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6口吃皮蛋4人中毒,其中2人危急做血液透析!医生紧急提醒

发布时间:2025-10-10 14:30  浏览量:1

皮蛋不是毒药,但吃错了,就是催命符。

某地一户人家,六口人高高兴兴吃晚饭,饭桌上最抢手的,是那一盘看起来“晶莹剔透”的皮蛋。

谁也没想到,饭后几个小时,四人相继呕吐、头晕,两位老人甚至陷入意识模糊,紧急送医后直接进了血透室。

事情不复杂,根源就是皮蛋。不是所有的皮蛋都“能吃”,更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今天这篇,我想和你讲明白几个常被忽视的“皮蛋误区”。

皮蛋,又叫变蛋。它不是发霉变质的蛋,是用石灰、草木灰、食盐等材料腌制而成的一种传统熟制蛋类。

问题就出在“腌制”两个字上。

传统工艺中,为了让蛋白质变性、蛋黄凝固,常常用到“重金属”,尤其是氧化铅氧化铜

虽然现在很多厂家已经改进工艺,但市面上依旧存在大量用传统方式加工的皮蛋,特别是一些地摊、小作坊产品,安全性根本无从保障。

铅中毒,不是说说而已。

成人中毒,儿童更危险。铅的蓄积性极强,进入体内后几乎不会排出,会慢慢沉积在骨骼、大脑、肝脏里,影响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甚至肾功能。

如果一个人吃了变质的肉,可能立马会拉肚子。

吃一口含铅皮蛋,可能今天没事,甚至一年没事,但慢慢地,身体的“引擎”开始出问题了。

这次中毒的家庭,吃的皮蛋是从邻居送来的“自家腌”的那种,外观没异样,味道也正常。但就是这种“土方法”,最危险。

铅中毒的典型表现包括:乏力、腹痛、胃口差、头晕、贫血,严重时还会出现抽搐、意识障碍。

有些老人可能还会误以为是“最近天热,中暑了”“吃坏肚子了”,一拖再拖,等到肾功能都受损了才来医院,往往为时已晚。

说个现实点的,中国很多家庭的饮食习惯,都有点“自以为是”。

比如:

咸菜自己腌,觉得放心;皮蛋自己做,说是“更香”;油条自己炸,说是“更纯”。

但真相是,这些传统手艺,不是不能做,而是做得不规范,就容易出事。

皮蛋的风险在于:

你根本不知道它含了多少铅。

重金属不是靠眼睛看出来的,即便颜色再漂亮,口感再细腻,也可能是“毒药”。

而且,很多老年人本身体质就弱,再加上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糖尿病等基础病,一旦摄入重金属,代谢能力差,毒素就在体内越积越多。

很多家庭长辈常说:

“我们从小就吃皮蛋,哪有事?”

但别忘了,那时候的身体,是18岁的你,不是现在65岁的你。

肝脏、肾脏、胃肠功能都已经不同了。

就像年轻时爬五楼不喘,现在走100米都累。身体的“解毒能力”也在变。

而且,现在的食物环境也变了。过去物资匮乏,大家吃得少,偶尔吃点皮蛋没事;现在物资丰富,三天两头吃、顿顿都有,风险是“加倍”的。

我不是说皮蛋完全不能吃,而是:

别吃来源不明的、散装的、无标签的皮蛋。

特别是那种“松花特别多”“颜色深得发黑”的,有可能是含铅较高的。

买正规厂家的产品,看清包装、生产日期、配料表。

还有一点,皮蛋不是保健食品,别天天当正餐。

有些中老年人吃皮蛋是因为它“下饭、开胃、不贵”,但这种吃法,对肠胃、肾脏、血液系统都是一种慢慢的负担。

在临床上,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以下三类人:

肾功能不好的人正在发育的儿童,以及孕妇。

他们的代谢能力、解毒能力都处于敏感期,一旦摄入含铅食物,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挑食,吃个皮蛋粥挺香”,但你要知道,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在发育,铅一旦进入大脑,很难排出,可能影响智力、注意力,甚至行为发育。

还有人以为:

“煮一煮、蒸一蒸就没毒了。”

这个说法完全错误。铅等重金属加热不会分解,也不会蒸发。

它不是细菌,不能靠高温杀灭。你越是把皮蛋煮得久,反而让它里面的成分更加释放到汤里,整锅汤都可能成为重金属“浓汤”。

所以,别再做“皮蛋瘦肉粥”给孩子吃了,尤其是用来炖汤,风险比你想的高得多。

说到底,皮蛋不是“洪水猛兽”,但它也绝不是“养生佳品”。

偶尔吃一点,来源正规,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问题不大;

但如果你已经有慢性病、肾功能不全、贫血、孕期、哺乳期、孩子在发育期,那就尽量别碰。

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其实就在我们手里。

别让“口舌之欢”,换来“肾衰之苦”。

一口皮蛋,吃下去的是味道,留下来的可能是重金属。

我们不是要大家“谈皮蛋色变”,而是要知道:

食物不是越传统越安全,越便宜越划算。

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身体的“底子”已经不再结实,吃什么、怎么吃,每一口都要慎重。

别再拿“我吃了一辈子”当盾牌。

别再说“别人吃也没事”来安慰自己。身体的账,总有一天要自己来还。

最后,再提醒一句

皮蛋不是不能吃,但一定要吃得明白。别贪口味,别信偏方,别吃散装土制的三无产品。

健康,从一口饭开始。

参考文献

[1]陈志远,王晓军,等. 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防治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03):217-221.

[2]李海明,赵慧敏. 皮蛋中铅含量与加工工艺的相关性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0):192-196.

[3]全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皮蛋中铅污染风险评估报告[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