,那是一件多么艰难而复杂的事啊,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地说出口。”
“因为死去的人不知道死后会给活着的人带来什么样的痛苦。”
“叮咚是一个直来直去的人,不会哄老婆开心,不会在关键时节给老婆赠送礼品,更不会在情人节送上‘520’这几个奇葩的数字。”
“叮咚不知道为什么写几句怀念逝去的父亲的文字都会遭到咪咯的怀疑和愤恨、责备与奚落。”
……议论的话题越来越多,而且每一个话题都狠狠地击中叮咚的心灵。开始是东一句西一句的,后来就像暴雨一样,稀里哗啦地挤满桥面,甚至从桥上泼洒到桥下,水面一片哗然。然后,桥上就长出各种各样的手指,不停地挥舞。一阵风从东边吹过来,挥舞的手越来越多,类似“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茬一茬的。话语声也越来越杂乱,整个桥面挤满了川流不息的影子,很像叮咚家乡的圩日,叫卖声、寒暄声、山歌声、喇叭声、喝酒猜码声、牲畜叫唤声、婴儿哭啼声……似乎人间所有能发出来的声音都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导致叮咚被压缩成一只瘦小的蚂蚁,在这些声响中艰难地爬行。叮咚看见自己的心脏已经被挤出了胸膛,掉落在地上,血红血红的,闪闪发光,又毫无节奏地跳动着,发出“呯嘭呯嘭”的声响。声响越来越高涨,如同沸腾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蔓延整个宇宙,淹没叮咚的想象——一只细小的蚂蚁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是多么渺小细微啊。为了生存,蚂蚁不畏一切外在压力,坚强地活着,并坚信,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也必然会有自己活着的理由和意义。
其实,叮咚就是那只蚂蚁,一只生存在夹缝中的微不足道的蚂蚁。在人间的喧器之下,履行一个男人应该履行的职责,默默地承受生活的压力和艰难。但内心深处始终燃烧着一团旺盛的火焰,那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叮咚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繁华都市的夹缝中努力生存,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丝曙光。
“唉唉唉,你们过分了啊,管得太宽了吧。我自己的事我还不知道嘛?什么乱七八糟的,纯属胡编乱造。我走我的路就不跟你们计较了。总之,对于父母,对于老婆,对于女儿,如果有过错的话,一切都是我的错吧!”实在听下去了,叮咚还是果断打断这些空穴来风。是的,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叮咚最清楚不过了,怎能让这些乌七八糟的流言蜚语在台面上乱窜呢?虽然叮咚与咪咯在家庭生活上有这样那样的意见分歧,但不至于像桥面上这些歪风邪气那样胡言乱语的。
当初叮咚与咪咯交往的时候,也有很多流言蜚语在人群中流传,沸沸扬扬的。叮咚直面现实,一个出生在农村的人与一个在城市长大的人结合在一起,难免会让周围人产生奇思妙想,也是正常不过的事。第一次与咪咯见面,叮咚就把相关问题直截了当地说清楚。在后来的婚姻生活中,有什么说什么,一点不隐瞒心中的想法。生活是透明的,心灵也是透明的,坦坦荡荡做人。人生在世就那么一回事,三万多个日日夜夜,让心胸敞亮一些,让生活透明一些。轻轻松松了此一生。
“我这个人没有什么钱,现在也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就那点工资而已,所以我不敢大手大脚花钱。”
“我知道你很会挣钱,也为了挣钱而挖空心思,这份家业都是你置办的,就像你经常给别人说的,我是拎包入住的,我一无所有,甚至连包也没有。”
话说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值得猜疑?两个人能生活在一起是缘分使然,也就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了。将心比心,诚信相待比什么都重要。缘分这东西,说起来也很奇怪。它能把相隔千里甚至毫不相干的人或事牵连在一起,犹如这座桥,把两岸的人或事联系起来,也把很多思想隔阂连通了。
叮咚缓缓走到桥中央,微风徐徐而来,把刚才那些嘈杂的声音吹得一干二净。想起曾经对咪咯说过的话,叮咚做了个深深的呼吸,心情渐渐放松,一切都放松起来,包括夜色、空气、流水也是轻松的。
隐隐约约地,叮咚好像找到了什么。是与咪咯吵架的原因?是,好像又不是。此时,桥下的流水声哗啦哗啦作响,似乎又有人在说话。
“叮咚工资确实少得可怜,还比不上咪咯的零花钱。”
“可叮咚万万没想到,自己深爱的女人竟然因为不能掌控他那点工资而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甚至以离婚相对于言。真是不可思议。”
“叮咚知道咪咯占有欲很强,但不至于自己要花一分钱都要经过咪咯的手吧?”
“就像有些人那样,抽一支烟或喝一杯酒都要向别人预先支付,难道这样才算是一个好丈夫吗?”
……
“是的,也许我真的不是一个好丈夫。”叮咚顺着桥下的对话声自言自语。有几条鲤鱼在桥下游动,所到之处水声清脆,波光粼粼。透过微光,叮咚看见自己的灵魂变成一条鲤鱼,晃来晃去的,在水中游荡,时而潜入水底,时而浮出水面,像在寻找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
“好丈夫是怎么界定的?以什么作为衡量标准?”叮咚的灵魂也跟那些鲤鱼争论起来。可是没有谁能回答。鲤鱼沉默,灵魂沉默,叮咚也沉默。
沉默是金,沉默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当一个人无法回答某些问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沉默也算是一种回答。面对咪咯的质疑,叮咚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答案是唯一正确的,只能沉默。叮咚承认了一个不能成为事实的事实:工资是少了点,但并不妨碍自己成为一个好丈夫。可以用工资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男人是否是好丈夫么?
“叮咚的工资是不高,就要面对现实做好规划,精打细算,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发挥每一分钱的价值。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叮咚将一部分钱给了在老家的弟弟。”
沉默许久的叮咚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后背传来。
“父亲!对,是父亲的声音。”叮咚脑子一闪,这个声音太熟悉了。叮咚很想转过身去说话,可是怎么也得移动不了身子,声音也被堵在喉咙里发不出来。叮咚再次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灵魂逃离身体,却无法支配它,叮咚感到了无比的恐惧却又无可奈何。这种状态让叮咚在几秒钟内恢复了正常思维。很奇怪,父亲的声音这个时候怎么会出现,父亲从来没有到过这座城市。
或许,正是因为叮咚处于迷茫的时候,父亲真的来了,从天上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来看看儿子的生活情况。叮咚的心头一下子窜上了愧疚与悲悯之情。叮咚感谢父亲的理解。难怪父亲离世时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无声息地走,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叮咚真的很想与父亲来一次灵魂的对话,把心中的困扰说给父亲听。也许父亲真的不想打扰任何人,也不想任何人去打扰他。那就由他去吧,一切随遇而安。每个人来到人间,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都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就够了,也不枉来人间走一回。
父亲的声音在夜色中一闪而过,让叮咚想起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一匹红色的矮马驮起一个人的背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中。马蹄声从天外传来,敲醒叮咚的灵魂。
“父母跟弟弟住在一起。为了两位老人,叮咚参加工作没几年就把老家的茅草房变为瓦房,后来又把土墙房变为砖混楼房。”
“房子做得不完美,甚至招来咪咯审美疲劳的嘲笑,但叮咚不在乎,只要父母住得好一点就心安理得了。”
“叮咚的父母年迈需要照顾,这些年都拜托弟弟了,所以弟弟的事就是叮咚的事,无论如何也要努力解决。”
“弟弟大字不识一个,两个老人又使他不能离开村子半步,更不能外出打工挣钱。”
“叮咚花点钱改善老人的居住条件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桥下的谈话声又开始热闹起来。叮咚无心参与,任凭别人评头论足。事实就是事实。好与坏,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你说我还能怎样?我能不尽力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吗?我能不让他们的晚年过得舒坦一点吗?”建房子的事,叮咚知道咪咯有些想法,也做了一些思想工作。
“亲生的儿子不能在身边照顾老人,花点钱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不足为过,天经地义。”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养儿防老”的传统不能说丢就丢。特别是叮咚这一代人,深知自己的生活不易,更知父母的艰难。
“既然你是我老婆,我给的还不是如同你给的一个样?”叮咚不顾一切地给了,而且是明明白白地给了。哪怕因此而面临离婚的风险也不在乎。
“我何尝不想给你买衣服买金银首饰,但我那点工资能满足你的欲望吗?不能。我不吃不喝也不能。”有时叮咚真的觉得身无分文多好啊,这样就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就没有什么烦心事了。人本来是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界,也是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产生纠结呢?比如爱情、婚姻、金钱、权力、荣誉……这些都给人的欲望产生诱惑。叮咚虽然不是清心寡欲,但也不是一个私欲膨胀的人。为人处世总得有个度。平心而论,看菜吃饭,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这是叮咚的真实想法,也契合叮咚的生活逻辑。
从逻辑上讲,叮咚喜欢一个人在夜间散步也是合情合理的。在与咪咯争执的过程中,叮咚始终考虑的是如何冷处理,没有必要搞得热火朝天的,非要弄成“你死我活”的结局,这样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两人争吵也有极为尴尬的时候,且往往是叮咚以退让来收场,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叮咚太爱这个来之不易的家了,凡事从大处着想。男人嘛,能忍则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叮咚作为一个男人该有的为人处世的智慧。
叮咚觉得自己命好。有一段好姻缘,有一个好老婆。有人认为没有轰轰烈烈地谈一场恋爱,就不会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叮咚不是这么看。叮咚确实没有轰轰烈烈地谈过一场恋爱,所以不知道如何去讨好一个女人的心欢。如果要说有恋人的话,那就是叮咚现在的老婆了。之前有人介绍过好几个,只是一面之见而已。都是熟人,叮咚总要给介绍人一点面子。与咪咯结婚之后,叮咚把婚姻的经营过程当作恋爱过程,希望彼此少一些争执,有时候不甚真的发生争执,叮咚会自我控制,保持沉默,亦或主动离开争执的氛围,让一切冷静下来。柴米油盐酱醋茶,普通人的婚姻生活无非这些,有时口感不一样也是正常的,也是普通人该有的样子。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发生争执也是普通人家的正常事,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正如咪咯所说,叮咚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不是什么高富帅。出身卑微的人,对爱情婚姻不可能有过分的要求,对婚姻始终持有谨慎态度。叮咚觉得没有婚姻总比一塌糊涂的婚姻好得多,婚姻需要依靠双方细心经营。爱一个人就要爱对方的一切,包括容忍对方的过错,甚至自己单方面认为对方的言行是错误的也要容忍。
“无意间结识了你,幸福来得如此快,这是老天对我的恩赐。所以我觉得,你放下如此高贵的头颅下嫁于我如此普通的男人,说明你已经拥有足够的勇气来承受一切世俗观念了。”这是叮咚对咪咯说的最深刻的一段话。不到万不得已,一个男人是不会有如此深刻的言语。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坚强的女人。叮咚既不位高,也不权重,更没有腰缠万贯,确实是一个实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人。“也就像你常在别人面前说的,我与你结婚以后穿着才像点人样。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普普通通的男人,因为我背后有一个卓越的女人,她使我活得人模人样。如此这般,我还能不知足吗?足矣!”就像桥下的鱼,有了水就能满足生存的欲望,而且活得有滋有味,每天悠哉悠哉,打情骂俏,甚至可以无中生有地谈论别人的是非曲折。
“咪咯所做的一切叮咚都能容忍,包括死亡和离婚的威胁,叮咚都可以理解。”
“咪咯本应该下嫁一个有钱人,却阴差阳错地插在叮咚这坨牛粪上,着实亏了。”
“阴差阳错也是因为叮咚,难道叮咚还不能容忍咪咯的一切吗?”
“我知道,我知道。”叮咚的灵魂继续在桥下与鲤鱼对话。“咪咯从小就不缺钱花,很难理解我这种农村人的习惯。咪咯认为我是祖坟冒青烟才能娶到一个能干的老婆,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对于乡下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我也要让他们认为咪咯是一个很好的老婆。”这点叮咚确确实实做到了。逢年过节回老家,叮咚都会向亲戚朋友夸自己的老婆,说咪咯如何如何好。包括给父母和弟弟的钱,叮咚都会对他们说是咪咯给的。“既然我们两个已经结婚了,我的也就是你的,我给也等于你给。”叮咚还告诉他们有时间来自己家的时候,进家要先记得脱鞋,不要在家里抽烟,不要在家里随便吐痰丢垃圾,甚至教他们上厕所如何冲水。
有一次咪咯与叮咚的母亲吵架,口无遮拦地谩骂一个千里迢迢来看望儿子儿媳和孙女的老人。那时,叮咚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老人带离现场,让充满火药味的氛围冷却下来。于是,叮咚毫不犹豫地把老人带出家门,陪她逛了一个下午的城市街道。这是叮咚第一次陪老母亲逛街,也是最后一次。还不停地安慰母亲,说自己的老婆口直心快,过了就会好的。其实,叮咚在想,如果这个老人要自己的头颅,自己也毫不犹豫地割下来给她。之后叮咚给母亲买好长途车票,把她送上开往老家的大巴,并打电话给县城的亲戚接应,还拜托亲戚把母亲送到老家。完了叮咚才乘坐公交车回到自己的家。那天晚上,叮咚确实哭了。尽管男儿有泪不轻弹,叮咚还是伤心地流泪了。泪水都是往心里流,没有一滴是挂在脸上的。这件事让叮咚三天不和咪咯说话。从此叮咚不再叫母亲来城里同自己住,即便叫母亲也不会来了。叮咚只能每年抽点时间老远驱车去陪她住几天。每次把带回去的东西交到母亲手上时,叮咚都会郑重其事地强调“这是你媳妇给你买的,她对你好着呢”,以此来安慰母亲,让母亲安度晚年,不必遗憾终身。
叮咚根本不敢叫父亲来看望自己。父亲爱抽烟喝酒,不讲卫生,叮咚怕他伤了老婆的自尊。好在叮咚的父亲很大方,人缘好。活着的时候,建房子都要建在三岔路口,就是为了广交朋友。大门敞开着,有人进门,水随你喝,烟随你抽,碰上好酒好肉都邀路人一起分享。叮咚的父亲从来不求任何人为他做任何事,死也不连累任何一个人,生命悄无声息地在一个冬天的深夜戛然而止。“你说我是悲还是喜?此情此景,恐怕没有谁能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想起逝去的父亲,叮咚能做的就是闲暇时偶尔用两句诗来表达怀念之情。人也好,动物也罢,人间总有真情在。甚至整个宇宙的任何物质,都是有情感交流的,比如能量守恒以及量子纠缠,都赋予物质之间的相互勾连与相互平衡。在唯利是图、物欲横飞的社会里,有些人已经丧失了亲情观念,难得有人用文字来对一个逝去的亲人加以深切缅怀。这是这个社会极大的正能量,其意义实在太大了。
“叮咚偶尔能用诗歌来怀念父亲,这不足为过,实属难能可贵。”
“父亲去世的当天晚上,叮咚不在身边,没有听到父亲的最后一声喘气。”
“那可真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啊。”
“也不是这么说。叮咚的父亲是突然去世的。叮咚在千里之外工作,当然不在父亲身边啦。”
“是呀,当天白天,叮咚父亲还上山砍柴,打猪菜。”
“并且放倒了一棵很大很大的青㭎树。冬天了,他们习惯准备很多柴火过冬。”
“天黑时,叮咚父亲亲自煮饭。两个老人吃完晚饭,叮咚母亲就自己瞌睡去了。”
“叮咚父亲独自留下来烤火。他往火塘里添加很多柴火,大火烧得很旺很旺。”
……桥下的鲤鱼东拉西扯地议论起叮咚父亲的事,好像什么事都瞒不过它们的眼睛。天下之事,它们无所不知。难道这些鲤鱼是从叮咚老家那边游过来的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叮咚记得这些鲤鱼一直放养在湖里的,自己还经常带些鱼料来投放,鲤鱼闻到香味之后就从四周聚拢过来,很多很多,有大有小,有红色有白色有黄色,五颜六色的鲤鱼挤成一团,好不热闹。这些鲤鱼也没有跟父亲见过面,怎么就对父亲的情况了如指掌?对了,量子纠缠,一定是宇宙中的量子信息在人和鱼之间的相互传递,相互确认。宇宙之大,一切皆有可能。如此看来,叮咚与去世的父亲相互沟通的途径还是有的,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打开沟通之门的密码罢了。
情况确实如此。当天晚上,叮咚的父亲独自一人坐在火塘边烤火,孤独的背影在墙上摇摇晃晃的。还倒满一碗苞谷酒,自斟自饮,半夜三更才上床睡觉,留下火光在酒碗里荡漾。谁能想到,叮咚父亲这一觉睡下去,从此就永远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叮咚的母亲起床生火,发现火塘边摆放的酒碗,还剩半碗冰凉的苞谷酒,那支水烟筒孤零零地站在火塘边,也是冰凉的。叮咚的母亲就去叫:“老头子,老头子,大早晨的,还不起来生火?天都大亮了。”无论怎么叫,永远也叫不醒一个真正睡着的人了。据说父亲去世的那天晚上,叮咚梦见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背影,骑着一匹红色的矮马,马鬃随风飘扬,消失在茫茫的雪夜里,马蹄声踏破夜色,坠落一地雪花,深深地掩埋了远去的马蹄印。叮咚的父亲就这样远去了。
……
后半夜,气温开始下降。一股冷风吹过湖面,湖水接二连三地晃动,灯光也是晃动的,空气也是,整个湖畔花园都是摇摇晃晃的。叮咚感到腰椎一阵透心凉,一个寒颤震动了全身皮肤,裂缝毫无规则地撕开,由心脏开始向四周蔓延,心情瞬间像雪花一样,哗啦哗啦地坠落。叮咚想起母亲的风湿病在腰关节游走的情形,像一股凉风穿透心脏,流向每一根毛细血管。这种疼痛,母亲艰难地承受了很多年,也练就了耐药性的心情,西药或中药沉积下来的药垢已经结成沉重的负担。腰也弯了,背也驼了。一个用生命养育儿女的身板,在岁月的蚕食中渐渐萎缩。叮咚心里想着,希望母亲离开人间时,也像父亲那样对儿女们宽宏大度,安详地,不带走一丝遗憾。
“叮咚担心‘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老话会落在自己头上。”
“叮咚也经常祈求咪咯身体无恙,也担心‘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老话会落在女儿的头上。”
“咪咯所做的一切叮咚都没过多地干涉,只要咪咯心情好,想干嘛就干嘛吧,就连说话大声一点都要看咪咯的脸色。”
“这是谦让,叮咚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
“再怎么谦让也不至于这样吧。有些东西是不能过于放纵的。”
“还是要实事求是。该谦让的谦让,不该谦让的就要大胆反对。”
一股冷风带出来一连串的话语,在湖面上漫开来。话语有些尖刻,像冷风一样,刺穿叮咚的耳膜。疼是肯定的,而且疼在心里,疼在骨髓里。但叮咚不想去争辩,也没有办法去争辩。争辩无非就是有个输赢,得到对方的认可。家庭生活矛盾,没有什么值得争辩的,也没有输赢可言。输也好,赢也罢,都要去面对,都是不可逃脱的责任。让这些言语飞一会也好,释放叮咚压抑的心情也是一件好事。要不然叮咚想说的话,真的找不到倾诉的对象。这也是一个大问题。母亲和咪咯的身体都不是太好,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连风声里都传出了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让叮咚很担心。
“咪咯是个只允许自己大声吆喝而不允许别人出声的人,这样就可以满足咪咯的占有欲。”
“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喜欢张扬个性,无论跟什么人说话,都喜欢别人做自己的听众。”
“别人声音大了,咪咯就会用更大的声音来压制,以此保持一种优势感。”
“当别人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马上给予排斥,甚至关上与别人沟通交流的大门。”
“即使是多年交好的朋友,咪咯都会与之立马断绝往来。”
这些谈论咪咯的话在叮咚耳边萦绕着,像一股股风拍打叮咚的耳朵,一阵阵发烫。
叮咚知道自己出身卑微,也成不了什么大器,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平凡而来,平凡而去。生活中谨言甚微,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能谦让就谦让。当然,有时也奢望别人谦让,毕竟普通的人也是人。叮咚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言辞,以普通人的思维方式跟咪咯谈一些日常事。但是,叮咚始终认为自己没有爱错人,没有选错婚姻。如果说有错,那是没有经营好婚姻,与选择没有关系。很多事情选择对了经营不善,正确的选择也会导致失败的结果。
“你妈和你老婆同时掉下水,你先救哪一个?”女儿经常问叮咚这个问题。叮咚心里是有明确答案的,但没有直接回答。女儿哪里知道,叮咚在老婆与母亲吵架处于水深火热的节骨眼上,为了缓解婆媳矛盾而绝然将母亲送回老家。
叮咚早就预料到,咪咯和母亲、咪咯和女儿是不能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分而治之,才会各自想着对方的好。叮咚觉得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并不是说咪咯不孝顺老人和照顾小孩,而是为了更好地顾及对方。有时候咪咯与女儿对峙,叮咚就会把女儿拉开,否则这场对峙难以消停。不是这边说要自杀,就是那边说要跳楼。叮咚夹在中间非常难受。女儿的性格跟咪咯简直是一个模子捣出来的,刚烈、自我、要强,面子感超强,只能伸不能曲,说起话来一个不让一个,都想当胜者而不屈服于对方,这样怎么能长期相处在一起?
叮咚多次对咪咯讲过,不要太过于纠结一些事情,不要什么都非得争个输赢。有些事情输了能怎么样,赢了又能怎么样?尤其是家庭琐事,更是毫无输赢可言。但咪咯总爱死磕,样样都追求尽善尽美,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比如,咪咯斤斤计较自己生病住院时叮咚没有在医院陪着。叮咚住院时咪咯忙上忙下,精心呵护,叮咚都记在心里。叮咚从小自食其力,习惯了,自己能照顾自己的事情,就不用麻烦别人。住院期间叮咚也叫咪咯不用陪了,吃饭可以订医院食堂的,有什么事可以找护士。咪咯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叮咚也不会忘记。至于咪咯手术住院,叮咚也问是否需要陪护。咪咯说不用。叮咚用自己的思维对着咪咯的话,这是叮咚的不对,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咪咯躺在床上动不了,叮咚希望女儿能在床前尽到孝心,不然为咪咯倒屎倒尿的也只有自己了。当然,前提是叮咚还活着。俗话说,猴乖不懂解索,人乖不懂死活。活着的时候肯定知道自己怎么活、活得怎么样,但什么时候死以及死了以后的事,人真的不知道了。但愿灵魂转世是真的。这样,活着的人就得以安慰并更好地活着。
叮咚一直努力不让咪咯生气。咪咯喜欢购物,有些东西换了一茬又一茬,只要看一眼,喜欢上了就买,好像一天不购物心里就不舒服。衣柜抽屉到处塞满咪咯的衣服,有些衣服穿也没有穿就送给别人了。反正买东西的钱是咪咯自己挣的,爱买就买吧。咪咯经常在外面逛,和些什么人玩、玩什么、玩到什么时候,甚至半夜两三点不回。这些叮咚都不敢问,怕咪咯生气。经常有人问叮咚:“你老婆经常半夜三更一个人开车回来,到底忙些什么啊?”叮咚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一笑而过,就当别人是一句玩笑而已。
房子的事情,咪咯说叮咚是拎包进入住,这是对的。要那一层楼、如何装修、买哪些家具、室内如何布置。叮咚一概不过问,怕咪咯生气。因为这一切都是咪咯出钱,说了咪咯也听不进去。即使咪咯做得不对,叮咚也认为是对的,就想让咪咯有个好心情。叮咚知道有些夫妻因为房子装修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所以咪咯想怎样就怎样,只要咪咯住得满意就可以了……好在叮咚练就了倾听别人说话的能耐,否则怎么能跟咪咯相处?也许叮咚真的有点老了,还真想倚老卖老摆点老年人的资格,别人的话有些也不能耐心地听进耳朵。有时也会给咪咯一些不好的脸色。虽然不敢对撞,也会有一些讽刺的言语。叮咚更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去哄自己心爱的女人。难怪人们都说女人是要靠哄的。叮咚怎么就做不到呢?真是无能了。
一时的鲜花浪漫不代表一世的婚姻幸福。婚姻本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茶,需要耐心去经营,这过程免不了磕磕碰碰,大可不必以离婚相逼。对于人而言,钱再多,最后也是都是一个样: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如此而已,没有必要跟别人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叮咚不会拿别人的快乐、幸福和财富来作为自己的参照,更不想成为别人的快乐、幸福和财富的参照。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生活就是在艰难的过程中寻找快乐和幸福,叮咚不会放弃寻找的勇气。
从小就把女儿当作掌中宝疼爱,或许是一个父亲的失败之处。叮咚从小就受了太多的苦,所以不想让女儿受一丁点的苦,尽管有时也认识到溺爱有点过分。女儿一出生就是吸入性肺炎,体质极差,三天两头感冒发烧。再说了,女儿是爱的结晶,是叮咚为人之父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孩子,叮咚没有办法不溺爱女儿。记得有一次女儿高烧三十九度,叮咚在医院陪护三天三夜,连抱着女儿坐在凳子上都打瞌睡。女儿小时候没有被叮咚打骂过,为让女儿高兴,叮咚做什么都可以。今天看来,叮咚的行为是过分了,这是对女儿一生的过错。假如女儿在成长成人上有错的话,那都是叮咚的错,是叮咚管教无方。
咪咯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女儿设计人生目标,强迫女儿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走。吃什么、穿什么、剪什么样的发型、跟什么样的人玩,都要按咪咯的要求做,要人家当什么明星、做什么CEO。咪咯经常用强硬的措施压制女儿,非打即骂,口无遮拦地骂女儿是愚蠢、脑残,不像自己那样聪明,让女儿扒光衣服滚出门,甚至威胁用刀捅死女儿。还经常拿女儿跟张三李四比较,说人家如何如何乖巧聪明伶俐,很伤女儿的自尊,造成女儿从小就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当母女发生冲突时,为了缓和矛盾,叮咚只好把女儿拉走。女儿和咪咯一样,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耳朵尖得很,只要是谈论自己的事,都竖起耳朵听。形成这个局面,叮咚很内疚,常常自责,甚至想辞职专门带女儿算了。但叮咚的老母亲还健在,辞职了如何给她交代?很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叮咚工作没有动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罢了。
如今叮咚也明白了,不求女儿大富大贵,只求她顺利成长成人,做一个自食其力、孝敬父母的人就可以了。
……
或许是放心不下那些伴随岁月成长的一草一木,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叮咚还是从湖畔花园的美景中走了出来。湖畔花园是经过几十年的历史沉淀,叮咚刚进入这个单位就为之震撼。遇到烦恼事,叮咚都会进入此地闲逛,尤其是与咪咯吵架以后,叮咚经常在夜间到湖畔花园冥想,寻求心灵慰藉,甚至喜欢在湖畔花园里迷路的感觉。经历迷路的过程,叮咚就可以在天亮之前从那些糊里糊涂的思绪中走出现实。这是一个奇怪又令人好奇的时空,多么神奇。
这不,天很快就要亮了。叮咚也从夜话的杂乱声中醒悟过来,走出湖畔花园的时候,路灯还没有熄灭。老马向他迎面走来。
“叮咚,这么早啊,你去哪里回来呀?”
“去思考一些人生哲学问题。多么深奥啊!就像这深沉的夜色。”
“是啊,人生哲学问题是挺深奥的,只可惜我不能多加思考,现实或者实力不允许。我还要赶紧去搬砖,否则年终奖就没有了。”
老马提着一个满当当的布袋消失在路灯的昏暗中。叮咚想起他说的年终奖。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抬头看看四周,什么也没有,只听到老马的脚步声在空气中晃荡着,蔓延着。
似乎一切都是虚无,世界只是一个表象。你所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
唉,天真的亮了。太阳的毛发已经从远方的山头慢慢生长出来,越来越高,越来越明朗。
叮咚还要去上班。为了那点少得可怜的年终奖,更为了这个难得的家庭的幸福。
作者简介:郭金世,仡佬族,广西隆林县人。二级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歌散见于《民族文学》《飞天》《广西文学》《草地》《红豆》等杂志。出版诗集《青㭎树》《苞谷花》《太阳河》《青瓦诀》等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