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建议中老年:少吃羊肉螃蟹、多吃3样,舒泰安然过晚秋

发布时间:2025-10-08 07:08  浏览量:1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时间真快,今天就要进入寒露节气了。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作为天气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它也是24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寒露之后,桂花香了,菊花开了,柿子红了,枫叶红了,天气也一天更比一天寒了。

进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

所以,寒露后,凉意渐浓,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特别是北方地区,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气息。中医认为,“秋气通于肺”,此时燥邪当令,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之调整。而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季节变化更为敏感。饮食作为调养身体的关键。今日寒露,建议中老年:少吃羊肉螃蟹、多吃3样,舒泰安然过晚秋!

首先小编说的是少吃羊肉和螃蟹,并不是不能吃,量要控制。因为刚过完中秋节,脾胃功能状态尚未恢复。再加上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而羊肉脂肪含量较高,尤其是带皮或肥羊肉,过量食用会加重肠胃蠕动负担,可能引发腹胀等消化问题。

另外,羊肉性温热,有补气血、暖身驱寒的作用。但寒露后天气虽凉却未到严寒,燥气仍存,中老年人本身阳气相对不足但易阴虚火旺 ,过多食用羊肉易加重体内燥热,引发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便秘等上火症状,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秋节前后虽然是吃螃蟹的季节,虽然富含蛋白质,但是螃蟹属于寒性食物。但中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难以运化寒性食物,吃多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情况。而且螃蟹的高嘌呤含量,对于患有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中老年人而言,会促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发作。

老话说“秋后萝卜赛人参”,寒露时节,气候干燥,人体的肺脏容易受到燥邪的侵害。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白萝卜性凉味甘,归肺、胃经,能清热生津、润肺化痰,可缓解肺燥引发的咳嗽、咽喉不适,同时滋润身体津液,改善干燥情况。

食谱推荐:牛肋条萝卜汤

具体做法:

牛肋条放葱姜焯水撇去浮沫,放入电压锅倒入开水,放生姜、八角、花椒、香叶压30分钟,汤汁倒锅里过筛出香料,放入牛肋条和白萝卜,煮至萝卜熟透,放盐调味撒上小葱即可。

寒露后气温低,中老年人脾胃功能易减弱,有些人“贴秋膘”吃较多肉,容易积食腹胀。而莲藕含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肉食、预防便秘,尤其适合脾胃虚弱人群。

食谱推荐:莲藕玉米猪骨汤

具体做法:

1、锅里烧水,水开倒入猪骨,料酒,姜片焯水3分钟洗净备用。

2、猪骨放入锅里,加入8分满水,加入莲藕,玉米,红枣枸杞大火煮开,转小火煲40分钟;加入胡萝ト再煲3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菠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能缓解秋燥、促进排便,同时含铁量较高,可帮助预防中老年人因季节交替出现的疲劳、气血不足,但是建议焯水后凉拌或清炒,减少草酸对身体的影响。

具体做法:

1、先把菠菜焯一下水,然后挤干水分切碎备用。

2、碗中打入三个蛋,加一点点盐,再加入150毫升温水搅拌均匀,撇去泡沫,盖上保鲜膜用牙签扎几个小孔。

3、隔水大火蒸15分钟闷3分钟即可出锅。出锅后淋上芝麻油和辣椒油、生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