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停摆!美国60万公务员领救济,白宫却砸2.5亿翻新?
发布时间:2025-10-24 14:18 浏览量:3
华盛顿郊区的一处停车场,数百名联邦雇员排起了蜿蜒的长队,74岁的黛安・米勒攥着自己的联邦雇员证件,站在人群里眉头紧锁。
“我该怎么活下去?”她的声音不高,却让周围几位雇员纷纷点头,眼里都是同款的苦涩。
轮到她时,证件被核对无误后,两个沉甸甸的箱子递了过来,一个装着新鲜蔬果,另一个塞满耐储存食品。
对现在薪资归零的米勒来说,这些物资早已不是“补充”,而是活下去的必需。
很难想象这些排队领救济的人,两周前还拿着稳定薪资,过着不用为温饱发愁的日子。
米勒在联邦和地方政府干了50多年,大半辈子都在为这个国家服务,可如今,她却要靠着食品银行的援助才能撑下去。
“我也得让餐桌上有吃的,就算会胖也没办法。”
她苦笑着说,笑容里藏不住的怒火。
联合组织发放活动的食品银行负责人戴夫・西尔伯特看在眼里,语气里满是无奈,这些人本该是社会的稳定力量,现在却成了需要救助的对象。
和米勒一样陷入窘境的,还有33年工龄的税法专家阿德里安,她站在队伍里,一肚子委屈没处说。
房贷马上要逾期,水电费、手机费的账单堆在桌上,每一张都像一座小山。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倒了一张,剩下的全跟着塌了。”
阿德里安的话,怕是最有体会的就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雇员。
安珀是美国陆军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更糟的是,她还在办理离婚手续,之前已经贷了2万美元才凑够房租。
现在没了工资,日子彻底没法维系,无奈之下只能来领救济粮。
本来想硬撑着熬过这段时间,可后来发现,仅凭自己的积蓄,连孩子的口粮都快保证不了。
22天,这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第二长的政务停滞,让60多万名联邦雇员的生活彻底乱了套。
他们中有人是资深公职人员,有人是刚入职不久的年轻人,不管资历深浅,都被这场政治僵局裹挟着,坠入了生存的困境。
对这些普通人来说,所谓的政治博弈,从来都不是电视上的新闻,而是实实在在的温饱难题。
这场困境还在不断升级,寒冬越来越近,节日也快到了,本来该是筹备团圆的时节,现在却成了大家最发愁的日子。
“每个人都在苦苦支撑,这不是某一群人的困境,而是所有人的灾难。”
米勒的话,道出了所有受影响者的心声。
一边是联邦雇员在寒风中排队领救济,另一边,耗资2.5亿美元的白宫翻新工程却在同期开工。
米勒提起这事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们一边拆毁‘人民的房子’,一边花巨款建豪华宴会厅,而那些钱本可以用来帮助美国人。”
这种资源分配的反差,确实让人觉得讽刺。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薪资待遇的不公,国会议员和参议员在政务停滞期间,一分钱工资都不少拿。
他们的年薪大概能到17.4万美元,而那些被迫无薪休假的联邦雇员,却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
“他们不该领薪水,既然我们拿不到钱,他们也该尝尝这种滋味。”
阿德里安的愤怒,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所谓的“人人平等”,在现实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联邦雇员的窘境,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特朗普任总统期间,联邦雇员曾遭到恶意诋毁。
他主导的“政府效率部门”,由埃隆・马斯克负责推行大规模裁员,累计裁掉了约1.2万名雇员,涉及国土安全、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我们只是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履行联邦政府的职责,可突然之间,就成了‘国家的敌人’。”
阿德里安至今想起这事,仍觉得心寒。
两党在预算问题上的僵持,本质上是利益的争夺,共和党想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来平衡预算,民主党则坚持要保障公共服务资金,双方各不让步,最终受伤的却是普通民众。
搞不清他们在谈判时,有没有想过那些等着工资交房租、还贷款的家庭,当政治博弈凌驾于民生需求之上,这样的治理模式,并非明智之举。
随着政务停滞的持续,食品银行也快扛不住了,华盛顿及周边地区的食品银行,每天的发放量都突破了历史峰值,志愿者短缺,部分耐储存食品已经断供。
这些慈善机构本是应急之用,现在却成了支撑数十万家庭的主力,显然已经超出了它们的承载能力。
这场持续22天的政务停滞,暴露的不只是美国政治体制的弊端,还有社会公平的缺失。
74岁的米勒毕生致力于民权运动,她强挤出笑容,将当前的困境归咎于特朗普:“必须把那个人赶下台,没别的可说。”
虽然这种说法带有个人立场,但也能看出民众对现状的不满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
一个国家的治理,终究要以民众的福祉为根本,当公职人员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当政治分歧让公共服务陷入瘫痪,这样的局面无论如何都算不上合格。
更何况,这场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扩散,经济损失每天都在增加,社会矛盾也在不断激化。
希望那些政客能早点醒悟,别让更多普通家庭为他们的博弈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