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夫告诫其弟:徐恩曾外秀中恶,陈立夫遂擢升徐为特务科主任
发布时间:2025-10-29 05:23 浏览量:2
说起国民党情报系统的那些事儿,总绕不开中统这个庞大机器,而徐恩曾就是它运转了十五年的核心齿轮。这家伙表面上看文质彬彬,戴副金丝眼镜,讲话总带点书卷气,可骨子里头藏着股子让人不寒而栗的算计劲儿。
陈果夫一眼就看穿了,私下里对弟弟陈立夫直言不讳,说徐恩曾这人外表秀气,内里却藏着恶毒的心思。可陈立夫呢,没把这话当回事儿,反倒一手推着他往党务调查科主任的位置上坐稳了。这一步棋,走得看似顺风顺水,实则埋下了中统日后乱象丛生的种子。
徐恩曾从中统掌门的位置上,搅起多少腥风血雨,抓捕共产党人、破坏地下组织不说,还把整个系统搞成自家敛财的工具。蒋介石后来一纸手令把他撸下来时,这位昔日红人只能自嘲一句,大特务没好下场,自己至少捡了条命。
徐恩曾这人,1896年出生在浙江吴兴一个地主家庭,那地方出过不少国民党高官,陈其美、张静江这些大佬都出自这儿,难怪他从小就瞄准了仕途这条道。
家里有钱,他早年读私塾,基础打得牢,1919年考进上海南洋公学电机工程科,那时候南洋是顶尖工科学校,他学得认真,专攻无线电技术。
毕业后没急着找活儿干,花一年备考,1922年就打包行李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卡耐基工学院,读工商管理,顺带深造无线电。三年下来,1925年硕士学位到手,回国时一身洋派做派,精通机电,还会些管理套路。
刚回上海,他先在南市自来水厂当工程师,日子过得平平淡淡,那年头上海广播才起步,就一台美国人办的电台,放放广告和音乐。他这身本事搁那儿有点儿浪费,可机会来得快。
1925年,陈果夫在上海听广播时灵光一闪,想着给国民党建个电台宣传革命,就找蒋介石汇报,后者拍板同意。陈果夫次年跑上海招人,没人敢去广州冒险,那地方时局乱。
1927年南京政府一立,需求更急,张静江想起徐恩曾这号吴兴老乡,又是无线电高手,便和陈果夫联手推荐。1928年初,徐恩曾正式入伙,成了筹建中央广播电台的三名干事之一,从自来水厂跳槽,全身心扑在新活儿上。
那年春天,陈果夫从美国订了五百瓦播音机,选址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后院,徐恩曾带队搞基建,铁塔天线、机房设备,一手包办。八月一日电台开张,蒋介石从北平赶来剪彩,这可是中国第一座正式广播电台,国民党宣传机器的开端。
徐恩曾顺势当上首任主任,风头一时无两。党部后院天天挤满参观的要员,他领着人转悠,讲解技术,很快就和国民党高层搭上线。说白了,这电台就是他进CC系的敲门砖,陈果夫亲眼见他干活细致,业务硬,便对他另眼相看。
电台稳当后,徐恩曾不满足技术岗位,那时候国民党内“吴兴帮”正火,陈其美、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这些老江湖把持大局,蒋介石和他们关系铁。
他自认也是吴兴嫡系,还和陈氏兄弟沾亲带故,便开始琢磨从政。同期留美同学陈立夫已升中央党部秘书处长,叶秀峰、吴大均也混上官僚,他眼热得慌。
没多久,他就找陈果夫直球表态,想转行。陈果夫劝他,技术饭碗金贵,何必趟官场浑水,可陈立夫支持,觉得乱世里知识分子得先搞政治。1928年底,徐恩曾加入国民党,出任中央党部秘书处总务科长,三十岁就中层起步。
总务科管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吃喝拉撒、文书档案,可徐恩曾不嫌弃,用留美学来的管理法子大刀阔斧改革。先建文书档案制度,把乱七八糟的文件分类归档,效率翻倍;又装电话总机,内外联络顺溜;最关键的,他用无线电专长设计密电码系统,保密性强。
这套东西让陈果夫眼前一亮,察觉他有搞情报的潜力。徐恩曾还变着法儿讨好陈氏兄弟,出车时亲自把门,称呼上也改了,对陈立夫从“立弟”叫成“立兄”。就这样,他从技术专家摇身一变为党部中坚,仕途大门彻底敞开。谁知,这不过是通往特务深渊的阶梯。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1928年就悄然设立,本是陈立夫一手搞起来的情报雏形,专管党务侦查、监视异己,外人叫它“特工总部”,无挂牌、无编制、无主管,神秘得紧。科里二十来号人,经费陈氏兄弟专批,花得像流水,地方干事出去办事,生杀予夺样样行。
前几任主任升得飞快:陈立夫自己干过,转眼秘书处长;张道藩继任,很快就进秘书室;吴大均半年不到,升中央统计处处长。徐恩曾一进党部,就盯上这块肥肉,不光因为位置特殊,还因为它直通权力中枢。
1929年吴大均走人,徐恩曾找陈立夫毛遂自荐,想调过去。陈立夫摇头,说情报活儿不适合他这机电出身的。可徐恩曾不死心,逮着机会就提。十二月,叶秀峰这任主任和陈立夫闹掰,两人本是留美同学,意见分歧大,叶一气之下请长假去杭州,科里群龙无首。
陈立夫踱步想人选,标准是忠诚加驯服,叶秀峰这事儿让他警醒,得找个靠谱的。徐恩曾平日和科里人处得好,又是心腹,便决定让他代理主任,总务科长身份不变,先试水。
陈立夫没急着报蒋介石,先去问陈果夫意见。陈果夫初中文化,但阅人无数,早年同盟会、辛亥革命、二次革命都掺和过,还下海做过生意,看人准得像刀子。
他观察徐恩曾三年多,早把这人摸透了,直言徐恩曾外表斯文,工作踏实,像个白面书生,可细瞧心机重,外秀中恶。还点出他比陈立夫大,却改口叫“立兄”,扰乱长幼序,心术不正。
陈果夫本不赞成徐从政,觉得他聪明有才,本该搞工业,对国家有用,可官欲太旺,利禄熏心,易走歪路。但既然铁了心,就让他试情报这行,用其所长,那密电码已显本事。陈果夫建议,代理一阵见成效,再联名上报蒋,正式委任。
陈立夫听了,觉得有理。次日就把事儿定下,徐恩曾代理上任,干得有板有眼,科务渐稳。1930年春天,他正式卸总务,专任党务调查科主任,从此中统这摊子就归他管了。
陈果夫这番告诫,像镜子照出徐恩曾的真面目,可陈立夫一意孤行,擢升照旧。这兄弟俩,一个老成持重,一个热血上头,权衡间就把徐推上情报宝座。
说到底,CC系正招兵买马,需要这样心机深的人才稳固地盘,可也为日后中统的腐败埋雷。徐恩曾上位后,科里经费更松,他开始扩编,建分支,情报网撒开,抓捕共产党人成家常便饭,周恩来差点儿落网就是他一手操办。
党务调查科在徐恩曾手里,1931年升格为调查科,他成实际掌门,总部挪到南京新街口正元实业社三楼,低调却权倾一方。陈立夫那年任中组部部长,开特工训练班,徐恩曾负责情报课,教侦查破坏,学员一半老手一半新人,毕业分派各地。
中统从这儿起步,表面党务,实则特务,监视党内异见、打击共产党,手段越来越狠。1932年,科名改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科,徐恩曾兼科长,权力稳固。他懂心理学,老谋深算,藏锋不露,属下办事时总留后手,情报分析细腻。
1935年国民党五大,徐恩曾进中执委,升调查处长,那年调查处和戴笠的力行社合并成军委会调查统计局,陈立夫局长,徐管第一处,专责党政情报。抗战爆发,1937年武汉不稳,他绞尽脑汁敛财,卖情报、收保护费,日子过得油水足。
1938年八月,中统正式挂牌,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徐恩曾副局长,朱家骅局长名义上挂名,实权全在他。局里分处设组,分支遍布省县,特工上万,经费年年加码。他建秘密电台,用无线电专长加密通信,情报传得飞快。
中统这机器,转起来吞人无数。徐恩曾抓顾顺章后,拷问出共产党机密,破坏多处地下组织。钱壮飞这秘书,本是中共卧底,帮周恩来脱险,他却没察觉,反倒靠钱壮飞物色人才。
局里腐败横行,他默许属下吃喝嫖赌,自己好色贪财,老家有妻,南京霸占东北女学生,1931年又娶中共叛徒费侠当二房。陈果夫陈立夫劝他别沾,疑费是双面间谍,可他铁心娶了。
徐恩曾野心大,1944年代理局长,和戴笠争地盘,军统中统本是蒋的两大鹰犬,他俩却互斗不休。抗战后期,徐恩曾插手军统押运钞票生意,指定路线让人劫,消息漏风,蒋介石震怒。
1945年,他被革职,蒋手书“永不录用”,十五年功劳一笔勾销。撤职时,他自叹大特务难善终,幸亏没掉脑袋。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湾地区,办小生意度日,1985年病逝台北。
陈果夫那句“外秀中恶”,早早点破真相,可陈立夫的擢升,让中统成了权力黑洞。回看这事儿,国民党情报系统,本该护党卫国,却在徐恩曾手里变味,贪腐内斗,加速了整个机器的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