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政策放宽了!这几类人不用查全家收入,自己就能申请
发布时间:2025-10-11 19:16 浏览量:1
2025年,低保政策迎来了一个重大利好——"单人保"新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这一政策的落地,解决了过去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家庭因为全家人均收入略高于低保线。
导致家中真正需要帮助的重病、重残成员无法享受低保待遇。现在,符合特定条件的人群可以不看全家收入,单独申请低保了。
什么是"单人保"?
简单来说,"单人保"就是指在一个家庭中,即使整个家庭的人均收入超过了当地低保标准。
但如果其中某个成员符合特定的困难条件,这个成员也可以被单独纳入低保范围,享受相应的低保待遇。
这项政策的核心是"精准救助",确保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
哪些人可以享受"单人保"?
根据最新政策,以下几类人群是"单人保"的主要受益对象:
- 重度残疾人:通常指持有一级、二级残疾人证的残疾人。这类人群因身体原因,劳动能力严重受限,生活自理困难,需要长期照护。
- 重病患者:指患有当地政府规定的重大疾病病种的人员。例如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精神病等。这类疾病治疗费用高,对家庭经济造成巨大压力。
- 老年人:部分地区将70岁或75岁以上的老年人纳入"单人保"范围。特别是那些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或者虽有子女但子女无力赡养的老人。
- 未成年人:主要指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特别是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或者因父母重病、残疾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儿童。
- 在校学生:部分地区将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在校学生也纳入考虑。即使家庭条件不算特别差,但学生本人没有收入来源,学费和生活费压力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认定标准和年龄、残疾等级划分,各地会略有差异。申请前最好向当地民政部门咨询确认。
申请"单人保"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申请"单人保"的流程和普通低保申请类似,但材料上会更侧重于证明申请人个人的困难情况:
1. 身份证明: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2. 困难证明:这是最关键的材料。残疾人需要提供残疾人证,重病患者需要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用票据等。
3. 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证明:虽然是"单人保",但部分地区仍会要求提供家庭整体的收入和财产情况。这是为了综合评估家庭的实际支撑能力。
4. 其他材料:如在校学生需提供学籍证明,老年人需提供年龄证明等。
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1. 提交申请:由申请人本人或其监护人、亲属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社区(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2. 审核:乡镇或街道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可能进行入户调查,核实申请人的实际情况。
3. 公示:审核通过后,会在申请人所在社区或村里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 审批:公示无异议后,由县级民政部门进行最终审批。审批通过后,即可纳入低保范围,按月发放低保金。
"单人保"新政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大进步,它让低保政策更加人性化和精准化。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符合上述条件,建议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咨询和申请,不要错过这项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