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之光丨海沧黄新红:退役不褪色,以 “助人三角色” 绘就文明底色

发布时间:2025-10-23 16:17  浏览量:2

今年9月,台风“桦加沙”逼近厦门海沧,海沧大道海角9号海岸风浪汹涌。一名女子因朋友欲跳海轻生紧急求助,海沧区吉红海上救援队队员黄新红与队友不顾个人安危,在危险的退潮环境中沉着施救,成功阻止悲剧发生——这只是他多年“助人之路”的一个缩影。

从军营到地方,从青春到花甲,黄新红以 “海上守护者”“红色宣讲者”“暖心老班长”三重身份,践行着“事情摆在那里,总需要有人走在前面”的朴实信念,成为海沧区文明建设中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风浪里的“守护者”:

近百次救援,用行动筑牢生命防线

作为土生土长的海沧人,黄新红曾有一段军旅生涯,退役后始终保持军人本色。2017年加入吉红海上救援队以来,他累计参与沿海巡逻、安全劝导与应急救援行动近百次,成功救助多名溺水者,用专业与勇气守护着海岸线的安全。

2023年端午节傍晚,海沧湾公园附近海域一名8岁男孩被海浪卷走,退潮的海水将男孩推向150米外、水深5至8米的深海区。接到求助后,黄新红立即带队赶赴现场,毫不犹豫抓起救生棒跃入海中,全速游向男孩。五分钟后,他成功找到受惊的男孩,托举其坐上救生棒,在队友配合下将孩子安全护送回岸。而在2025年台风前的那次救援中,黄新红左脚被礁石多处划伤,事后却与队友悄然离开现场,未留下姓名。“救人是本能,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他面对采访时这样说。

讲台上的“传播者”:

播撒红色种子,守护成长之路

脱下救生衣,黄新红又换上“宣讲员”的身份。作为厦门市英烈精神宣讲团、海沧区老兵宣讲团核心成员,他将助人初心从“行动”延伸至“精神”,走进校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朴实的语言传递红色基因,将国防知识送到居民身边。

每到夏季,黄新红还会化身“防溺水宣传员”。他自费准备救生道具,结合多年救援经验,用生动案例向孩子们讲解防溺水知识与自救技能,反复叮嘱“学会保护自己,将来才有能力帮助他人”。在海沧中心小学、各社区书院,他的课堂既有国防教育的厚重,也有生命安全的温度;在退役军人服务站,他与老战友分享军旅记忆,让红色精神在交流中传承。“精神的滋养和物质援助同样重要,能让更多人懂得助人的意义,这事儿值得做。”黄新红说。

生活中的“老班长”:

自掏腰包建驿站,温暖战友与伙伴

对黄新红而言,“助人”不仅是对陌生人的善意,更是对身边人的牵挂。多年来,他始终关心昔日战友与志愿服务伙伴,用细节传递温暖。为了给老兵们打造一个团聚的“家”,他将自己获得的见义勇为奖金、志愿服务补助,以及部分退休金全部拿出,亲手打造了一处“老兵驿站”。在这里,老战友们可以喝茶叙旧、重温军旅岁月,感受“大家庭”的归属感。

在日常志愿服务中,黄新红的暖心从未缺席:炎夏为救援队伙伴送上降暑饮品,寒冬递上保暖手套,这些不贵重却及时的慰问品,让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看到大家能在需要时感受到温暖,我就满足了。”这份对伙伴的关怀,让他成为队友口中 “最靠谱的老班长”。

从海上救援到精神宣讲,从关爱战友到守护孩童,黄新红用数十年的坚持,诠释了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担当。如今,他的故事已成为海沧区“厝边人 厝边事”专题中的典型案例,而他仍在继续走“助人之路”,用平凡生活里的坚守,为海沧城市文明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