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知政 | 十年磨一剑,北滘机器人产业破立之道

发布时间:2025-10-25 11:32  浏览量:2

顺德北滘,既小,也大。

论面积,它很小,小到只有92平方公里,约占佛山的2.42%。

但论产业、谈名气,它又很大,大到装得下“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

没错,它还是全国六个千亿大镇之一。

很多人疑惑,改革开放以来,这块“百滘汇流”之地怎么这么神奇,先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干出个“家电王国”;继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又在竞争激烈环境下打造出机器人产业高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全国、全省、全市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北滘提出“小目标”:朝着广东最好、全国前二、世界前三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地进发,力争到2030年产业营收突破500亿元,到2035年突破1000亿元。

在机器人产业赛道上,北滘为什么能?又面临怎样的挑战?将拿出怎样的行动探新路、走在前?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目前成为全国最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

起风

北滘镇有条美的大道。美的大道6号,美的总部大楼所在地。

10年前,从这里出发,北滘机器人产业发展迈入新进程。

破与立之间,我们看两条主线。

先看企业这条主线——

2016年,美的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彼时,家电市场还在增长,作为家电龙头,美的为何选择通过并购进入这一领域?

美的库卡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披露:美的当时转型逻辑非常简单,一直做家电,肯定没希望......我们当时寻找的是中国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格局,但在全世界比较成熟的行业,工业机器人就属于这类......做附加值高的产品是符合产业规律的,不论日本还是美国,那些穿越周期、基业长青的企业,一定是实现了产业升级。

观察美的机器人产业发展之路,可以用稳扎稳打来形容——2019年,落地北滘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投入使用;2023年,美的库卡二期投产,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化生产线,最快30分钟可下线一台机器人;今年3月,美的首次推出第一款人形机器人样机,不仅会跳舞,还会打螺丝,有望成为制造业流水线上的新生力量。

截至今年3月,美的库卡已累计交付超过10万台工业机器人。

再看政府这条主线——

“立足产业发展趋势与自身镇域需求判断,北滘镇在机器人产业发展初期,便对其给予坚定支持。”北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胡冰分析,发展产业,既要看眼前,也要看长远,北滘坚定选择机器人产业,关键有三个考量。

——从全球产业变迁趋势来看,成本与效率倒逼,“机器换人”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国际竞争驱动,智能制造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市场需求爆发,对自动化生产线及机器人的需求均呈井喷式增长。

——从镇域产业升级需求来看,除了家电产业发展基本盘,北滘亟需寻找下一个能共同支撑未来二十年发展的新支柱产业,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具备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特点,完美契合北滘对产业“新动能”的需求。

——从自身独特发展优势来看,以美的库卡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为北滘快速集聚机器人产业链提供核心吸引力;北滘及周边地区拥有完善的制造业供应链,为机器人企业本地化生产与应用提供肥沃土壤;区位与资源优势,毗邻广州、深圳的地理条件,为产业发展注入外部动能。

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

在机器人产业这张考卷上,北滘政企同题共答:政府立足趋势与镇域需求,以战略定力强化支持;龙头企业牵引,以前瞻并购与技术深耕切入赛道。

成势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同理。

胡冰分析认为,北滘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是一个从“自发应用”到“战略引入”,再到“生态集聚”的演进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在2015年前是市场自发与需求萌芽期;第二阶段,2015年-2020年左右是战略布局与龙头牵引期;第三阶段,2020年至今,是生态集聚与能级跃升期。

细细分析可知,一、二阶段为北滘机器人产业奠定扎实基础。第一阶段时期,由于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机器换人”成为企业内部降本增效的自发需求,彼时企业会零星采购工业机器人用于焊接、搬运、喷涂等特定环节。这一阶段,北滘本身几乎没有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主要是系统集成商和机器人用户。产业形态分散和嵌入在传统制造业内部,尚未形成独立的产业集群。

“第二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美的对库卡的战略性收购,以及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的落户,标志着全球顶尖的机器人本体制造能力正式导入北滘。”胡冰表示,美的库卡不仅仅是生产工厂,更是强大的“产业组织者”,牵引北滘机器人产业起飞。同时,市、区、镇三级政府顺势而为,为产业提供宝贵的空间和政策支持。

今年4月,海创科技机器人智造城项目开工。

今年4月,海创科技机器人智造城项目开工,顺控·智远科技园产业协同大会暨科技展厅开放仪式接连举行。海创科技机器人智造城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与其一路之隔的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从2020年年底拿地到交付,仅2年多时间全部建设完成,引入的190多家企业里面,机器人及上下游关联企业占40%左右。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形势纷繁变化的环境下扩大投资,既需要实力,也需要眼光和勇气。

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总经理李凯透露,园区再次以大手笔增资扩产,主要基于三点考虑,包括机器人产业聚集度要继续增加,部分优质企业有明确的增资扩产需求;重新定义工业上楼,在顺德开创“层层首层、层层通车”,届时20吨的货车可直接到户,与立体的货梯形成垂直加循环的立体交通网络,破解工业上楼效率问题;从内循环走向外循环,推动产业流通,服务企业出海。

如今,北滘聚集美的库卡、中大力德、埃斯顿、中设智能等一大批优秀的国内外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北滘机器人制造业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机器人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涵盖机器人关键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终端产品的全周期产业链发展格局。2024年,北滘机器人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3%。

李凯分析,北滘机器人谷从规划到现在,已形成既有“大树”也有“花花草草”的机器人产业生态,“生态一旦形成,产业就会自我进化、自然生长。”

图强

每天,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数字食堂的炒菜机器人可忙碌了。一个半小时之内,炒菜机器人可以炒出20道菜,满足1000人的需求。

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数字食堂。

尽管北滘形成了全周期产业链发展格局,但老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北滘机器人产业要图强,既要看见机遇,也不能忽视挑战。

看挑战——

横向看,对比深圳、上海等国内先进城市,北滘机器人产业规模还有相当差距;向内看,北滘机器人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规模普遍在2000万至5000万。此外,关键环节尚有缺失,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企业数量虽多,但仍处于价值链中端。此外,机器人企业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本土配套率和本地市场渗透率有待提升;引才和融资难度较大等。

看机遇——

“十五五”时期,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随着国产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突破和规模化生产,机器人整机成本将持续下降,这将进一步刺激中小企业采购意愿,释放庞大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兴领域对工业机器人需求旺盛;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使得医疗康复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安防巡检机器人等需求正快速兴起。

美的集团总部大楼。

北滘,可依托自身制造优势,加速向这些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做己所长,避己所短。”李凯建议,北滘要深耕机器人通用核心零部件这个细分赛道。同时,顺德是中国家电之都、世界美食之都,“这是两个‘金矿’,机器人与家电、餐饮业碰在一起会产生AI美食装备如数字厨电、烹饪机器人等细分产品,这个领域值得深入研究。”

北滘可立足‘龙头企业+场景驱动+广佛协同’三大支点,通过产业链的强化与补充、技术创新生态的构建、区域品牌的赋能,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家库专家、广东省机器人协会秘书长陈文说。

陈文建议,北滘可通过“政策-龙头-场景-人才”四轮驱动模式,在家电配套机器人领域,开发家电生产线专用的装配、检测机器人;在建筑机器人领域,依托博智林的技术积累,拓展市政工程、装修等场景应用,打造全国性的建筑机器人创新中心。在物流机器人领域,利用顺德、佛山商贸物流的优势,发展AGV、无人仓储解决方案等。

胡冰介绍,北滘针对机器人产业发展,要做这么几件事——完善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互动发展机制,形成企业融通发展、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体系;推动本土应用与供给深度融合,梳理发布家电、机械装备、五金等产业的机器人应用需求清单,鼓励机器人与传统制造企业联合开发行业专用解决方案;推动“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见效,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性应用场景;优化政策扶持体系,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千亿大镇”笃定发力机器人千亿产值,值得期待。

知政主笔|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覃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