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考编,考研保研,央国企可以一起准备一起上
发布时间:2025-10-08 17:58 浏览量:1
考公考研还是先考研?最后说一遍,只要你是个人,无论任何情况下你都要去参加一次考公。
哪怕是你已经保研上岸了,已经成功了,你也要去考公。听懂吗?就是拿到保研资格,你还没有毕业证的,你还没毕业你去考公,所有的工作都是拿到毕业证之后再去干这个事儿的。但是这些所有的考试和选择和岗位都是在毕业证之前,这是一道对你的保护。只是说你有保研资格了,那么你考公的时候把岗位调高比原来的岗位要高,去赌一把,去试一下。因为就算你考不上,你还能有个研究生去保底。万一你考上了,你就不用去上研究生了。为什么?因为你的岗位调高了,你研究生毕业之后,你这个岗位也不一定能考得上的。只是给你增加一次机会,咋有这么多人在问呢?
而且越好的岗位,说实话很多人胆小不敢去报,你已经有兜底的东西,所以你才敢报。
再说了,考公运气成分占百分之三四十,因为选择大于一切。考公是先选择岗位再去考的。而这个时候家长他跟报大学不一样,不是说从分数优先,从高到低,它不是这个逻辑。有时候你报的这个岗位根本就没人报,历史上就出现过没人敢。因为很多人他特别想考上公务员,所以他胆子就小,他就会保守着报,他没有后路。而你是有后路了,你可以放开胆量去报。
考研的人也是这个逻辑。如果你考上公务员了,你也去考一次研,你去报北大。为什么?因为很多考研的人胆子也小,他没有透露。但是你已经考上公务员了。如果你已经确定考公这条路了,我明确告诉你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考公上。但是考研去不去?去,这时候你就把考研的这个目标需要调高,报北大。北大不歧视双非学历。因为你的目标是想考公,你又不想走研,你就赌一把,这叫机会,不要错过任何一次机会。
所以有很多家长就听不明白,非要说老师都去考,我准备哪个你就准备一个。但是都去考。
第二个,很多人本科毕业就去考研,你考上研究生大概率有可能还会去考公。那你为什么不在本科毕业的时候,体验一把考公,然后再去上研究生回来再考,这样你就轻车熟路,该怎么复习,该怎么考,你就懂了,流程也熟悉了。考研也是这个逻辑。
有的人说:老师,我准备工作了,我已经公务员考上,我就去上公务员。那你为什么不每年去考一次研?万一蒙上了,你就报北大,你不复习也行,先去熟悉一下流程,有的路你是必须要走的,你不走永远后悔。你去体验一下,原来考研是这么回事,这么难,那以后我就放弃了,你就一门心思干好你的工作。
逻辑是相通的,两边能倒来倒去的。
第三个,这些所有的工作岗位它是有优先级的。你考上了公务员,你还可以去考研究生,他不拦着你。你被央国企录取了,你还没有拿到毕业证,你依然还可以去考公务员,他不拦着你。你可以违约,很多违约这种级别优秀的他是不需要交违约金的。你校招录取了,你依然还可以参加其他学校的校招,你可以同时拿好几个企业的录取通知书。
所以按照这样一个逻辑,你就可以倒推了。每年秋招的时候都是九月份、十月份,好多都是社会企业和央企过去秋招,你赶紧去参加,赶紧报名。等你拿到这些每一个企业的录取通知书之后,你就在这个企业上加码,去和其他企业谈,反正你又没毕业。然后在他的基础上,根据工资看一下,了解下工资,然后根据这个企业的工资结构,你再去考公务员。拔层次,越来越高,越来越高,你不要平级去考。
这些事都要去做,还有考研也是。但是你把一个重心放在某一个事儿上,其他的都要去参与。比方说你已经铁了心要考研了,那其他的公务员考试,央国企的面试,你去玩一把,走个流程,所有的路你都得走一遍,否则你都会有遗憾。
因为卢老师就是当年特别傻。那当然我也是公费师范,没办法,就必须包分配。再说了,你一门心思准备保研的人,你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你是有实力的。然后你再去考公务员,或者参加什么校招,说实话基本上你拿个及格没问题。如果你的选择很对,或者说运气好,有可能他就把你招走了。为什么?因为其他人不敢报?
还是那句话,你就想一想,因为考公考编和央国籍这个事,他是要应届生身份。你本科那个应届生身份不用,白不用。用了,说实话你考不上还能涨经验,等你研究生毕业之后再返回去干这个事儿,轻车熟路。
这两个事是可以交替搞的,本科毕业去干这个事或研究生干这个事儿,路路子一样。所以就有人在我评论区问老师,我已经保上研究生了咋办?保上研了,你就去考公,考北京市的、苏州的、深圳的。万一考上了,你保研也不用去了,你能听懂吗?考不上了,你继续上研究生,一点毛病没有。
太可惜了!各位家长,有的孩子,你的应届生身份就白白浪费掉了,真的太可惜了!我也不是培训机构的,你咋就听不进去呢?
把这个视频转发给你的孩子。抓住机会,抓住时间,打时间差,利用好这个信息差。因为你跟孩子也解释不清楚,他知道怎么回事。
我每晚七点直播,顺手点点关注,升学少走弯路。
#教育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