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刚到,儿子就替我下载好买菜软件,还把默认地址填到他家(完)

发布时间:2025-10-15 16:40  浏览量:2

本篇故事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妈,您到底想干嘛?不就是花你点钱吗?”

“我们是你儿子儿媳!你的钱以后不都是我们的?等你走了,这些钱还不是归我们?”

陈慧珍攥着那叠厚厚的消费清单,每一张都是她被算计的证明。

从四月到十一月,整整十六万多,全被儿子以“孝顺”的名义花在了他自己家里。

最荒唐的是,直到现在,他们还觉得理所应当。

“现在要我们打欠条?妈,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儿媳刘美莉情绪激动地大喊,伸手就要撕掉那些确凿的证据。

但这一次,陈慧珍不会再任他们胡来。

她早已准备妥当,卧室里藏着证人,律师也随时待命。

今天,就是清算的日子。

凌晨五点半,刺耳的手机铃声划破清晨的寂静。

陈慧珍从浅睡中惊醒,六十多岁的人本就睡不安稳。

她摸索着戴上老花镜,点亮手机屏幕。

一条推送消息在通知栏不停闪烁。

“优鲜购APP:您购买的澳洲牛排已发货,今日送达,请留意签收。”

陈慧珍整个人僵住了。

澳洲牛排?她什么时候买过?

她困惑地点开消息,页面跳转到订单详情。

商品信息跳入眼帘:澳洲精选肉牛排,2.5公斤装。

订单总价758元。

支付方式:工商银行快捷支付。

收货地址:金桂苑8栋3单元1202室。

那是她儿子张志华家。

陈慧珍的手紧紧抓住手机。

昨天的情景瞬间涌上心头。

退休金刚到账,儿子就笑着上门了。

手里拿着个新手机壳,说要给她那部旧手机“全面升级”。

“妈,您天天去菜场多累啊,人多还容易出事。”

张志华一边换壳一边不停劝说。

“我给您装个买菜APP,动动手指就能下单,半小时送到家,多方便!”

陈慧珍当时立刻摇头,她习惯去市场挑新鲜的。

“没事,我教您用,特别简单。”

张志华不由分说拿过她的手机,手指飞快操作。

下载、注册、登录,一气呵成。

“妈,银行卡给我一下,绑上支付更省事,不用老找零钱。”

陈慧珍迟疑了一秒,但看着儿子热情的样子,还是把卡递了过去。

张志华熟练地完成绑定,还当场演示了一遍流程。

“您看,收货地址我已经设好了,以后默认送到这儿就行。”

陈慧珍依稀记得演示时好像弹出过“购买成功”的提示。

当时她没在意,现在回想,那个默认地址根本不是她家。

陈慧珍还在发愣,手机又震了一下。

这次是银行的扣款提醒。

“工商银行通知:您尾号5827的储蓄卡于11月8日06:18完成快捷支付,金额758.00元。”

七百五十八块!

她的退休金每月只有五千二,老伴常年吃药,光药费每月就得一千五。

这笔钱够他们俩吃半个月的了。

陈慧珍握着手机,手指渐渐发凉。

她清楚记得,昨天装完那个买菜软件后就没再打开过。

深吸一口气,她在通讯录里找到儿子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传来张志华带着困意的声音。

“妈,这么早,有事吗?”

“志华,我手机上那个买菜app自己下了单,买了牛排,扣了七百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慧珍尽量让语气平稳。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传来张志华轻松的笑声。

“哦,那个啊!我想起来了,是我昨晚抢的特价商品。”

陈慧珍愣了一下。

“你用我的手机下单的?”

“对啊。”

张志华说得理所当然,“我觉得您和爸平时舍不得吃好的,就订了份进口牛排给你们补补,这肉可高级了。”

他语气真挚,满是孝心。

陈慧珍心里的怀疑被这番话冲淡了一些。

“可这也太贵了,七百多就为一块肉,花得不值。”

“妈,钱的事您别管。”

张志华的声音透着不容反驳的“体贴”。

“这是我孝敬您和爸的,您辛苦一辈子,退休了就该过得好点。”

“东西直接寄您那儿,记得收一下就行,我还没睡醒,先挂了。”

不等陈慧珍回应,电话就被迅速挂断了。

听着听筒里的忙音,她愣了好一会儿。

孝敬……享受……

是自己多心了吗?

儿子长大了,开始关心父母了,自己却因为钱的事斤斤计较。

陈慧珍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还有一丝自责。

也许自己确实太节俭,不懂得生活该有点品质。

儿子说得对,辛苦半辈子,是该对自己好一点。

她放下手机,心里的结基本解开了,起身准备做早饭。

厨房里,豆浆机嗡嗡作响。

她一边等,一边又拿起手机。

平时没什么消遣,就爱看看新闻,刷刷朋友圈。

打开微信,第一条就是儿媳刘美莉二十五分钟前发的动态。

陈慧珍的目光一下子停住了。

那是一组精心排版的九宫格照片。

第一张,一块鲜红带纹路的生牛肉,静静躺在印着外文的高档包装盒里。

第二张,牛肉被切成厚片,放进电压力锅。

第三到第八张,是搭配彩椒、蘑菇、洋葱的烹饪过程。

第九张,是一盘炖好的牛排,汤汁浓郁,肉质软烂,冒着热气。

每张照片都拍得格外诱人。

照片下面的文字,像一把刀,直直扎进陈慧珍心里。

“老公半夜帮我抢的澳洲牛排,惦记好久了,今天终于吃上了!周末大餐走起!”

后面还跟着一串爱心和飞吻的表情。

动态左下角的位置显示:金桂苑。

陈慧珍的手指停在屏幕上,一动不动。

金桂苑,正是儿子儿媳住的地方。

澳洲牛排,和她订单里的完全一样。

半夜抢的,也和儿子电话里说的时间吻合。

陈慧珍脑子“嗡”地一声,像被重击了一下。

她反复盯着那几句话:“惦记好久了”、“终于吃上了”。

所以,这块七百多的牛排,根本不是给她和老伴“加餐”的。

是给儿媳刘美莉解嘴馋的!

用的是她的手机,花的是她的退休金,送到的却是他们自己家。

张志华电话里那些“孝顺”“关心”的话,现在听来每一句都像在打她的脸。

什么“让爸妈好好补补”,什么“给你们改善生活”,全是假的!

他连个像样的借口都懒得编,就这么直接拿她的钱,贴补小家庭。

还把她当傻子,以为她什么都不会发现。

昨天那条“排骨抢购成功”的通知,突然在她脑海里变得格外清晰。

原来那不是巧合,而是他们计划的开始。

这个买菜软件从下载那一刻起,就不是为了方便她,而是为了方便他们刷她的钱。

强烈的羞辱感和被背叛的滋味,像潮水一样把她淹没。

她盯着手机里儿媳的朋友圈,下面已经有不少共同好友点赞评论。

“志华真贴心!”

“看着就好香!”

“美莉太幸福了吧!”

陈慧珍死死看着那张炖牛排的照片。

厨房里豆浆机的提示音尖锐地响着,提示已经做好。

可她一点都没听见。

她的世界里只剩下那条虚假的动态,和胸口压着的闷痛。

客厅墙上挂着的全家福,儿子儿媳笑得灿烂,亲昵地靠在她和老伴身边。

陈慧珍第一次觉得那张照片这么刺眼。

豆浆机响了很久,她才慢慢回过神。

手机屏幕还亮着,是刘美莉的朋友圈,新添了几个点赞。

陈慧珍关掉手机,拔了豆浆机的插头,倒了两杯豆浆。

一杯放在老伴赵国强面前。

赵国强看着报纸,头都没抬:“今天豆浆怎么有点凉?”

陈慧珍没说话,端起自己的喝了一口,嘴里什么味道都没有。

胸口那股气堵着,不上不下。

去当面揭穿他们?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压了下去。

不行,她当了一辈子老师,最看重脸面。

为了几百块钱跟儿子儿媳闹翻,传出去像什么样子。

再说了,万一真是她误会了呢?

这个念头很轻微,但陈慧珍还是抓住了它。

也许儿子只是想给儿媳一个惊喜,之后会把东西送回来的。

对,肯定就是这样。

陈慧珍决定再等等看。

第二天上午,她正在阳台打理花草,手机“叮”地响了一声。

又是一条推送。

“您的订单【智利进口车厘子礼盒3斤装】已支付成功,预计明日送达。”

陈慧珍心跳猛地一滞。

她点开APP,订单详情里的收货地址清清楚楚写着:金桂苑。

紧接着,银行扣款短信也来了。

“您尾号5827的账户于11月20日支出399.00元。”

她握着手机,手指在张志华的号码上悬了很久,最终没按下去。

不能直接质问,太计较显得格局小,母子关系容易僵。

她决定等,等张志华自己主动解释。

可张志华一直没打电话。

第三天,手机又“叮”了一声。

“您的订单【混合坚果大礼包】已下单成功。”

银行短信:“支出288.00元。”

第四天:

“您的订单【有机蔬菜周配送箱】已下单成功。”

银行短信:“支出480.00元。”

第五天又来一条:

“您的订单【日式烤鳗鱼组合套餐】已下单成功。”

银行短信:“支出620.00元。”

一条接一条的提示,一笔接一笔的扣款。

她的退休金账户和工资卡是关联的,每月五千二的退休金是她和老伴全部的生活来源。

短短几天,账户余额飞速减少。

这些钱是他们的养老本,是看病的钱,是应急的保命钱。

她终于撑不住了,拨通了张志华的电话。

电话响了好久才接,背景音很乱。

“妈,怎么了?我在开会。”

张志华语气明显不耐。

“志华,你是不是又用我手机买东西了?车厘子、坚果那些……”

陈慧珍声音有点发抖。

“哦,那些啊!对,我买的。”

张志华答得干脆,语气轻松。

“妈,都是给您和爸买的补品,网上活动价很划算。您二老辛苦一辈子,也该吃点好的。”

又是这种话!

陈慧珍气得脑门发胀。

“孝顺?那收货地址怎么全是你们家?”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随即传来张志华笑着的声音。

“哎呀妈,我忘了改地址了!东西先放我家,这周末就给您和爸送过去!”

“行了妈,领导叫我了,先挂了。”

电话被迅速挂断。

听着忙音,陈慧珍举着手机站了很久。

那个周末,张志华和刘美莉根本没回来。

别说补品,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陈慧珍的心一点点沉到底。

周一早上,她拿着手机出门,敲响了对门老王家的门。

老王是社区退休干部,热心肠,对手机软件比年轻人还熟。

“慧珍?快进来,吃早饭没?”

老王热情地把她迎进屋。

“老王,想麻烦你帮个忙。”

陈慧珍攥着手机,有点说不出口。

“跟我还客气啥,说吧。”

她把手机递过去:“你帮我看看这个买菜APP,它老是自动下单,这个月工资都快被扣完了。”

她还是给自己留了最后一点体面,把问题推给了“系统出错”。

老王接过手机,戴上老花镜,在屏幕上点了几下。

他没先点购物软件,而是直接打开了银行App。

“慧珍,把支付密码说一下。”

陈慧珍迟疑了几秒,还是报了出来。

老王登录进去,翻看账单明细,一条条往下拉。

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越来越沉。

“澳洲牛排,758。”

“智利车厘子,399。”

“混合坚果,288。”

“有机蔬菜,480。”

“烤鳗鱼,620。”

老王每念一笔,陈慧珍的脸就白一分。

最后,他打开那个购物应用,点进“我的订单”。

所有记录和银行流水完全对得上。

每一笔的收货地址,都写着同一个地方:金桂苑。

老王把手机转过来,屏幕对着陈慧珍,指着那一长串订单。

“慧珍,你看清楚,这不是系统自动下单,是有人在操作。再看这地址,是你家吗?”

陈慧珍盯着屏幕,嘴唇微微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

老王放下手机,掏出自己的,打开计算器。

“我给你算算,从上周四那块牛排开始,到昨天,九天时间,总共花了……三千五百四十五。”

“三千五百四十五!”

这个数字一出口,陈慧珍脑子嗡的一声。

老王看着她失神的样子,摘下眼镜,语气直白:

“慧珍,咱们几十年邻居了,我跟你讲句实话。”

“这不叫孝顺,这是把你当提款机使!”

“东西送到他们家,夫妻俩吃,花的却是你的退休金。现在网上管这种行为叫‘隔空啃老’。”

“人不用上门,在手机上就把你的钱搬空了!”

“提款机”、“隔空啃老”这些词像钉子一样扎进她心里。

陈慧珍一辈子清高自持,最重脸面,哪受过这种欺骗和利用。

可做这种事的,偏偏是她亲儿子。

走出老王家时,陈慧珍整个人都是飘的。

她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错了。

从小教儿子做人要正派、靠自己,怎么长大反而学会了算计父母?

是压力太大了吗?

房贷、车贷、孩子上学……

可再难,也不能把手伸向老人的养老钱。

回到家,她坐在安静的客厅里。

墙上挂着全家福,张志华和刘美莉站在她和老伴两边,笑得亲密幸福。

陈慧珍望着照片里儿子的脸,突然觉得陌生。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再继续,她和老伴攒了一辈子的钱都会被“孝顺”掏空。

电话里说不清,他总有借口推脱。

她必须当面问个明白。

她起身从衣柜里拿出外套穿上,顺手拎起门口的布袋子。

赵国强从房间走出来:“都中午了,去超市?”

陈慧珍点头,语气平淡:“我去志华家一趟。”

“我得亲自看看,他们到底买了什么好东西来‘孝敬’我们。”

金桂苑是市里的高端小区,绿化好,楼间距大,进出都有门禁管理。

陈慧珍来过太多次,每次都是大包小包的食材日用品,门卫早就熟悉她。

今天,她手里只提了个空布袋。

保安小李见了她,笑着打招呼:“张阿姨,来看小浩?”

陈慧珍点点头,没多言语,直接走进去。

儿子家住8栋12楼,1202,数字听着挺顺。

电梯里光亮的金属壁映出陈慧珍的脸,神情平静,看不出情绪。

电梯门开,她站在那扇熟悉的深棕色防盗门前。

她有钥匙,但没掏。

陈慧珍抬手按响门铃。

铃声响了好久才有人开门。

孙子浩浩开了门,嘴里咬着半个大草莓,个头大,汁水都流到下巴上了。

“奶奶!”

浩浩含糊地叫了一声。

陈慧珍的目光越过孩子头顶,扫向客厅。

正对门的茶几上堆得满满当当。

澳洲牛排的包装盒,装着智利车厘子的透明盒,那个标价288的坚果礼盒还没拆完。

还有几包印着外文的进口儿童零食。

儿媳刘美莉窝在沙发上,一边刷手机,一边用牙签戳车厘子吃。

看到陈慧珍,她只是淡淡地抬了下眼。

“妈,来了。”

语气冷淡,还带着被打扰的烦躁。

张志华从厨房走出来,系着围裙,手里端着大盘子,里面是只通体鲜红、造型张扬的大龙虾。

“妈?你怎么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张志华的声音里满是掩饰不住的紧张。

陈慧珍没回应儿子的问题。

她换上拖鞋,一步步走到客厅中央。

视线从茶几上的零食,慢慢移到孙子手里的草莓,再落到厨房门口张志华端着的龙虾上。

烤鳗鱼六百二,这波士顿龙虾估计也得上千。

陈慧珍拿起那个坚果礼盒,掂了掂重量。

“这个,288。”

她说话的语气像在念商品标签。

她又指了指那盒车厘子:“那个,399。”

张志华把龙虾放在厨房台面上,解下围裙走出来。

“妈,你这是干嘛?这些东西我们本来打算下午给您和爸送过去的。”

他勉强挤出个笑容,比不笑还难看。

“送过去?”

陈慧珍转头看着儿子。

“我手机上所有订单,收货地址都是金桂苑8栋1202,收货人张志华。”

张志华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

客厅里安静得可怕。

浩浩察觉到气氛不对,赶紧把剩下半颗草莓塞进嘴里,不敢吭声。

刘美莉一把将手机甩在沙发上,发出“啪”的一声。

她猛地站起身。

“妈,您绕来绕去有意思吗?不就是花您点钱嘛?”

“我给您算笔账,您和爸退休金加起来快一万了,平时能花多少?买菜多少钱?水电费多少钱?”

“我们呢?志华压力多大您清楚吗?房贷两万一,车贷四千五,浩浩早教六千,哪样不是硬支出?”

刘美莉语速越来越快,一句接一句,根本不给人插话的余地。

“您那点钱存银行能有多少利息?我们这是帮您花,把钱投在您唯一的孙子身上!”

“您看看浩浩吃的都是什么?哪样不是贵的?不都进了您亲孙子的肚子?”

“这叫为家庭做贡献!您到底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一连串的话像炮弹一样砸向陈慧珍。

陈慧珍没看刘美莉,她的目光一直落在张志华身上。

她在等,等她的儿子说一句话,哪怕只是一个音节。

等那个她从小教他做人要正直、要担当的儿子,给她一个回应。

张志华站在原地,头低着,眼睛盯着脚下的地板。

他始终没有抬头。

沉默,漫长的沉默。

他的沉默就是答案。

陈慧珍懂了,再多的话也无意义。

刘美莉见陈慧珍不说话,知道自己赢了,直接摊牌。

“妈,话说到这儿,我也明说了。”

“您要是真不高兴,行,以后您卡里的钱我们一分不碰。”

“但丑话先说前头,以后您和爸要是有个头疼脑热,也别指望我们多操心,我们压力也大,没那么多钱和精力。”

“还有浩浩,您要是这么计较,那以后也别随便来见孙子了。”

赤裸裸的威胁。

拿养老、拿亲情、拿孙子当筹码,威胁自己的亲妈。

陈慧珍看着眼前这三个人:算计精明的儿媳,沉默默认的儿子,还有被推出来挡事、懵懂无知的孙子。

墙上那张巨大的全家福里,张志华和刘美莉笑得格外灿烂。

陈慧珍突然觉得,自己根本不认识他们。

她一句话也没说,一个字都没再讲。

她转身,背脊挺得笔直,像过去四十年站在讲台上那样。

她走到玄关,换上自己的鞋,拉开门走了出去。

身后的门轻轻合上,发出“咔”的一声。

那声响,像把一个家彻底劈成了两半。

走廊里空荡荡的。

她走进电梯,看着数字从12缓慢跳到1。

走出单元门,正午的阳光照在身上,却一点暖意都没有。

她手里提着的空布袋在风里轻轻晃动。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金桂苑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到自己家的。

直到赵国强问中午吃什么,她才发现手里的布袋还是空的。

“志华他们今天吃了啥?”

赵国强随口问了一句。

陈慧珍望着老伴,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声音。

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一滴滴砸在空荡荡的餐桌上。

赵国强慌了神,他和陈慧珍过了四十年,从没见过她这样。

眼泪不断往下掉,砸在桌面无声无息,人却像被抽空了,呆呆盯着前方某个点。

“慧珍?怎么了?志华他们惹你生气了?”

赵国强伸手扶住她的肩膀。

陈慧珍身子晃了晃,像是站不稳。

“他们……没惹我。”

她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得像砂纸在磨。

“那你买的菜呢?袋子怎么是空的?”

陈慧珍低头看着手里晃着的布袋。

空的,什么都没有。

她没说话,起身默默走进卧室。

赵国强跟在后面,看着她躺上床,把被子拉过头顶盖住自己。

那天下午,陈慧珍开始发高烧。

整个人烧得迷迷糊糊,嘴里反反复复念着什么。

赵国强凑近听:

“……我的钱……”

“……浩浩……”

“……你倒是说句话啊,志华……”

赵国强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大半,掏出手机打给张志华。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喂,爸。”

“你妈病了,高烧不退。”赵国强语气沉重。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

“啊?怎么回事?严不严重?去看医生了吗?”

一连串问话,听着挺关心。

“我问你,你们中午是不是跟你妈说了什么?”

张志华那边沉默了。

几秒后,刘美莉的声音响起,抢过电话。

“爸,您这话就不对了,我们能跟妈说什么?妈年纪大了,容易多想。您带她去社区医院开点药就行。我们这边实在走不开,浩浩晚上还有课。”

话说得严丝合缝。

“让志华接电话。”

“他在开车,不方便。爸,先挂了,我们到培训班了。”

电话直接被挂断。

赵国强握着手机,手都在发抖。

卧室里,被子里的陈慧珍把每一句都听进了耳朵。

高烧持续了整整两天。

陈慧珍瘦了一大圈,眼窝深深陷了下去。

这两天,张志华没打过一个电话,微信也没发过一条。

只有刘美莉在家庭群里发了几张浩浩在培训班玩的照片。

“浩浩今天特别棒,老师都夸他!”

配了九张图,浩浩笑得灿烂。

赵国强气得想冲进群里骂人,被陈慧珍拦了下来。

第三天早上,陈慧珍退烧了,自己从床上坐了起来。

赵国强端着白粥进来,看见她坐在床边,吓了一跳。

“你怎么起来了?再歇会儿。”

“不歇了。”

陈慧珍接过粥碗,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

赵国强看着她,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从前的陈慧珍眼神总是温温柔柔的,现在的她目光冷得像冻住的湖面,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毛。

喝完粥,陈慧珍把碗递给赵国强。

“我出去一趟。”

“去哪?你身子才刚好。”

“找老王。”

陈慧珍没多解释,换好衣服拿起手机就走了。

站在邻居老王家门口,她抬手敲了门。

“谁啊?”

“我,慧珍。”

门开了,老王看见她愣了一下。

“慧珍?你气色怎么这么差?快进来坐。”

进屋后,老王给她倒了杯热水。

“怎么了这是?跟老哥说说。”

陈慧珍不抱怨,也不哭。

她把手机放在桌上,推到老王面前。

“老王,教我一下,手机上绑的银行卡怎么解绑。”

老王一怔,盯着陈慧珍的脸,上面没有半点迟疑。

“你……真想好了?”

“想好了。”

“行!”

老王一拍大腿,“我早说了,钱得自己管着才安心。来,我教你。”

他拿起陈慧珍的手机,点开那个绿色的支付软件。

“看,点右下角‘我的’,再进‘钱包’,然后选‘银行卡’……”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一步步演示。

陈慧珍目不转睛地盯着。

“这儿,有个‘解除绑定’,点它。”

陈慧珍伸出手指,用力按了下去。

弹窗跳出:“确认解绑?”

她点了“确认”。

绑卡要验证一堆信息,解绑却只要一瞬间。

“好了。”老王说。

陈慧珍看着银行卡列表,现在只剩一片空白。

“支付密码他们也知道。”

“这好办,重新设一个就行。”

老王又指导她操作,把支付密码改了。

陈慧珍在心里把新密码默念了三遍。

“还有这个橙色的购物App。”

她点开软件,“怎么看买过的东西?”

“点‘我的’,再进‘全部订单’。”

订单一页页刷出来。

婴儿纸尿裤、进口奶粉、乐高玩具、儿童零食……

收货地址全是金桂苑8栋1202室,收货人写着张志华。

陈慧珍面无表情地一页页翻着。

“慧珍,你……”

“我没事。”

她打断老王,“老王,我都学会了,谢谢你。”

陈慧珍起身准备离开。

老王拉住她的胳膊。

“慧珍,有事别一个人扛,跟老哥说。”

她回头,朝他点了点头。

那表情不像是在求助,倒像是在宣告一个已经决定的事。

回到家,赵国强在客厅来回走着。

见她回来,立刻迎上来。

“怎么样?”

陈慧珍没回答,直接走到沙发坐下,戴上老花镜。

她打开手机通讯录,翻了好一会儿,找到一个名字:林峰。

是她姐姐的儿子,自己的外甥。

她拨通电话。

“喂?二姨,怎么了?您怎么这时候打电话?”

电话那头声音年轻,带着点笑意。

“小峰,二姨问你个法律问题。”

她的声音很稳,逻辑清晰。

“我有个朋友,她把银行卡绑在儿子手机上,密码也告诉了他。”

“嗯,您说。”

林峰那边安静下来,认真听着。

“后来她发现,儿子没经过她同意,用她卡里的钱在网上买了很多东西,全是给自己家用的,收货地址也是他家。”

陈慧珍说得清楚明白,没有多余情绪。

“她想知道,这种情况,法律上算什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林峰再次开口,语气变得认真。

“二姨,您说的这位'朋友',总共损失了多少?”

“前前后后加起来十六万多。”

“十六万……”林峰声音低了几分,“二姨,从法律上来说,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家庭矛盾了。”

“首先,这笔钱是您朋友的个人资产。儿子没经过母亲同意,私自拿去花掉,属于'不当得利',她完全可以要求全部追回。”

陈慧珍安静听着。

“而且,如果能证明他是瞒着母亲,甚至违背意愿偷偷消费,金额又这么大,有可能构成'盗窃'。”

盗窃两个字从电话那头传来,很轻,却让陈慧珍脑袋一震。

“二姨,这事可大可小,关键看您朋友的态度,还有就是有没有证据。”

“证据?”

“对,消费记录。手机上的订单、银行卡的流水,都是铁证。只要有这些,法律上的事实就很清楚。”

“我懂了,谢谢小峰。”

陈慧珍的声音一点起伏都没有。

“二姨,要是您朋友需要帮助,随时打给我。”

林峰还是不放心地补了一句。

“好。”

陈慧珍挂了电话。

赵国强一直站在旁边,听着全程,连呼吸都放轻了。

他看着自己的妻子,这个当了一辈子老师、总说要讲理的人。

此刻陈慧珍脸上没有难过,也没有发火,只有一种冷得像冰的沉静。

她拿起手机,重新打开那个购物软件。

点进订单页面,从第一笔开始,一笔一笔地截图。

这个动作她重复了上百次,一张接一张。

手机电量从80%降到30%。

赵国强就站在旁边看着,不敢开口,心里堵得难受。

直到最后一张截完,陈慧珍才放下手机,轻轻呼出一口气。

整个过程,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她又打开银行APP,进入安全设置,开始改登录密码。

输入旧密码,再输入两遍新密码,确认。

接着改支付密码,同样流程,设了一组全新的。

最后退出所有应用,把手机放在茶几上。

她从电视柜抽屉里拿出一本硬壳笔记本,是以前备课用的教案本。

翻开本子,她拿起笔,一笔一划写下刚设的两组新密码。

字迹工整,和她写了几十年的板书一样清晰。

赵国强看她做完这些,才敢轻声问:“慧珍,你……”

陈慧珍合上本子,放回抽屉,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天气。

“国强,去做饭吧,我饿了。”

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第二天陈慧珍照常早起,去公园打了太极,回来顺路买了新鲜的青菜和豆腐。

赵国强已经煮好了粥。

老两口默默吃早饭,谁都没提昨晚的事。

上午十点多,陈慧珍在厨房挑菜,手机响了。

她擦了擦手走过去。

来电显示:儿子。

她看了眼屏幕,接通,顺手点了免提。

电话一通,张志华急躁的声音立刻冲出来,连声“妈”都没喊。

“怎么回事?APP付不了款了!我给浩浩买的奶粉,卡住没法结账!”

陈慧珍拿起一根青菜,慢慢摘掉发黄的叶子,对着手机淡淡回了一句:

“那张卡没钱了。”

“没钱了?”

张志华声音陡然拔高,“怎么可能!你退休金不是8号刚到账吗?今天才18号!”

他的语气不是在问,更像在质问。

陈慧珍把摘好的青菜放进水盆。

“以后你们自己买吧。”

电话那头死一般沉默了两秒。

这两秒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

“妈,您这什么意思?”

张志华的声音冷了下来。

“就是字面意思。”

“您什么意思!”

张志华的声音再次爆发,“浩浩不是您孙子吗?您不心疼了?奶粉和尿不湿都是必需品,家里快断货了您知道吗!”

陈慧珍没说话,只是安静听着。

电话那头传来张志华和刘美莉的对话声,他显然把手机拿开了。

“你妈什么意思?说卡里没钱了,让我们自己买!”

“没钱?怎么可能!她就是故意的!”

刘美莉尖锐的声音传过来。

很快手机被放回耳边,这次换成了刘美莉。

“妈,是我,美莉。”

刘美莉的声音带着会计师特有的冷冰冰质问腔调。

“妈,您是不是对我们有意见?有意见您直说,您这样一声不吭把支付停了算怎么回事?”

“您知道我们每月房贷车贷压力多大吗?给孩子买点东西,您也要跟我们算这么清楚?”

陈慧珍依旧没有说话。

她的沉默彻底点燃了电话那头的怒火。

张志华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充满被冒犯的愤怒。

“妈!我跟您说话呢!您不就是觉得我花您钱了吗?我花您多少钱?几万块钱,您至于吗!我是您亲儿子!浩浩是您亲孙子!”

“您现在翅膀硬了,不把我们当一家人了是吧!”

“自私!我从没见过您这么自私的妈!”

“我们养孩子这么难,您就不能帮衬一把?您的钱不给儿子孙子花,想给谁花?留着带进棺材吗!”

一句比一句难听,一句比一句诛心。

赵国强在旁边听得脸色发白,浑身颤抖,指着手机想骂回去,被陈慧珍一个眼神制止了。

陈慧珍看着手机屏幕上“通话中”三个字。

她没争辩,也没愤怒。

她只是伸出手指,在屏幕侧边轻轻点了一下。

一个录音小图标跳出来。

陈慧珍按下那个圆形红色按钮。

屏幕上,通话时间旁边多了个小红点和不断跳动的计时数字。

00:01...00:02...

陈慧珍把手机放回茶几,继续开着免提。

电话那头的辱骂还在继续。

“您是不是听哪个邻居嚼舌根了?觉得我们啃老了?我们啃您什么了?您那点退休金够我们家一个月开销吗?”

“让您给孙子买点东西,那是看得起您!”

“我告诉您,陈慧珍!您今天把我们惹火了!浩浩以后您也别想见!我们就当没您这个妈!”

“不就几万块钱吗?您闹成这样?您一个退休老师,满嘴仁义道德,我看您的心比谁都黑!”

刘美莉尖酸刻薄的声音和张志华暴跳如雷的吼叫混杂在一起,从手机扬声器倾泻而出,回荡在安静的客厅里。

赵国强气得嘴唇哆嗦,眼圈通红。

陈慧珍却只是静静听着。

她看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录音计时,数字从1分钟跳到2分钟,3分钟...

仿佛电话里那些不堪入耳的词句骂的根本不是自己,她只是个冷静的记录者。

直到电话那头骂累了,只剩下粗重喘息声。

张志华最后吼了一句:“您自己好好想想吧!”

电话被“啪”地一声挂断。

客厅里瞬间恢复安静。

赵国强冲到陈慧珍面前,急得话都说不囫囵:“慧珍,他们...这帮出生...”

陈慧珍没理会他,拿起手机按下停止录音按钮。

屏幕上弹出提示:通话录音已保存。

文件名:通话录音_张志华_20231128_103625.m4a

陈慧珍点开文件列表,找到刚生成的录音文件。

她把音量调到最大,按下播放键。

“怎么回事?APP付不了款了!”

“怎么可能没钱!您的退休金不是8号刚发的吗?”

“您的钱不给儿子孙子花,想给谁花?留着带进棺材吗!”

张志华和刘美莉刚才说的每个字,都清晰无比地从手机里再次播放出来,一遍又一遍回荡在客厅。

赵国强听着录音,脸色由红转青,最后变成死灰。

陈慧珍听完一遍,面无表情地按下暂停。

她抬头看着老伴,一字一句开口:

“国强,你现在还觉得这是家事吗?”

赵国强看着陈慧珍,嘴唇动了动,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客厅里,那段录音带来的死寂被突兀的门铃声打断。

叮咚—叮咚—

赵国强一激灵,看向门口:“他们...来了?”

陈慧珍没回答,站起身平静地走过去打开房门。

门外站着的,正是张志华和刘美莉。

夫妻俩脸上没了电话里的嚣张,取而代之的是精心准备过的、混杂着委屈和悲愤的表情。

刘美莉的眼圈红红的,显然提前做足了准备。

当亲情遇上贪婪(续写)

张志华抢在刘美莉前面开口,声音里带着精心伪装的关切:

“妈,您身体好点了吗?我们听爸说您发烧了,特意买了燕窝过来看您。”

他手里果然提着个精美的礼品袋,上面印着“养生堂”的金字招牌。

陈慧珍看着儿子脸上那副孝子贤孙的表情,想起刚才电话里那些不堪入耳的话,心里涌起一阵恶心。

变脸变得这么快,演技倒是不错。

“进来吧。”

陈慧珍侧身让开门,语气平淡如水。

张志华和刘美莉对视一眼,心里都松了口气。看母亲这态度,应该是气消了。

两人走进客厅,张志华殷勤地把礼品袋放到茶几上。

“妈,这燕窝是即食的,您和爸身体不好,正好补补。”

刘美莉也立刻配合上:“对对,妈,我们刚才电话里说话急了,您别往心里去。主要是浩浩的奶粉真的快没了,我们这才着急。”

她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掏出手机:“您看,这孩子昨天晚上还问奶奶什么时候来看他呢。”

手机屏幕上,浩浩抱着个小熊玩具,奶声奶气地喊:“奶奶,浩浩想你了!”

陈慧珍看着视频里孙子天真的笑脸,心中一阵刺痛。

孩子是无辜的,可这对父母...

“坐吧。”陈慧珍指指沙发。

赵国强从厨房出来,看到儿子儿媳坐在沙发上,脸色立刻变得难看。

刚才那通电话他听得一清二楚,现在这两人又一副无事发生的样子上门,这脸皮得有多厚?

“爸,您脸色不太好,是不是最近血压又高了?”

张志华主动关切地询问,仿佛刚才在电话里把父母骂得狗血淋头的不是他。

赵国强冷哼一声,在单人沙发上坐下,一句话都不想说。

客厅里的气氛有些微妙。

刘美莉察觉到不对,眼珠一转,决定主动出击。

“妈,其实我们今天来,主要是想跟您和爸道个歉。”

她站起身,走到陈慧珍面前,做出要跪下的姿势。

“我们年轻不懂事,花您钱的时候确实没跟您商量,这是我们的不对。”

“但是妈,您也要理解我们。志华在公司压力大,我一个人带孩子也不容易,有时候想给孩子买点好的,就...”

刘美莉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妈,您就原谅我们这一次吧。以后我们绝对不会乱花您的钱了。”

这一套先道歉再卖惨的组合拳,以前每次都很管用。

陈慧珍通常看到儿媳掉眼泪,心就软了。

可这一次,陈慧珍只是静静看着刘美莉的表演,脸上没有一丝波澜。

张志华见状,也赶紧配合:“妈,美莉说得对。我们确实做错了,您罚我们怎么样都行,但是浩浩真的不能断奶粉啊。”

“您看,要不这样,我给您写个保证书,以后绝对不碰您卡里的钱了。”

张志华说着就要去找纸笔。

“不用了。”

陈慧珍开口了,声音平静得像在说天气。

“钱的事就算了,以后你们自己解决。”

张志华和刘美莉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困惑。

这话听起来像是原谅了他们,可为什么感觉哪里不对?

“妈,您的意思是...”张志华试探性地问。

陈慧珍从茶几抽屉里拿出那个硬壳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

“我已经把银行卡解绑了,支付密码也改了。以后你们买什么,用自己的钱。”

这句话像一个晴天霹雳,张志华和刘美莉都愣住了。

刘美莉首先反应过来,声音尖锐起来:“妈,您这是什么意思?我们都道歉了,您还要这样?”

“我没有怪你们的意思。”陈慧珍合上本子,“只是觉得,孩子们都长大了,应该学会独立。”

“独立?”张志华的脸色变了,“妈,您知道我们现在压力多大吗?房贷车贷一个月就要两万多,还有浩浩的各种开销...”

“那是你们自己的选择。”陈慧珍打断了儿子的话,“没人逼你们买那么贵的房子,开那么好的车。”

这话戳到了张志华的痛处。

“妈!您怎么能这么说?我们努力赚钱不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吗?您当初不也希望我们住得好一点?”

“我希望你们过得好,但不是建立在掏空我们老两口养老钱的基础上。”

陈慧珍的语气依然平静,但字字如刀。

“掏空?”刘美莉跳了起来,“妈,您这话说得太过分了!我们花您多少钱了?您说掏空?”

“十六万四千二百八十六块。”

陈慧珍报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张志华和刘美莉的脸色都变了。

“这...这不可能!”刘美莉结结巴巴地说,“哪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