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初文臣武将重来一次,还会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吗?
发布时间:2025-10-22 21:00 浏览量:3
泪水打湿数据线,边刷头条边触电,师友们好,我是轻尘,一个不太正经的历史小编,今日话题:“如果明初文臣武将重来一次,还会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吗?”
先说结论,小编以为:大概率有点悬,因为一般改朝换代也就杀点有威胁的人,而朱元璋相当于基本全杀...
如果明初文臣武将重来一次,还会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吗?答案或许藏在“风险与机遇”的博弈里——若知晓朱元璋称帝后会大肆清算勋贵,多数文臣武将大概率会望而却步,但对少数人而言,“从龙之功”的诱惑与乱世求生的现实,仍可能让他们选择追随。
对常遇春、李善长而言,重来一次,大概率会与朱元璋划清界限,常遇春为大明征战半生,死后却落得“女儿、儿子爵位都没了”的下场,连朱允熥尚在却传位朱允炆的安排,都像是对其家族的羞辱;李善长更是冤屈,仅因“找了几个兵干活”,就被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株连,连早已入土的胡惟庸都被拉出来当作定罪的理由。他们看清了朱元璋“极度自私”的本质——这位帝王因幼时遭遇冷眼、亲人早逝,既容不下老兄弟后人“躺在功劳簿上享福”,甚至连蓝玉的邻居都能牵连进案、惨遭清算。对他们而言,追随朱元璋的代价是家族覆灭,这样的“赌局”,没人愿意再赌一次。
但对徐达、汤和这类善终者,以及更多出身底层、渴望改变命运的人来说,选择或许依然是“追随”,徐达、汤和虽有“赏烧鹅吃死”“吓死”的野史传闻,但正史中确是善终,他们看清了朱元璋的底线——只要不触碰皇权威胁、懂得收敛,仍能保住性命与荣光。更关键的是,在元末乱世,多数人本就籍籍无名:正如后人所言,“倘若朱元璋死了他们都是无名之辈”,陈友谅、张士诚手下的大将几乎无人被记得,郭天叙也只因与朱元璋为敌才留名史书。对这些人而言,追随朱元璋是“出头”的唯一机会——汤和早年跟着郭子兴只是小头领,若不投靠朱元璋,一辈子都难有“封王”的可能;即便普通士卒,也能借“打天下”摆脱底层困境,这样的机遇,在乱世中难以拒绝。
还有一部分人,会纠结于“对错”与“现实”的矛盾,有观点认为,朱元璋清算勋贵并非全无道理——新朝建立要改掉蒙元遗留的藩王领兵、活人殉葬等糟粕,“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部分勋贵确实有结党营私、贪腐跋扈的实据。但若站在文臣武将的角度,没人愿意用“身死族灭”来赌自己是否属于“该杀”的范畴。尤其是看清朱元璋“鸟尽弓藏”的本性——改朝换代的皇帝多是杀“有威胁者”,而老朱他几乎是“全杀”,这样的风险远超“建功立业”的收益,最终大概率会选择退缩。
历史没有重来的机会,但从结局反推,明初文臣武将的选择早已分明:对多数人而言,若知晓“鸟尽弓藏”的结局,会果断放弃追随;但对少数渴望改变命运、或能精准把握朱元璋底线的人来说,朱元璋依然是乱世中最值得投靠的“明主”。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吧,感谢观看。
祝情长久,事如意,人安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