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两个最新的变化动向,其实已经预示接下来的走向剧本?

发布时间:2025-10-16 07:44  浏览量:2

想买房的人最怕啥?

不是涨价,是今天砍完价、明天还能再砍一刀。

6月刚过完,贝壳把数据甩出来:北京、杭州、成都,二手房挂牌量集体飙到史上最高,全国平均涨了四成。

国家队还在甩,散户跟着甩,银行突然补刀:房龄超20年一律不放贷,15年以上的直接停掉。

一句话,房子越旧,越像烫手山芋。

我看完只有一个疑问:现在冲进去抄底,到底是捡漏,还是替别人顶雷?

先说现场。

我表弟上周去成都青羊区看套九几年的老破小,楼梯房,四楼,挂牌价185万。

房东穿着拖鞋,一边抖腿一边说:

“再给你让5万,一次性付清还能谈。

中介小哥把他拉到楼道里,声音压到最低:

“哥,同户型上月才卖165,你急啥,再晾他两周,160都能拿下。

现实就是这么赤裸,砍价空间按周算,房东心理防线一天一个价。

为啥?

银行把贷款闸门一关,全款买家瞬间变成稀有动物,能拿出两百万现金的人,凭啥接你的旧房?

再说国家队。

北京朝阳那边,某央企资产处置群每周发清单,一整栋一整栋挂,底价自己定,能一次性打包的优先。

内部员工透露:

“领导原话,落袋为安,租金回报率低于2%的全部清仓。

别惊讶,租金2%啥概念?

一千五百万的楼,一年收租不到三十万,还不如去买国债。

以前囤房是政绩,现在算负资产,谁拿谁傻。

银行更鸡贼。

工行建行悄悄把评估系统调成“房龄+贷款年限≤40”,意思就是,你今年买套2005年的房,最多给你贷15年,月供直接飙到天花板。

别小看这一条,它把需求端砍掉了整整一代人。

年轻人本来就没存款,全靠30年贷款续命,现在告诉他只能贷15年,买得起也供不起,干脆不玩了。

挂牌量就是这么堆出来的,卖盘海啸,买盘躺平。

有人把希望押在“房屋养老金”上,说政府让开发商每套房交2%维修基金,房价有支撑。

我跑去找做预算的朋友算了笔账:

“两万块一平的项目,2%就是400块,开发商要么加在房价里,要么减在利润里,你觉得他选哪个?

答案简单粗暴:能减配就减配,外立面瓷砖变真石漆,电梯品牌降一档,绿化直接砍树。

买房人想住二十年不掉砖,得靠后期自己再掏钱。

政策初衷是托质量,实际效果是先抬一波成本,再让新房更贵,二手房更没人要。

老破小连养老金都没资格交,直接判死刑。

所以现在的市场就是一条明晃晃的分水岭:

房龄新、地段核心、带学区,还能蹦跶两下,其余统统沉入海底。

别被“抄底”两个字忽悠,真正的底是流动性,不是价格。

价格可以跌三成,流动性说没就没,想卖时连个看房的人都没有,那才叫绝望。

我朋友圈里有个人去年290万入手的顺义楼梯房,今年同户型挂牌230万,零带看。

他天天发鸡汤:

“房子是用来住的,涨跌无所谓。

我回了一句:

“住到65岁想换电梯房,你这套卖给谁?

他秒删朋友圈。

现实打脸最疼。

最后一句话:

房子正在变回砖头水泥,带金融属性的时代结束了,谁最先接受这个事实,谁就最先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