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句话,几乎能让你搞好所有的人际关系

发布时间:2025-10-26 13:33  浏览量:1

王阳明很小的时候,父亲问他有什么志向。

他回答:“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这几乎让做官的父亲,要晕倒了。

多年后,王阳明龙场悟道,还成为了哲学家,军事家等。

有人问:“你是怎么成圣人的?”

王阳明笑着说:“圣人之心,人人本有,不假于物,多向内求。”

外面的因素是不可控的,我们还要控制外界,肯定会感到无能为力。

跟外人产生人际关系,也是如此。

外求,关系越来越疏远。

1506年,王阳明在官场,宦官刘瑾擅政,逮捕 了一些政敌。

王阳明上书,希望朝廷放过和刘瑾有恩怨的人。没想到,刘瑾看到了上书,马上把王阳明贬到贵州,还派人一路追杀。

躲过了追杀的王阳明,找到父亲,希望能够想办法,不去贵州。

父亲说:“朝廷安排你去,自然有其道理。”

王阳明对父亲的话,很失望。

连自己的父亲,都没有办法满足你的期待,还有谁可以做到?

我的表姐,去省城打工多年。想把孩子也带到省城去读书。

当表姐提出想法的时候,表姐夫坚决反对,毕竟这是不小的开支,还要折腾房子等。

表姐很失望,居然自己的丈夫,都不支持自己。

有一句很扎心的话:“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你对外求人,就是希望找一个靠山。一开始,你就把自己的命运,依附在他人的身上,接下来就是过身不由己的生活。

你可以想一下,寄人篱下的生活有多艰难。你对外求人,大部分情况是这样。

真正有心帮你的人,也不会让你满意。也会在关键时候,人家自保。

如果你一次次求人,那么别人会怕了你,从而进一步疏远你。这人情牌,打一张少一张;多少人情牌,用一次就不错了。

当别人无法满足你,或者根本不帮你的时候,你会陷入内耗——你猜想人家为什么不帮忙;你还怀疑关系是不是已经破裂了;你觉得以前,和人礼尚往来,推杯换盏,都多余。

和外人互动,你一直觉得,付出和收获,不对等,不满意。

你给人的,也不让人满意,好心办坏事,好心没好报。

有人说:“除了肉体的病痛是真实的,其他痛苦都是社交观带来的。”

关系带来感情,感情深入心灵。你的心情糟糕了,那就生活处处不如意。

内求,人缘越来越好。

一句顺口溜: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你求自己,在你本事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关系也好了。

你不指望有人帮,但也有人帮一下,这是意外的惊喜。

人对内求,要把握三种思维。

1.电梯思维:降低自己。

电梯能够按照人的想法,上上下下,渡人无数。

如果你要用电梯,其实会出现两种“指令”:你在五楼,要下去,你就告诉电梯“上来接我一下”;你在五楼,要下去,就告诉电梯“我想下楼”。

第一种指令,是命令电梯怎么做;第二种指令,是表达自己的愿望。

很明显,第二种指令更加温和,让人接受的概率更高。

人与人交谈也是如此,你无法让对方怎么说,但你可以要求自己怎么说,用最温和的方式。

打个比方:孩子去同学家玩,你说“十点前,必须回来”,这是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可能不乐意;你问孩子“我想你十点之前回来”,这孩子就乐意。

与人沟通,你降低姿态,起码和对方平等。“我想你如何,需要你如何”的口气,如春风徐徐。

2.乌鸦思维:改变自己。

乌鸦在森林里,呱呱呱地叫,被大家讨厌。

他决定搬走。和鸽子邻居告别。

鸽子说:“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到哪里都不会被欢迎。”

是的,别人讨厌你,其实是你要改变了,不是别人错了。

你努力读书,去谋好的职业,去赚钱,建房子等,一步一步强大起来。你也变得积极向上,那么你周围有很多的亲戚朋友。

你会持续性得到他人的点赞。这关系,就根本不愁。

弱者没有社交,强者却社交的选择,绰绰有余。

3.木桶思维:完善自己。

一个木桶,有多少水,不是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最短的木板决定的。

不管是搭建关系,还是成就自己,都要取长补短。不要让短板太短了。

人无法完美,但是人可以追求完美。在追求的过程中,人会具有很大的磁场,吸引同路人。

坚持促进自己的内驱动力,你会减少对人的依赖,从而人际关系变得简单;你也是让别人做别人,少了自由的干涉。

你充分体现了,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怎么做都可以。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淡淡的关系,才有君子风度,彼此进退自如。

做人就像树木一样,枝繁叶茂的根本,是扎根,而不是要天空拉一把。

别人对你的态度好不好,你不要问别人,而是问自己:人品好吗?有能力吗?是否自渡了?给人的善意多吗?

世人愿意渡的人,都是努力自渡的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