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拦人道船,马来西亚街头与朝堂的双重反击
发布时间:2025-10-08 15:23 浏览量:1
说真的,吉隆坡这两天的街头,那火气可不是一般大。
10月2号开始,上千人围着美国大使馆不走,举着巴勒斯坦国旗喊“释放志愿者”,还有人直接朝使馆扔鸡蛋。
这事说起来,全因以色列之前干的一件事,在地中海把“全球坚韧船队”给截停了,还扣了23个马来西亚人。
这船队本来是干好事的,57个国家的志愿者凑一起,东南亚这边还有马来西亚、印尼他们组的“SumudNusantara”联盟,目标很简单,给加沙送点粮食和药。
毕竟加沙那地方常年打仗被封锁,老百姓日子不好过。
可谁能想到,船还没到地方,以色列军方就来了,40多艘船被扣,400多人被拘留,这里面就有23个马来西亚人。
我特意翻了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里面明明写着公海上的人道救援该受保护,以色列这操作,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马来西亚人本来就挺关注巴勒斯坦的,这下自己人被扣了,情绪直接炸了。
10月2号那天,牵头抗议的是执政联盟里的人民公正党青年团,大伙堵在美国大使馆门口,喊的另一个口号是“美国停止纵容以色列”。
为啥找美国?道理也简单,美国是以色列最铁的盟友,大伙觉得美国得负责任。
那天警方还设了路障,两边推推搡搡的,有个警察受伤,俩示威的还被抓了。
本来想第一天就能把诉求递上去,结果青年团团长卡米尔拿着备忘录想进去,直接被拒了。
有人试着冲警戒线,还扔了鸡蛋,警方赶紧叫了防暴部队才没闹大,好在这次卡米尔总算进去把备忘录交了。
其实仔细想想,民众闹这么凶,不只是为了那23个志愿者,这些年美国在中东一直偏帮以色列,马来西亚人心里早有不满。
这次正好借着这事把火气发出来了,说白了,这是在为人道主义讨说法,也是在对美国的中东政策说“不”。
民众这边闹得火热,政府那边也没闲着,毕竟23个本国人被扣,这事搁谁身上都得重视。
10月3号那天,马来西亚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专门把首相安华和警察总长叫到王宫,问营救的进展。
苏丹还在脸书上说,船队就是纯粹的人道任务,以色列扣人“违反普世人道主义价值”。
马来西亚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平时不管具体行政,但这种时候发声特别重要,能把全国的想法拧到一块,安华这边也没闲着,到处打电话协调。
他找了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还请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帮忙安排专机,想先把人接到伊斯坦布尔再送回吉隆坡。
选卡塔尔和土耳其,我觉得挺准的,卡塔尔平时就爱调解中东的事,土耳其也常给加沙送援助,这俩说话在中东还算有分量。
除此之外,安华还打给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中东特使威特科夫,让美国出面给以色列施压。
不过话说回来,美国会不会真帮忙?我觉得悬,毕竟以色列是他们的“铁杆”,但安华这步棋,至少把该做的都做了。
本来这事就够热闹了,偏偏还有个插曲,美国总统特朗普下旬要去吉隆坡参加东盟峰会。
船队的事一出,好几个支持巴勒斯坦的组织直接要求政府别邀请特朗普了,社交媒体上#NoTrumpInKL还上了马来西亚的热搜。
特朗普当总统那会,就老偏帮以色列,比如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马来西亚当时就挺不满的,现在这事撞上峰会,估计马美之间得有点尴尬。
有政治分析的人说,这事儿不只是志愿者的问题,更是马来西亚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立场,我觉得这话挺对的。
东盟峰会本来是聊区域合作、安全这些事,现在因为船队的事,马美关系、巴以议题可能要成“意外焦点”。
要是到时候志愿者还没放回来,安华在峰会上会不会跟特朗普提这事?这还真不好说,但肯定会给峰会添点“不一样的气氛”。
有个示威者在大使馆外喊的那句话,我觉得特别实在,“我们不是在为政治呐喊,我们是在为人性呐喊。”
是啊,不管国际政治多复杂,给受苦的人送点吃的、药的,这事本身没毛病。
以色列拦船扣人,美国的偏袒,马来西亚人的抗议和营救,说到底都是在围绕“人性”这两个字打转。
现在就等消息,看那23个马来西亚志愿者啥时候能回来,也看特朗普去东盟峰会的时候,这事会不会再闹出新动静。
但不管结果咋样,这次马来西亚人的行动已经说明白了,就算国家不算特别大,也会为了人道主义、为了自己人的安全,站出来说话,这一点,挺让人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