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父母时,兄弟姐妹之间不管有多亲,这5条规矩也要提前立好
发布时间:2025-10-16 02:28 浏览量:1
五年前的春节,昱老爷子把三个子女叫到身边,郑重其事地宣布了一个决定。
"我年纪大了,趁着还清醒,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老爷子坐在客厅的太师椅上,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语气坚定。
三兄妹都放下手中的茶杯,认真地听着。
"房子给老大昱霖,毕竟他是长子,而且一直在照顾我们。"老爷子看向坐在右侧的昱霖,"存款平分给你们三个,还有我那些字画古玩,也都登记造册了。"
昱霖点点头,神情平静。作为长子,他这些年确实承担了更多照顾父母的责任。
老二昱瑶却有些不满:"爸,房子现在值三百多万呢,我们分到的存款才二十万,这样分配不太公平吧?"
"瑶瑶,你在外地工作,回来也不方便。房子给霖哥,我们也能接受。"老三昱珩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眼神中还是闪过一丝不甘。
老爷子摆摆手:"我的决定不会改变。但是有一点,谁继承房子,谁就要承担主要的赡养责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昱霖当时满口答应:"爸,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您。"
昱瑶和昱珩虽然心里有些不平衡,但也没有过多争执。毕竟老大这些年确实付出更多,而且父亲身体还算硬朗,赡养的事情似乎还很遥远。
然而这次看似和谐的财产分配,却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了祸根。没有人想到,赡养父亲会比想象中困难得多,也没有人预料到兄妹间的感情会因此而出现裂痕。
当天晚上,昱瑶和昱珩私下里还讨论过这个决定。昱瑶有些担心:"哥哥一个人照顾爸爸,会不会太累?"
昱珩则比较现实:"房子都给他了,照顾老人本来就是应该的。再说了,我们又不是不管,该出力的时候还是会出力的。"
02
三年前的秋天,昱老爷子在家中摔了一跤,虽然没有大碍,但行动开始变得不便。昱霖找了一个保姆来照顾父亲的日常起居,每月费用六千元。
"保姆费用太高了,我们分担一下吧。"昱霖在家庭微信群里提出了这个建议。
昱瑶很快回复:"可以啊,我出三分之一。"
但昱珩的态度却有些暧昧:"房子都是你的,现在还要我们出保姆费?当初说好的主要赡养责任呢?"
昱霖看到这条消息,心里涌起一阵怒火。他打字回复:"珩子,我承担主要责任不假,但爸爸是我们三个人的,不是我一个人的。你们就一点都不管吗?"
昱珩继续说:"不是不管,但是你继承了房子,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可以偶尔来看看,但是日常费用还是你来出比较合适。"
昱瑶试图调解:"算了算了,保姆费我和大哥一人一半吧,珩子你就负责其他开销。"
"什么其他开销?爸现在有退休金,日常开销够了。就是多了个保姆费而已。"昱珩的态度很坚决。
这次争执最终以昱霖和昱瑶平分保姆费而告终,但兄妹间的第一道裂痕就此产生。昱霖开始觉得弟弟变得斤斤计较,而昱珩则认为哥哥想要好处也想要帮助,太过贪心。
昱瑶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理解大哥的不容易,但也觉得三弟说得有些道理。然而她没有预料到,这只是矛盾的开始。
03
去年春天,昱老爷子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他开始出现轻度失智的症状,经常忘记关煤气,有时候还会在半夜起床乱走。保姆一个人已经照顾不过来,昱霖不得不请假在家陪护。
"这样下去不行啊,我的工作都受影响了。"昱霖在电话里向昱瑶抱怨,"要不你们轮流来住几天?"
昱瑶为难地说:"哥,我在外地工作,回来一趟不容易。而且我们公司正是忙的时候,我实在走不开。"
昱珩的态度更加直接:"霖哥,房子是你的,爸爸住在你那里,你就好好照顾吧。我们会在经济上支持你的。"
"经济支持?"昱霖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们到现在连保姆费都不愿意出,还谈什么经济支持?"
昱珩有些恼火:"我没说不出,但是你要合理分配责任。你住大房子,享受财产,现在出点力照顾老人就叫苦连天,这合适吗?"
昱瑶试图缓解气氛:"要不这样,我每个月多给爸爸一些生活费,珩子你也出一点。大哥你主要负责照顾,我们负责出钱。"
"出多少?"昱霖追问。
"我每月给三千。"昱瑶说。
"我给两千。"昱珩勉强同意。
昱霖计算了一下:"加上保姆费,每个月光是照顾爸爸就要花一万多。我的工资才八千,还要养家糊口。这样下去我真的撑不住。"
昱珩冷哼一声:"撑不住?你住的房子现在涨到五百万了,卖了房子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你让我卖房子?"昱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爸爸传给我的,你让我卖了?"
"反正都是钱,卖了房子租个小点的房子住,剩下的钱用来照顾爸爸不是很好吗?"昱珩理直气壮地说。
昱霖气得说不出话来。他万万没想到,弟弟会提出这样的建议。这套房子不仅仅是财产,更是家的象征,是父亲的心血,怎么能说卖就卖?
04
今年初夏,矛盾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昱老爷子在一次外出时走失,幸好被好心人发现送回,但这件事成了导火索。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昱霖在家庭聚会上情绪激动,"爸爸现在需要专业的照护,我们必须送他去专业的养老机构。"
昱瑶有些犹豫:"养老院费用很高吧?"
"好的养老院每月要一万五到两万。"昱霖已经咨询过了,"按照我们之前的分工,我出一半,你们两个各出四分之一。"
昱珩立即反对:"凭什么我要出这么多?我每个月已经给了两千块了。"
"两千块够什么?"昱霖怒道,"爸爸是我们三个人的父亲,赡养他是我们共同的义务。你不能因为房子给了我,就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我。"
昱珩也火了:"房子值五百万,你拿了大头,当然要承担主要责任。我们能出一点已经很不错了。"
"好,既然你们都这么想,那我们就法庭上见!"昱霖气得站起身来,"我要起诉你们不履行赡养义务。"
昱瑶想要劝阻:"哥,珩子,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吗?"
"没什么好商量的。"昱霖头也不回地走了,"法律会给我一个公正的判决。"
昱珩也毫不示弱:"起诉就起诉,谁怕谁!法律也会保护我的合法权益。"
一个月后,昱霖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昱瑶和昱珩履行赡养义务,共同承担父亲的养老费用。昱瑶虽然不愿意对簿公堂,但也被迫应诉。昱珩则聘请了律师,准备据理力争。
昔日情深的三兄妹,就这样走上了法庭。
05
开庭前的准备阶段,三方都在为自己的立场寻找法理依据。
昱霖的律师整理出了详细的证据清单:父亲财产分配的录音、这些年照顾父亲的各种票据、保姆费用的支付记录,以及父亲现在需要专业护理的专业报告。
"根据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昱霖的律师在庭前会议上阐述观点,"虽然我的当事人继承了房产,但这不能成为其他子女推卸赡养责任的理由。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不能因为财产分配而改变。"
昱珩的律师则有不同的观点:"我的当事人并非拒绝赡养,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各自的经济能力和获得的财产份额来合理分配赡养责任。昱霖获得了价值数百万的房产,理应承担主要的赡养费用。"
昱瑶没有聘请律师,她在法庭上表达了自己的困扰:"我不想和兄弟们打官司,但是大哥提出的费用分摊确实超出了我的经济承受能力。我愿意尽力照顾父亲,但希望能在经济能力范围内合理分担。"
法官在庭前调解时也感受到了这个案件的复杂性。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涉及家庭伦理、财产分配的公平性以及赡养责任的界定。
"你们是亲兄妹,真的要闹到这种地步吗?"法官试图进行调解,"老人最希望看到的是子女和睦,你们这样做让老人情何以堪?"
昱霖坚持自己的立场:"法官,我不是不愿意照顾父亲,但是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如果他们不愿意分担,我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昱珩也毫不退让:"我们也愿意尽孝,但不能让大哥既要房子又要我们出大头。这不公平。"
06
正式开庭这天,法庭里坐满了旁听的人。这个案件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很多人都想看看法律如何平衡家庭财产分配与赡养责任的关系。
昱霖作为原告首先发言:"各位法官,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为了争取公平。这五年来,我承担了照顾父亲的主要责任,从日常起居到护理陪伴,我都尽心尽力。但是随着父亲年纪增大,仅靠我一个人已经无法应对。"
他拿出一叠厚厚的单据:"这些是我这五年来为照顾父亲支出的费用明细,总计三十二万元。其中包括保姆费、护理费、营养费、以及各种日常开销。我的弟弟妹妹只是象征性地出了一点钱,大部分费用都是我承担的。"
昱珩的律师立即反驳:"我的当事人认为,赡养责任的分配应该与财产继承相匹配。昱霖继承了价值五百万的房产,占整个家庭财产的80%以上,理应承担相应比例的赡养责任。"
"财产继承与赡养义务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昱霖的律师据理力争,"法律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个义务不因财产分配而减轻或免除。"
昱瑶在法庭上流着眼泪说:"我真的很痛苦。我爱我的父亲,也理解大哥的不容易。但是我一个月工资只有六千块,还要供孩子上学,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
法官问昱珩:"你对赡养父亲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昱珩回答:"我不是不想赡养父亲,但是我认为应该公平分担。大哥住着父亲留给他的大房子,现在房价涨了这么多,他完全有能力承担主要费用。我可以出一部分,但不应该承担过重的负担。"
"那你认为应该出多少?"法官继续询问。
"我觉得我每月出三千块已经很多了。"昱珩说。
昱霖听到这话激动地站起来:"三千块?养老院一个月要两万,你出三千就够了?那我出一万七?这公平吗?"
法官敲击法槌维持秩序:"请原告控制情绪。"
昱珩的律师补充道:"我的当事人认为,可以选择费用较低的养老机构,没必要选择最贵的。而且,昱霖完全可以通过出售部分房产来解决资金问题。"
"出售房产?"昱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遗产,你们让我卖掉去养老人?那我住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