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买房人大撤离背后:4万房子1800工资,这笔账真算不过来

发布时间:2025-10-28 22:21  浏览量:1

房子便宜不代表生活便宜,这话放在鹤岗身上,简直就是血淋淋的现实教科书。

鹤岗当年153元每平米,1万块钱的房子把很多年轻人吸引过去,听着就跟白捡似的。可你知道吗?当年那批冲着便宜房价跑到鹤岗的年轻人,现在都过得怎么样了?

咱今儿就来聊聊这些人的真实故事,看看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在鹤岗"躺平",什么样的人注定要灰溜溜地逃回来。

那些撤离的年轻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记得那个广东小伙儿小黄,这小伙算是鹤岗"拓荒者"里比较典型的一个。花了4万块钱买了套60平的房子,又拿出1万多简单装修了一下,想着在当地找个3000块钱的工作,过上没有房贷压力的小日子。

刚开始,小黄确实挺爽的。每天按时上下班,没啥工作压力,晚上回家也不用为房贷发愁。那会儿他还挺得意,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有房族"生活,引来一堆在大城市苦哈哈还房贷的朋友羡慕嫉妒恨。

可好景不长,东北的冬天来了。

你说一个在广东人,哪见过零下30度的严寒啊?家里暖气开到最大,出门还是跟要了命似的。小黄后来跟朋友说,那种冷不是多穿点衣服就能解决的,是从骨头缝儿里往外冒的寒气,让人怀疑人生的那种。

最要命的是,开暖气的费用比他想象的高多了。一个月下来,暖气费就得大几百,再加上其他生活开支,3000块钱的工资根本不够用。这还不算,出个门都得打车,因为实在太冷了,公交车站等车都能把人冻成冰棍儿。

小黄最后实在受不了了,连夜订机票飞回了广东,房子直接挂在中介那儿,能卖多少是多少。

还有一对湖南的小夫妻小杨和小苏,他们离开鹤岗的原因又不太一样。这俩人本来在上海打拼,听说鹤岗房价便宜,就跑过去买了套小房子,想着过几年二人世界。

刚开始他们也挺享受的,生活节奏慢,物价便宜,每天悠哉悠哉的。可时间长了问题就出来了:太无聊了!

你想啊,一个习惯了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突然到了一个连像样的商场都没有的小城市,那种落差感简直要人命。想吃个好点的餐厅得跑老远,想看个电影得提前好几天查时间,外卖?基本别想了。

而且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一个月才3000多,跟在上海的时候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虽然花销少了,但那种收入断崖式下跌的心理落差,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最后他们也决定回到大城市,重新拥抱那种繁华热闹的世界。

那些坚守下来的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活法

说完走的,再来看看留下来的都是什么人。

首先是退休的老人们,这群人可以说是鹤岗的"真爱粉"。

陈老师夫妻俩从山西过来,一眼就看中了鹤岗的环境。你别说,鹤岗的自然环境确实没得说,森林覆盖率47%,大部分时间都能看到蓝天白云,空气质量甭提多好了。

老两口买了套便宜房子,过上了真正的养老生活。白天散步爬山,没事儿去附近景区转转,生活别提多惬意了。最关键的是,他们有退休金,不用为收入发愁,而且年纪大了对娱乐设施的需求也不高,反而更看重环境和空气质量。

冬天太冷的时候,他们就飞去海南过冬,或者回老家探亲,完全就是候鸟式的生活。这种安排对有固定收入的退休老人来说,简直完美。

第二类留下来的是自媒体创业者,这群人可以说是真正在鹤岗找到了金饭碗。

王佳菲原来在广州做贸易生意,后来转行做直播带货。当她的业务做到一定规模后,果断带着团队搬到了鹤岗。

你想想,在广州2个月的房租就能在鹤岗买套房子,这成本优势太明显了。而且鹤岗政府为了发展电商产业,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免费提供场地和库房,选品时各部门高度配合,工作效率特别高。

最重要的是人工成本低啊!在上海广州雇一个人最少得7000块钱,在鹤岗4000就能招到优秀人才。这一来二去,王佳菲的直播团队收益大大提高,现在月收入能达到4万多。

对于这种只需要网线就能工作的新职业来说,鹤岗简直就是创业天堂。

当地人的真实生活:被遗忘的声音

说了这么多外地人的故事,咱也得听听当地人是怎么想的。

鹤岗本地的老王在煤矿干了半辈子,现在矿山不景气了,他只能在当地找些零工干。一个月收入1800块钱,听起来不多,但在当地也算正常水平了。

老王最头疼的就是冬天的取暖费。别看房子便宜,但取暖费可一点都不便宜。一个冬天下来,光暖气费就得大几千,对于月收入1800的他来说,这笔钱压力不小。

而且老王发现,自从外地人多了以后,当地的物价也有所上涨。以前5块钱的早餐,现在得7、8块钱。房租虽然还是便宜,但相对于当地人的收入水平来说,负担也不轻。

"那些外地人来了又走,搞得我们这儿跟旅游景点似的。"老王有时候也挺无奈的,"他们觉得便宜,是因为没算上所有的生活成本。"

中介眼中的众生相:见过太多人来人往

当地房产中介小李可以说是这场"鹤岗热"的见证者。从2019年开始,他就不断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购房者。

"刚开始那会儿,每天都有人打电话咨询房子,很多人看都不看就要买。"小李回忆起那段时间,"我当时就觉得不太靠谱,总是劝他们先来实地看看。"

可很多人就是不听,非要远程买房。结果没住多久就后悔了,又找到小李要卖房子。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小李说,"来的时候满怀希望,走的时候灰头土脸。有些人房子根本卖不出去,只能空着,每年还得交物业费、暖气费。"

在小李看来,真正适合在鹤岗定居的外地人,要么是不需要本地就业的自由职业者,要么是对生活品质要求不高的退休老人。年轻人想靠在鹤岗买房来解决人生问题,基本上都是想多了。

现在的鹤岗:分化越来越明显

2025年的鹤岗,跟几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确实有一批人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房地产市场也因为外地购房者的注入而有所回暖。另一方面,很多人来了又走,留下一堆空置的房子和一地鸡毛。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鹤岗居然还出现了百万级别的高档小区,房价也开始稳步上涨。这说明什么?说明即使在鹤岗,也开始出现分化了,有钱人还是愿意为更好的居住品质买单。

而鸡西那套1万块钱的房子,估计也就是个例。就像鹤岗一样,真正的"白菜价"房子往往都在偏远的老矿区,位置偏僻,配套差,年轻人买了也住不长久。

到底什么是好生活?

说到底,鹤岗这个现象反映的不是房价问题,而是价值观问题。

有人觉得有房就是安全感,有人觉得收入稳定才是安全感;有人需要热闹的都市生活,有人享受宁静的小城时光;有人为了省钱什么都能忍,有人为了生活品质宁可多花钱。

每个人对"好生活"的定义都不一样,这没有标准答案。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单纯靠便宜的房价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生活的幸福感来自很多方面:收入、环境、社交、发展空间、精神追求等等。缺了哪一样,都会让人感到不满足。

那些在鹤岗成功"躺平"的人,要么是经济基础足够好,要么是找到了适合的赚钱方式,要么就是真的不在乎那些大城市的繁华。

而那些撤离的年轻人,他们的选择也没错。毕竟人生苦短,与其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凑合过日子,不如勇敢地去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是真的想过简单安静的日子,还是只是想逃避现实的压力?这两者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房子只是容器,真正的生活内容还得靠自己填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