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从何处来?要向何处去?(万字雄文,持续更新……)

发布时间:2025-10-27 07:39  浏览量:1

消失的楚国故都鄀郢?

悬空的荆门史?

唐太宗为何关注荆门更名?

长江南岸的荆门山,为何飞到百里外的若县城?

最早的荆门人——楚王征服的小国王族后裔

东周景帝姬贵崩,爆发的王子朝之乱,对楚文化和鄀郢的影响。

老子是不是老莱子?

太一生水讲的是什么?

荆门人的性格?

荆门的美食和物产——隐形的美食之都,华中高品质粮仓

荆门的工业——中西部制造业明星城市

最后,与260万荆门人共勉

秦国史书记载,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崩,吴国趁乱伐楚,攻伐十载,难分胜负,后北方齐鲁晋郑卫等十八国合纵伐楚,楚王忧吴水师来袭,迁都于鄀(若)。鄀(若)县,道家始祖老莱子的故乡。

楚国核心城池,楚国八百年,迁都数次,但都在鄀周围。若,就是今天的荆门。

楚国八百年,楚王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分封的诸侯也多,其中屈景昭三家势力最大,受封土地也最多,那不够分,怎么办。第一,扩张。第二,郡县制。

楚人,本是荆山中的小部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一路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土地大到无边,几乎统一了整个南方地区,五千里两山,百万个甲士。楚国是最早实现郡县制的诸侯,荆门南部,今沙洋县、当阳县,为古权国,公元前738年,楚武王灭权,改为权县,中国郡县制的开端。

楚王习惯,灭掉一个国,改其名为县,迁其民于郢都附近,王的监视范围内。老莱子的故乡,鄀县的来历在河南商洛,被征服迁移过来的。但,确实没有征服过苦国之地。

荆门最早的原住民,应该都是各国被征服的王族后代。

鄀,改为荆门,其实是历史的谜团,荆门山与鄀百里路程,还隔着长江。太宗皇帝贞观六年,赐荆门山之名于鄀。贞观十二年,尉迟恭于蒙山下重筑荆门城,迁荆门于蒙山,鄀县彻底消失在历史中。

有学者认为,天子共主,万国来朝的天可汗,何等尊贵和繁忙。何故跟一个毫不起眼的鄀县过不去?

这就是历史谜团。

因为李唐为自抬身价,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帝祖,全称太上玄元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李唐可称,神族血脉,力压关陇豪强,对卢、谢、王、崔,这四大高门贵姓,亦形成碾压之势。倘若民间还有老子就是老莱子,老子祖籍是楚地苦县和楚地若县之争,这么大的瑕疵。保不齐,老子并不姓李,那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

荆门,头枕楚国荆山龙脉,俯瞰江汉平原,雄据长江北岸,扼守汉水西侧,锁钥古代中国南北大动脉——荆襄古道;拥长湖水道打通长江和汉水,据楚国母亲河沮水和漳河,实乃荆楚大地最优的自然条件,唯一的天元核心,也一直是楚国八百年最重要的核心城市,先秦时期的名气和地位,优于荆州而无不及。

荆襄古道又称秦楚夏道,是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最重要的大动脉。荆襄古道,可以类比丝绸之路时期的瓦罕走廊,古代中原和荆楚最主要的通道。

荆门东南部有权县,郢都纪南城北部门户,埋葬20多位楚王,郡县制开端,中国第一县权国遗址。

荆门北部有编县,为楚国200年故都鄢郢门户,今象河水库下面有县城遗址。

荆门东北部有鄀县,楚国故都鄀郢,老莱子祖籍,荆门最早的县城遗址。

荆门中部有蒙山,两代大儒,道家始祖老莱子隐居地、心学开创者陆九渊圆寂之处。

荆门南部有武宁县,两座东周楚国故城遗址和王陵,玉泉寺、关陵、麦城,现今被划出为当阳,承载了宜昌一大半的历史古迹。当阳和荆门,三千年互为一体。

但随后,汉唐时期,乱麻一样的行政调整,而支离破碎,堪称历史的谜团。

唐贞观六年,省若县,置荆门县。贞观十二年,尉迟恭迁荆门县治于蒙山,俯瞰荆襄古道。设马牙关、虎牙关、乐乡关,五里铺、十里铺、石桥驿,三关四驿。荆门由鄀州楚国鄀郢故都,蜕变成扼守荆襄古道和汉水的,军事城市。为后世,设立荆门军,奠定基础。

1948年,我党计划解放鄂西地区,宜昌地委借用荆门当阳设立指挥部,并成立当阳地委准备接收宜昌各区县。1949年宜昌解放后,当阳地委搬到宜昌,当阳从荆门划出,留下来的荆门县,并入荆州专属。荆州专属也确实待荆门不薄,这是后话。

历史上三千年,荆当互为一家,湖北方言只有荆门地区和当阳县(市)带弹舌音就是明证。

1896年李翰章成立省属荆门矿务局,开发漳河窝底坑煤矿,就准备设在当阳沮漳河口。

1900年庚子国变,张之洞联合总理衙门大臣载漪、杨儒搞千年大计,欲上奏慈禧太后,迁都荆门,就包括当阳。荆门(当阳)为长江汉水间唯一的高燥之地。

可以说,当阳的淅出,填补了宜昌从先秦到两汉的历史空白,让荆门的历史少了一半,故事少了一半。

1994年,国家给荆门了大礼,弥补淅出当阳的遗憾,送来钟祥和京山,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后话。

1970年迎来转机,国家大搞三线工程,荆门开通焦柳铁路,湖北最大的炼油厂和热电厂荆门石化、荆门热电厂落地,一系列的军工和重工业工厂落地。可以说,荆州专属把大部分的重工业都放在了荆门,对荆门确实够意思。

因为,60年代国家以农业为纲,荆门地势高,水患少,适合重工业落地。荆州地区一半处于荆江分洪区,另一半江汉平原沃土,属于金不换。本身优质农业保障困难,拿来搞重工业,很多领导和群众也会反对。

这就为,1983年荆门直辖埋下了伏笔。

后话,荆州地委和湖北省领导确实没看错。荆门这个地方确实适合搞工业,工业发展水平非常高,一直全省前四。前些年,荆门石化转型阵痛,产能继续下降,眼看荆门工业要完蛋。

荆门市领导引进亿纬锂能,真金白银投资四百多亿,2024年产值突破400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200GWh,为荆门打造15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目前,雄居中西部最大,全国第三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成功填补了,荆门石化下行后的缺口。

2020年荆门原先引进的整车项目——长丰猎豹汽车破产,荆门市领导疫情期间,引进长城汽车,承诺可在三个月之内完成破产、重组、挂牌,让长城汽车摘牌、投产。长城汽车2021年摘牌,当年就恢复生产,2024下线15万辆畅销车,产值超300亿元。预计,2025年下线30万辆,产值突破400亿,并引进一大批福耀玻璃、玲珑轮胎、航特装备等,这些优质零部件企业,共同为荆门打造出千亿汽车产业。荆门工厂全部为长城汽车明星车型,荆门一跃成为中西部最大的越野车制造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亿纬锂能老板刘金成博士,是土生土长的荆门人,在沿海发展的红红火火、风生水起之时,毅然决然押上全部身家回报桑梓,投资400多亿,从无到有,在当时还不通高铁、民用机场、沿江码头的四线小城,打造出一座在国内举足亲重的新能源之都,实属罕见,功德无量。

刘博士也是,蒙山下龙泉书院的学子。老莱子隐居、陆九渊讲学、舒成龙升堂、张自忠驻师,这些荆门历史名人共同经历过的地方。荆门历史上伟大的人物都与蒙山有关,受过文明湖的熏陶,龙、蒙、顺、惠,四大名泉的滋养。

跟更值得一提的是,荆门猎豹汽车资产重组项目(长城汽车),2024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盘活存量资产的24经典案例之一。该项目,应该是难度最大(产权复杂、债务沉重)、跨越最广(湘鄂两省国资委,全国数个债权人和金融机构)、速度最快(三个月完成整合、落地)、能效最大(用20亿国资,撬动千亿汽车工业)、附加值最高(从僵尸工厂,到灯塔工厂,高端制造业)。这是足以入选,国内、国外,全球顶尖商学院的案例,西方商学院从未有地方国资破产重组的案例,在国内同类城市也没有地方国资如此大手笔,高效率的先河。

荆门的招商和营商环境,向全国和全世界,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和魅力,展现了荆门人踏实、务实、厚道、本分的精神。

荆门的工业水平和城市竞争力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荆门承接了荆州专暑大部分重工业,工业实力一直全省前四。随着长城汽车、亿纬锂能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企业,助力荆门完成产业升级。截止2025年,亚洲顶尖投资集团,太盟投资集团,已在荆门投资三家主体,盈德、谦信、源晗,总投资超百亿元。助力荆门高端化工,电子特气产业,助力传统优势产业,化工板块产业升级,夯实优势。截止2025年,荆门东宝半导体产业招商引资进百亿元,亚芯微6寸晶圆项目投产,虽说跟亿纬、长城比,不值一提。半导体产业是沿海发达地区都竞争白热化的产业,荆门能落地,实属不易,希望是个好的开始。围绕亿纬锂能和长城汽车,以及即将崛起的荆门通航产业,荆门对芯片的需求非常大,实现千亿半导体产业集群不是幻想。

荆门已有,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粮食及大健康产业,四大千亿产业,循环经济、数智经济、低空经济三产业链。五年内,荆门工业产值超万亿规模,依然在中西部地级市处于领先地位。

前面说,亿纬锂能和长城都是在荆门不通高铁,重型码头,民用机场的困难下完成的。如今十字型南北高铁即将通车,十年内,荆随高铁、荆常高铁通车,荆门必然是米子型高铁枢纽,汉江高标准航道改造,江汉运河升级,屈家岭通用机场运营,漳河、冷水通用机场升级,荆门民航、通航、低空经济齐发力,荆门的必然成为华中水陆空交通枢纽。

这些高效务实、廉洁奉公的父母官,这些无限热爱、回报桑梓的荆门人,荆门人的未来无限美好,传奇知州舒成龙再世,也不过如此。

说说荆门人;荆门这个地方有弹舌音,中原和汉族地区很少见,这是蒙古等阿尔泰语系特点。有学者,研究因为荆门特殊的地理位置。前面说过,唐初设荆门县,设三关、四驿站,紧紧扼守荆襄大道和汉江,这两条南北大通道的水陆码头,鄀县升级为一台精密的军事防御机器。唐末到五代十国开始,荆门就叫荆门军。

任何南北对峙时代,这里都是备战的最前端,向北协防襄阳,向南协防江陵。其中最长时间是元灭宋之战,在荆门军屯兵数万,历时十数年,蒙元时代荆门地位极高,升荆门军为府,峡州路总管府,统领荆襄宜之间大部分区域,驻军一百四十年。荆门的方言弹舌音。多少受鞑靼贵族影响。

前面说的,唐太宗李世民改若县为荆门县,架空了荆门的历史。解放初,荆门淅出了当阳,历史古迹和传说故事少了一半。客观上造成:荆门文化不自信。虽然合并了承天府,这一明朝时期荆楚地区最大的大咖,但汉水东岸土地,难以弥补荆当一体,从鄀县、编县、权县、武宁郡、长林县、荆门军、峡州府、荆门府,荆襄古道水路码头的叙事主线。

荆门人,文化上不自信,低调又务实,厚道不咋呼。

独占荆山龙脉+汉水南北水脉+江汉平原聚宝盆+长湖江汉运河通道,可以说生在荆楚地区最大的鱼米乡、聚宝盆,扼守着最重要的荆襄古道和汉水码头,但周遭“强敌环视”,荆襄宜一遛的文化名城,荆门确实黯然失色。

其实荆门人,不应该如此,楚国和蒙元对荆门的定位都非常高。屯兵万户,升荆门军为峡州路总管府,统领荆襄宜之间大部分土地和关隘码头。元蒙帝国是世界级征服者,征服野心和战略眼光非一般朝廷可比。

荆门的美食,在华中地区,是隐藏王者。本土菜,吸收川菜和湘菜精华,结合本土物产,精细改良,南北咸宜。

荆门的地貌和气候:地处江汉之间,兼具荆山山地与江汉平原,历史上一次又一次,接受了大量的北方移民。

荆门城北的荆山地区,有着丰富的野味与山珍,烹饪方式多为烟熏火燎,且不说腊肉、香肠、豆干、鸡鸭鱼牛羊,野兔、麂子、山鸡、野猪、狍子、獾子,松香木熏制,平原地区不可能吃到的美味。荆山里,还有香菇、木耳、松茸、竹笋大量山珍。荆门城北山区和钟祥大洪山都是长寿之乡,蔬菜瓜果一流,供港专属。

荆门城南的江汉平原和湖区,则偏爱风干肉,十里铺风干鸡、漳河糍粑鱼、长湖鱼糕i等,都是地理标识。

湖北人都会做鱼,以江汉平原为最,鱼籽鱼泡、红烧煎炸,鱼糕鱼丸。

钟祥柴湖,十万河南移民带来了河南的生活习俗,他们擅长烹制牛羊肉。

东宝白庙,十万北方产业工人,带来了东北菜和西北面食的传统。

荆门人本就爱琢磨且讲究吃穿,所做的美食,会吸收改良,比湖北其他地方更为出色。像矮子馅饼、牛肉面、肥肠鸡等,都是本土爆款美食。矮子馅饼全国闻名,荆门牛肉面源自西北移民的拉面,经荆门人之手,味道一绝。肥肠鸡,本是四川美食,荆门肥肠鸡,百吃不腻。

前面说过,荆门最早的土著,就是楚王征服的各种小国,王族后代。楚王伐其国,迁其族于郊郢。荆楚土著,灵巧精细,善于做小吃,卷曲粑粑、南瓜粑粑、猪油饼、鱼糕、钟祥蟠龙菜、石牌豆腐、橡子粉、米茶、葛粉等,都是独具地方特色、全国独一无二的美食。三匹罐凉茶,荆门最地道。

钟祥是华中地区唯一的长寿之乡,养生文化底蕴深厚。屈家岭一带作为中国农业科技谷、长江文明发源地,盛产优质农产品。京山作为绿林好汉发源地,藏龙卧虎,盛产优质大米,京山桥米为明朝贡米。道家帝君——嘉靖皇帝何等仙风道骨和超然品位,独念荆楚故土的蟠龙菜和京山桥米。

东宝蔬菜、钟祥长寿菜、京山桥米,屈家岭农产品,都是供港产品;漳河、长湖水产河鲜,荆楚一绝。

荆门的农产品,不仅好,还量大。老荆门市,在1984~1986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商品粮供应五大县(市),1996年加盟屈家岭(五三农场)、钟祥、京山,三块风水宝地。荆门依然是两湖地区最强王者,最大、最优质的商品粮和农产品基地。

因为历史原因,从鄀县、权县、编县、武宁、长林到荆门县、荆门州,荆门军,荆门人对自己脚下土地的历史曾经很迷茫。对比周遭城市,不那么显赫。想问问,祖先,你从哪里来?你是什么人?找不到答案。

希望看到我的文章,很多人应该释然,原来我们生活的土地,历史如此的厚重,文化如此的灿烂,土地如此的肥沃,美食如此的诱人,人民如此的淳朴,未来如此的美好。

如此的提高文化自信,更爱我们都家乡,我们共同找一些精神慰籍,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厚土。

最后,用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总结,

太一生水。

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

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天地复反辅也,是以成神明。

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

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

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

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

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太一生水,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荆门出土的镇国之宝,震惊西方哲学界的东方著作。太一生水,符合辩证逻辑的宇宙哲学理论,比先秦诸子百家的最高维、更系统的哲学思想,同时期的西方自然哲学之父——泰勒斯,仅仅提出,万物本源是水。而太一生水篇,生成、反辅、循环往复的方式,解释了生命的起源,宇宙的奥妙,社会的形成、万事万物的成长,从细微到宇宙,包罗万象,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一宏大的哲学观。荆门人,一定要懂《太一生水》。

鄀郢,编县、权国、武宁郡、峡州路总府、荆门府,这片土地经历过无数次的兴衰更迭,最终以独占荆山漳水、大平原的二元地理,扼守水襄荆、汉水超级锁钥,长江汉水之间唯一的高燥之地,气候湿润、风调雨顺、旱涝保收,这些王炸优势胜出。

在当代,荆门是介于四线和五线之间的小城市,因为建国后荆门只有县级体量,与襄荆宜的人口不足,处于天然劣势。但历史的限制,永远无法束缚荆门人,因为荆门人就是善于创作历史的人。荆门人终究会在历史中又一次胜出。

因为历史是人,太一也是人。太一即是楚文化最崇高的神,也是黄老道学中的道,可以是世间万物,也可以是人。

太一生水,水反辅助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只有人的精神在,人心齐,泰山移。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有付出,就有回报,正如《太一生水),万事万物,相辅相成。

飞云山人,2025年于深圳

原创不易,抄袭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