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秋,建议中老年:少吃柿子绿豆、多吃3样,健康平安迎冬季
发布时间:2025-10-09 08:30 浏览量:2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昨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节气。寒露是深秋的节令,预示着寒冷气候的降临。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常常是昼暖夜凉,早晨和晚上能明显感受到寒意。
进入深秋后,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加上寒意猛增,人体阳气也开始收敛。所以,此时的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这样的气候环境下,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之发生变化,比如皮肤水分加速流失,变得紧绷起皮;呼吸道因干燥的空气刺激,容易出现咽干咳嗽;肠胃功能在低温影响下变得脆弱,消化吸收能力减弱等等。
特别是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本就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远不如年轻人,稍不注意,就容易被疾病趁虚而入。因此,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成为了中老年人应对深秋挑战、储备能量迎接寒冬的关键。
进入深秋,建议中老年:少吃柿子绿豆、多吃3样,健康平安迎冬季!
从中医角度来讲,柿子是性寒,中老年人本身脾胃就会比较弱,吃太多柿子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尤其空腹吃或吃未成熟的柿子时,寒性刺激更明显。
另外,柿子跟其他水果不太一样,它里面含丰富的鞣酸,易形成“胃柿石”,中老年人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变慢,鞣酸易与胃内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胃柿石”,可能引发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堵塞胃肠道。
进入深秋后少吃绿豆,其实也是跟它属性有关系,绿豆也性寒,深秋气温下降,人体脾胃功能会随气候收敛而减弱,尤其脾胃本就偏虚寒的中老年人,过量吃绿豆易刺激肠胃,引发腹胀、腹泻,或加重原有消化不良症状。所以,进入深秋后,天气冷,这两样都要少吃。
多吃3样——南瓜从中医角度来讲,南瓜性温味甘,不会像柿子、绿豆那样刺激脾胃,而且质地软糯,富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减少深秋寒凉对肠胃的刺激,还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中老年人常见的便秘问题。
食谱推荐:豆豉老南瓜
具体做法:
1、南瓜削皮,切片,不要切的太薄
2、锅中少油,油热,放入南瓜片翻炒一分钟,然后放入蒜末和葱白部分,翻炒,再放入切细的豆豉翻炒入味。
3、加入适量水,放入一点盐、味精,盖上盖子煮3分钟,放入葱段和香油出锅。
多吃3样——山药深秋以“燥邪”当令,中老年人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燥、呼吸道不适情况,而山药能滋阴养液,帮助缓解干燥症状;同时吃起来口感绵密,能补充身体水分,避免津液耗损。
食谱推荐:山药炒木耳
具体做法:
1、山药去皮切薄片,木耳泡发去根洗净;碗中放少许盐、白糖、淀粉,加半碗水搅匀成料汁。
2、水开后加少许盐和白醋,放入山药、木耳焯1分钟,捞出沥干。
3、热油爆香葱段、蒜末,倒入食材,淋料汁大火翻炒10秒即可。
多吃3样——鸭子从营养学角度来讲,鸭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而且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易消化吸收,能帮助中老年人修复身体组织、增强免疫力,为过冬储备体力,同时避免过多饱和脂肪增加心血管负担。
食谱推荐:萝卜老鸭汤
具体做法:
1、锅中加水、姜片和料酒,把鸭子焯水清洗备用。
2、炖锅中倒入半只,加适量清水,炖一个半小时左右,最后半小时加入白萝卜,快结束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