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北方佳人”

发布时间:2025-10-10 08:50  浏览量:1

李延年的歌辞中,最使刘彻亢奋的是“北方佳人”句。推测李夫人及其家族的来历大约与“北方”有特殊关系。

李氏之妹何以称“北方佳人”呢?试想,若李延年不熟悉北方胡人歌曲旋律的话,恐很难当场即席“因胡曲”作曲奏乐。“北方佳人”李夫人家族原可能居于“北方”,出自“胡人”。后迁入中山,冒姓李氏。刘彻诸夫人中所以唯有李夫人未被杀掉,而且死后还颇被刘彻怀念,很可能是与李夫人有北方胡人血统,刘彻爱其异族风韵有关。关于李氏一族是胡是汉,虽然没有如墓葬、尸骨、塑像、写真之类的直接证据,但在“新声变曲”中李氏为胡人的蛛丝马迹也不是无迹可寻。

李夫人原为歌舞伎。史称“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汉朝婚俗不甚计较女性是否处女、再婚、倡优。刘彻之所以特别宠爱李夫人,乃因其惊世绝俗的美貌。这一点,李夫人本人说得最清楚不过。李夫人病笃,刘彻亲侍床笫。李夫人弥留之际向刘彻倾心托付身后之事。《汉书·外戚传》载:

夫人蒙被谢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见我属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夫人曰:“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以燕媠(惰)见帝。”上曰:“夫人弟一见我,将加赐千金,而予兄弟尊官。”夫人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见。”上复言欲必见之,夫人遂转乡嘘欷而不复言。于是上不说而起。夫人姊妹让之曰:“贵人独不可一见上属托兄弟邪?何为恨上如此?”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及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律都尉。

李夫人死,“上怜悯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可惜这幅画像未能流传下来。李夫人死后,刘彻以皇后之礼葬了她。“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念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家弦歌之。上又自为赋”。《李夫人赋》曰:

美连娟以修嫮兮,命樔绝而不长,

饰新宫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

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

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

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

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

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

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乎愈庄。

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

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

何灵魂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

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

超兮西征,屑兮不见,浸淫敞,

寂兮无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嫉妒闟茸,将安程兮,

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洿沫怅兮。

悲愁于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亦云己兮。

嫶妍太息,叹稚子兮,懰栗不言,倚所恃兮。

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

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下新宫,不复故庭兮。

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史称李夫人“中山人”,然刘彻悼赋何以特别问讯、祝祷李夫人香魂“泯不归乎故乡”呢?仔细推敲该赋,李夫人的故乡恐怕未必在中山,甚至可能远在汉帝国疆域之外。否则,何以要用“势路日已远兮”,“精浮游而出畺”形容她的魂归之途呢?举凡“遥思”“心逐”诸语,无不描写李夫人故乡或远在“穷极不还”的“出畺”之域。李夫人“灵魂纷纷兮”而“缥飘”,“魄放逸以飞扬”,“迁(仙)化而不返”。刘彻心目中“北方佳人”的倩影尚在“超兮西征”长途跋涉。与长安地理方位的纬度相比,中山国很难称之为“北方”。刘彻叔父中山靖王刘胜就上书自称“东藩”。中山地处河东,赤狄、白狄、鲜虞、羯胡都到过这里。河东暨中山一带民族杂居,西北胡人移民对这一带种族构成和风俗文化影响很大。《史记·货殖列传》载:

〔河东〕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而〔赵〕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

“羯”为“西胡”中的“北狄”种,“羠”则近乎“东胡”。胡人南下河东久焉,而中山尤甚。齐桓公驱逐白狄,《国语·齐语》载:齐“西征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悬车束马,逾大行与辟耳之溪拘夏,西服流沙、西吴”。白狄由此西迁河西走廊的祁连山麓。“西吴”《管子》又作“虞氏”,即“月氏”。春秋时晋人兼并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战国时白狄余落鲜虞复建中山国。赵武灵王曰:“今吾欲继襄主(赵襄子)之迹,开于胡、翟(狄)之乡……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匈奴兴起引起部族迁徙,楼兰、乌孙“二国皆在瓜州西北。乌孙,战国时居瓜州”,大月氏“本居敦煌、祁连间”。西汉初匈奴“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文帝六年(前174),匈奴冒顿单于遗书于汉文帝,言及汉匈关系。书曰:

……今以小吏之败约故,罚右贤王,使之西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已定……

匈奴略定北方,统一“引弓之民”,其中“呼揭”,即“羯胡”,原居叶尼塞河支流处折水一带,“塞种”所建。“塞种”古波斯文称“萨迦”(Saka),属伊朗—雅利安人种。文帝初年,匈奴人征服西北方羯人,李氏家族辗转南下汉地。李氏家族不事农耕,流亡为倡(歌舞伎),迁居河东中山。中山民风“羯羠不均”、乐为倡优。中山女子“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司马迁所言中山人风俗均与李夫人嫁入后宫史事无不若合符节。细细琢磨李延年歌称李夫人为“北方佳人”之语,可知李氏家族实出自文帝朝南下之羯胡族裔。羯胡相貌,肤白高鼻深目,史乘有载:

〔石赵〕太子詹事孙珍问侍中崔约曰:“吾患目疾,何方疗之?”约素狎珍……曰:“卿目睕睕,正耐溺中。”珍恨之,以白宣(石季龙)。宣诸子中最胡状,目深,闻之大怒,诛约父子。

〔冉〕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李夫人之得宠幸,大概由于其肤白、目深、鼻高的相貌合于刘彻心目中“佳人”的形象。

本文节选自《汉武帝评传》,山西人民出版社2025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