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我救了落水的女教师,她父亲非说:人是你救的,就得你负责

发布时间:2025-10-29 08:34  浏览量:1

第一章 1987年鲁中乡村,春耕里的意外

1987年的春来得迟,鲁中平原的冻土刚化开,田埂上还留着残雪的痕迹,风刮在脸上,带着一股透骨的凉。我叫李建军,刚满二十岁,是李家坳的普通农民,跟着爹种着五亩责任田,日子过得不咸不淡,唯一的盼头就是秋收能多打两斗粮,再攒点钱,盖三间砖瓦房,娶个本分的媳妇。

分田到户已经五年,家家户户都铆着劲过日子。我家的五亩地在村东头的河湾边,紧挨着那条穿村而过的汶河。汶河春汛刚过,河水涨得满满当当,浑浊的水流裹挟着枯草和碎冰,哗啦啦地向东淌,看着就让人发怵。

那天是清明后第三天,天刚蒙蒙亮,我就扛着锄头去地里松土,准备种玉米。爹前几天崴了脚,家里的农活就落在了我身上。走到河湾边的田埂时,隐约听到河边有女人的呼救声,断断续续的,被风吹得忽远忽近。

“有人吗?救命!救命啊!”

我心里咯噔一下,扔下锄头就往河边跑。汶河这段河湾水深,河底全是淤泥,每年都有不小心落水的,能活着上来的没几个。跑到河边一看,果然见一个女人在水里挣扎,头发散乱地贴在脸上,蓝色的的确良衬衫浸了水,紧紧裹在身上,整个人随着水流上下浮动,眼看就要被卷进深水区。

“抓着这个!”我没多想,扯下田埂上捆柴火的绳子,一头拴在旁边的老柳树上,另一头扔到女人身边,“伸手抓住,我拉你上来!”

女人慌乱中抓住了绳子,我攥着绳子使劲往后拽,可水流太急,她又吓得没了力气,拽了几下,绳子都快磨破我的手心,她还是在原地打转。眼看她就要抓不住绳子,我咬了咬牙,脱下外套,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

河水凉得像冰,冻得我一哆嗦,刺骨的寒意顺着毛孔往骨头里钻。我奋力游到女人身边,从背后揽住她的腰,往岸边推。她吓得浑身发抖,手脚乱蹬,好几次差点把我也拖下去。“别乱动!我带你上岸!”我吼了一声,她似乎被我吼住了,渐渐安静下来,任由我推着往岸边走。

好不容易到了浅水区,我踩着淤泥,把她扶上岸。她瘫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发紫,浑身湿漉漉的,冻得直打寒颤。我顾不上自己浑身湿透,赶紧把外套披在她身上,又跑回地里拿了干毛巾,递给她。

“你没事吧?能站起来吗?”我问。

她缓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的脸,眼睛很大,带着惊魂未定的水汽。“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她的声音带着颤抖,还有点沙哑。

这时我才认出她,是村里小学新来的支教老师,叫林晓燕,听说还是从济南城里来的,长得白净,说话也温柔,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她。她刚来不到一个月,平时住在学校的土坯房里,没事就帮着村里的孩子补习功课,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落水。

“你怎么会在河边?”我好奇地问。

“我……我来洗床单,不小心脚下一滑,就掉下去了。”林晓燕低下头,脸颊泛起一丝红晕,大概是觉得不好意思。

我没再多问,毕竟救人要紧。“你浑身都湿透了,赶紧回学校换衣服,不然要感冒的。”我扶着她站起来,她的腿还在发抖,走路一瘸一拐的。

“我送你回去吧。”我说着,扶着她往村里的小学走去。一路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紧紧裹着我的外套,偶尔抬头看我一眼,又赶紧低下头。

到了小学门口,她的同事,也是另一位支教老师王芳,看到我们这副模样,吓了一跳。“晓燕!你怎么了?这是怎么回事?”

“我不小心掉河里了,是建军哥救了我。”林晓燕说。

王芳连忙扶着林晓燕进去换衣服,又转过身来对我道谢:“建军,真是太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晓燕可就危险了!”

“没事,应该的。”我笑了笑,浑身湿透的衣服被风一吹,冻得我直打哆嗦,“我先回去了,衣服等晓燕老师晾干了再还我就行。”

“好,你快回去换衣服,别冻感冒了!”王芳说。

我往家走,一路上,村里早起干活的人都好奇地看着我,问我怎么浑身湿透了。我简单说了说救人的事,大家都夸我勇敢,说我做了件好事。我心里有点美滋滋的,觉得救人本来就是应该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我没想到,这件“没什么大不了”的好事,会彻底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第二章 城里来的父亲,“负责”的要求

当天下午,我正在家里换衣服,准备去地里接着干活,就听到院门口有人喊:“李建军在家吗?”

我走出院子,看到两个陌生男人站在门口,一个穿着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很斯文,像是城里的干部;另一个穿着夹克,提着一个黑色的皮包,看起来像是司机。

“我是李建军,你们找我有事?”我问。

“你就是救了我女儿林晓燕的李建军同志?”穿中山装的男人走上前,伸出手,“你好,我是林晓燕的父亲,我叫林国栋,从济南来的。”

我连忙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很软,不像我满是老茧的手。“林叔叔好,晓燕老师没事了吧?”

“没事了,多亏了你,不然我女儿就危险了。”林国栋的语气很客气,但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我今天来,是特意来谢谢你的。”

说着,他让司机从皮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我:“这是一点心意,你收下,算是我们对你的感谢。”

我愣了一下,连忙摆手:“林叔叔,不用了,救人是应该的,我不能收你的钱。”

“你拿着吧,”林国栋把信封塞到我手里,“你救了我女儿的命,这点钱不算什么。再说,你浑身湿透了,肯定冻坏了,买点营养品补补身体。”

我还想推辞,我爹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这一幕,连忙说:“既然是林同志的心意,你就收下吧,别辜负了人家的好意。”

我看了看爹,又看了看林国栋,只好把信封收下,揣进了口袋里,感觉沉甸甸的。

“林同志,快进屋坐,喝杯热茶。”我爹热情地招呼道。

“好,麻烦你了。”林国栋点了点头,跟着我们进了屋。

屋里的陈设很简单,土坯墙,水泥地,一张八仙桌,几把椅子,还有一个掉漆的衣柜。林国栋坐在椅子上,环顾了一下屋子,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我爹给林国栋倒了杯热茶,说:“林同志,你女儿晓燕老师在我们村里教书,真是辛苦她了,城里来的姑娘,能吃苦,我们村里人都喜欢她。”

“是啊,晓燕从小在城里长大,没吃过什么苦,让她来这里支教,也是想让她锻炼锻炼。”林国栋喝了口茶,“没想到,刚来了没多久,就出了这样的事,多亏了建军同志。”

我们聊了一会儿,大多是关于林晓燕在村里的情况。我爹一个劲地夸林晓燕懂事、有文化,我坐在旁边,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点点头。

聊着聊着,林国栋突然话锋一转:“建军同志,我问你个事,你今年多大了?成家了吗?”

“我今年二十了,还没成家。”我如实回答。

林国栋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说:“建军同志,我今天来,除了感谢你,还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

“林叔叔,你说。”我心里有点忐忑,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你也知道,晓燕是个姑娘家,年纪轻轻的,这次落水,多亏了你救了她。”林国栋的语气很严肃,“可这事要是传出去,对她的名声不好。一个未婚的姑娘,被一个陌生男人救了,还浑身湿透地被送回来,外人会怎么说?”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说这个。“林叔叔,我救晓燕老师只是出于本能,没想那么多。”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没多想。”林国栋说,“可别人不会这么想啊。城里的规矩多,姑娘家的名声比什么都重要。晓燕以后还要回城,还要找对象,要是因为这事坏了名声,她这辈子就毁了。”

我爹也听出了不对劲,连忙说:“林同志,你放心,我们村里的人都知道建军是救人,不会乱说话的。”

“话是这么说,可难免会有闲言碎语。”林国栋摇了摇头,“再说,建军同志,你救了晓燕的命,按我们老辈人的说法,这就是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我和我爹都愣住了,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

“林叔叔,你……你是什么意思?”我结结巴巴地问。

“我的意思是,”林国栋看着我,眼神很坚定,“人是你救的,就得你负责。我想让你和晓燕处对象,以后结婚。这样一来,既能保全晓燕的名声,也算是你对她的救命之恩有了个交代。”

“什么?”我彻底懵了,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林叔叔,这……这不行啊!我和晓燕老师根本不了解,而且,她是城里的姑娘,我是农村的农民,我们根本不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林国栋说,“你是个好孩子,勇敢、善良,虽然是农村的,但只要你好好干,以后日子肯定能过好。晓燕虽然是城里的,但她也不是那种嫌贫爱富的人,我相信她会喜欢你的。”

“可是……”我还想反驳,却被林国栋打断了。

“没什么可是的。”林国栋的语气很强硬,“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已经跟晓燕谈过了,她也同意了。等她支教结束,你们就结婚,到时候我在城里给你们找份工作,让你们在城里生活。”

我爹也懵了,他没想到救个人,还能救来个城里的媳妇。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林国栋,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同志,这事儿太突然了,我们得好好想想。”我爹说。

“可以,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林国栋说,“但我希望你们能认真考虑,这对你们俩都好。”

说完,林国栋站起身,准备走。“我还得去看看晓燕,就不打扰了。三天后,我再来听你们的答复。”

送走林国栋和司机,我和我爹坐在屋里,都沉默了。

“建军,你觉得这事怎么样?”我爹先开口了,语气里带着一丝犹豫,“林同志说的也有道理,晓燕是个好姑娘,城里来的,有文化,要是能娶她当媳妇,你以后就不用在农村种地了,能去城里生活,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爹,可我和晓燕老师根本不了解,而且,我觉得她根本不会喜欢我。”我叹了口气,“她是城里的姑娘,见过大世面,我就是个农民,没文化,没本事,我们俩在一起,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没文化可以学,没本事可以干。”我爹说,“晓燕是个懂事的姑娘,只要你对她好,她肯定会好好跟你过日子的。再说,你救了她的命,她爹又这么说了,这也是缘分啊。”

我没说话,心里乱糟糟的。我承认,林晓燕确实是个好姑娘,长得漂亮,有文化,性格也好,要是能娶她当媳妇,确实是件好事。可我心里总觉得不对劲,这种“被安排”的婚姻,真的能幸福吗?而且,我不想因为“负责”而结婚,我想找一个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

接下来的三天,我每天都心神不宁,干活也没心思。村里的人也都知道了这事,纷纷劝我答应,说我走了桃花运,捡了个大便宜。可我心里还是很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三天下午,林国栋果然来了。他坐在我家的八仙桌前,看着我和我爹,问:“考虑得怎么样了?”

我爹看了看我,示意我说话。我深吸一口气,说:“林叔叔,我觉得……我们不合适。我是个农民,配不上晓燕老师,而且,我不想因为‘负责’而结婚,我想找一个互相喜欢的人。”

林国栋的脸色沉了下来:“李建军,你什么意思?你救了我女儿,现在让你负责,你还不愿意?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晓燕配不上你?”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连忙解释,“我只是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事,不能这么草率。我和晓燕老师根本不了解,就算结婚了,也不一定能幸福。”

“了解可以慢慢了解,感情可以慢慢培养。”林国栋说,“我女儿的名声要紧,你要是不负责,这事传出去,她以后怎么做人?怎么回城?怎么找对象?”

“可这也不能强迫啊。”我有点急了。

“强迫?我这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晓燕好!”林国栋的声音提高了,“你要是不答应,就是忘恩负义!我女儿的命是你救的,你就得对她负责到底!”

我和林国栋吵了起来,我爹在旁边劝着,可谁也劝不住。最后,林国栋气冲冲地说:“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到底答不答应?要是不答应,我就去村里闹,让大家都知道你救了人却不负责,让你在村里抬不起头!”

我没想到他会这么威胁我,心里又气又委屈。我救了人,难道还救错了?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了林晓燕的声音:“爸,你别逼建军哥了!”

第三章 姑娘的心意,村里的流言

林晓燕跑了进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爸,我跟你说过了,这事不能强迫建军哥,是我自己不小心掉河里的,跟他没关系,他救了我,我已经很感激了,不能让他因为这个就负责我的一辈子。”

“你懂什么!”林国栋瞪了她一眼,“我这是为了你好!你的名声要紧,要是这事传出去,你以后怎么在城里立足?”

“我的名声我自己负责,不用你操心!”林晓燕的语气也有点急,“我喜欢谁,想嫁给谁,是我自己的事,你不能替我做主!”

林国栋没想到女儿会这么顶撞他,气得浑身发抖:“你……你真是被猪油蒙了心!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非要跟一个农村小子!我告诉你,这事我不同意!”

“我不管你同不同意,我不会因为这个就嫁给建军哥的,也不会让你强迫他!”林晓燕说。

林国栋气冲冲地走了,临走前还撂下一句:“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林晓燕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转过身来对我和我爹说:“建军哥,大叔,对不起,我爸他就是太固执了,你们别往心里去。”

“没事,晓燕老师,我知道你爸也是为了你好。”我笑了笑,心里有点感动,没想到她会为了我顶撞她爹。

“其实,我爹说的也有道理,”林晓燕低下头,脸颊泛起一丝红晕,“这次落水,确实让你受了委屈,也可能会影响我的名声。但我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事,不能这么草率。我想,我们可以先试着相处一段时间,互相了解一下,如果真的合适,再谈结婚的事;如果不合适,也没关系,就当是交了个朋友。”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晓燕老师,你……你没必要这样。”

“我不是因为我爹的要求,也不是因为要报答你,”林晓燕抬起头,眼神很真诚,“我是觉得,你是个好人,勇敢、善良、踏实,我想多了解了解你。而且,我来村里支教,也想多了解一下农村的生活,你可以当我的向导。”

我看着她真诚的眼神,心里的犹豫渐渐消失了。“好,那我们就试着相处一段时间。”

我爹在旁边高兴地说:“好!好!这样最好!互相了解了解,合适就在一起,不合适也没关系!”

林晓燕笑了笑,露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那我以后就常来找你玩,你可不能嫌我烦。”

“不会,欢迎还来不及呢。”我也笑了。

从那以后,林晓燕经常来找我。有时候是在我干活的时候,她会来田埂上陪我说话,给我送水;有时候是在晚上,她会来我家,跟我和我爹聊天,或者教我识字、看书。

她带来了很多城里的书,有小说、有杂志,还有科普读物。我以前没读过多少书,小学毕业就辍学在家种地了,跟着她,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渐渐开阔了眼界。

我们一起去河边散步,一起去山上采野菜,一起去村里的小学看孩子们上课。她会跟我讲城里的生活,讲她的大学时光,讲她的理想和抱负;我会跟她讲农村的习俗,讲我种地的趣事,讲我对未来的憧憬。

相处的时间久了,我发现林晓燕不仅漂亮、有文化,还很善良、很朴实,没有城里姑娘的娇气。她会跟着我一起下地干活,虽然干得不好,却很认真;她会帮我娘做饭、洗衣服,跟我娘相处得像母女一样;她会耐心地教村里的孩子功课,不管多累,都不会抱怨。

我也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觉得她就是我想要找的那种姑娘。可我心里还是有点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她是城里的姑娘,迟早要回城的,而我只是个农村的农民,我们的未来,可能不会有结果。

林晓燕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有一次,我们在河边散步,她突然说:“建军哥,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觉得我是城里的,你是农村的,我们不合适,对吗?”

我点了点头,没说话。

“其实,我觉得合适不合适,不在于出身,而在于两个人的性格、三观合不合得来。”林晓燕说,“我喜欢农村的生活,喜欢这里的人,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如果我们真的能在一起,我可以留在农村,或者我们一起去城里打拼,总有我们立足的地方。”

“可是,你爹不会同意的。”我说。

“我爹那边,我会慢慢说服他的。”林晓燕说,“只要我们是真心相爱的,他总会理解的。”

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心里的自卑渐渐消失了。我握住她的手,她的手软软的、暖暖的。“晓燕,我喜欢你,我想跟你在一起。”

她的脸瞬间红了,低下头,小声说:“我也喜欢你,建军哥。”

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村里的人都知道了,纷纷送上祝福,说我们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可也有一些闲言碎语,说林晓燕是因为被我救了,没办法才跟我在一起的;说我是图林晓燕城里人的身份,想攀高枝;还有人说林国栋肯定不会同意,我们迟早会分手。

这些流言蜚语,像针一样扎在我心里,让我很不舒服。林晓燕也听到了这些话,可她并不在意,总是安慰我说:“别管别人怎么说,只要我们是真心相爱的,就够了。”

有一次,村里的闲言碎语者王二婶在村口的大树下跟人闲聊,说:“我看啊,林老师跟建军长不了,城里来的姑娘,怎么可能真的愿意留在农村,跟一个农民过日子?说不定就是玩玩,等支教结束,就回城了,把建军甩了。”

我刚好路过,听到了这话,心里很生气,想上去跟她理论,却被林晓燕拦住了。“建军哥,别跟她一般见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的感情,不需要别人来评判。”

“可是,她也太过分了!”我气冲冲地说。

“没事,”林晓燕笑了笑,“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给她看,我们是真心相爱的,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

那天晚上,林晓燕住在了我家,跟我娘睡在一个炕上。我娘很高兴,拉着她的手,说了很多贴心话,还给她缝了一双新布鞋。林晓燕穿着新布鞋,笑得很开心,说:“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我知道,我们的感情已经越来越深,可林国栋那边,还是个难题。他自从上次气冲冲地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来过村里,但我知道,他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

果然,没过多久,林国栋就给林晓燕寄来了一封信,信里说,如果她执意要跟我在一起,就跟她断绝父女关系,以后再也不认她这个女儿。

林晓燕收到信后,哭了很久。我看着她伤心的样子,心里很心疼,说:“晓燕,要不……我们还是算了吧,我不想让你因为我,跟你爹断绝关系。”

“不行,我不能跟你分手。”林晓燕擦干眼泪,眼神很坚定,“我爹只是一时想不开,等他冷静下来,总会理解我们的。我相信,只要我们是真心相爱的,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难。”

我抱着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对她,不让她受委屈,一定要让她爹接受我们。

第四章 秋收的考验,父亲的松动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秋收时节。地里的玉米成熟了,金黄的玉米穗沉甸甸地挂在玉米杆上,像一个个小灯笼。我和爹忙着收割玉米,林晓燕也经常来帮忙,虽然她力气不大,干不了重活,但她会帮我们剥玉米、晒玉米,还会给我们送水、送饭,跟我们一起在地里吃午饭。

村里的人都笑着说:“建军,你真是好福气,娶了个这么贤惠的媳妇,不仅有文化,还能吃苦。”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林晓燕也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脸颊红红的。

秋收是农村最忙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回家,累得倒头就睡。可林晓燕从来没有抱怨过,每天都精神饱满地来帮忙,有时候还会给我唱城里的歌,给我讲城里的趣事,让我忘记了疲惫。

有一天,我们在地里剥玉米,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赶紧把剥好的玉米装进麻袋里,往家里运。林晓燕也跟着我们一起跑,不小心脚下一滑,摔倒在泥地里,浑身都沾满了泥巴。

我赶紧把她扶起来,心疼地说:“你没事吧?有没有摔疼?”

“我没事,就是有点脏。”林晓燕笑了笑,脸上沾满了泥巴,像个小花猫。

我们把玉米运回家,浑身都湿透了。我娘赶紧给林晓燕找了我的干衣服,让她换上,又给她熬了姜汤,让她喝了暖暖身子。

“晓燕,以后下雨就别去地里了,太危险了。”我娘说。

“没事,大叔大婶,我年轻,身体好,不怕淋雨。”林晓燕说,“而且,我想跟建军哥一起干活,一起分担。”

我娘看着她,眼里充满了喜爱:“真是个好孩子,建军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

秋收结束后,我们家的玉米收成很好,比往年多收了两成。我爹高兴地说:“这都是晓燕带来的好运气!”

林晓燕也很高兴,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这天,林晓燕收到了她娘寄来的信,信里说,林国栋的气消了一些,不再提断绝父女关系的事了,还问她在村里的生活怎么样,让她注意身体。

林晓燕拿着信,激动得哭了:“建军哥,我娘说我爹不生气了,他可能会同意我们在一起了!”

“真的?太好了!”我也很高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

“我想给我爹写封信,跟他好好说说我们的情况,让他来村里看看,亲眼看看我们的生活,看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林晓燕说。

“好,我支持你。”我说。

林晓燕给她爹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里详细地描述了我们在村里的生活,描述了我对她的好,描述了村里人的善良和热情,还邀请他来村里看看。

过了一个多月,林国栋真的来了。这次,他没有上次那么严肃,脸上带着一丝温和。

“爸!”林晓燕看到他,高兴地跑了过去。

“嗯。”林国栋点了点头,看了看林晓燕,又看了看我,“我来看看你在村里过得怎么样。”

我们把他请进屋里,我娘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有炖鸡、有鱼、有炒青菜,还有我们自己种的玉米和红薯。

吃饭的时候,林国栋看着桌上的饭菜,又看了看屋里的陈设,说:“晓燕,你在村里受苦了。”

“我不觉得苦,我觉得很幸福。”林晓燕说,“这里的人都很好,建军哥对我也很好,我喜欢这里的生活。”

林国栋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吃饭。饭后,我带着他在村里转了转,给他看我们家的田地,看村里的小学,看村里的山山水水。

村里的人看到林国栋,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夸林晓燕懂事、贤惠,夸我是个好孩子。

“林同志,你放心吧,建军是个老实、踏实的孩子,对晓燕老师也好,他们在一起,肯定会幸福的。”村长李大爷说。

“是啊,林同志,晓燕老师在我们村里,我们都把她当亲闺女一样对待,不会让她受委屈的。”王芳老师也说。

林国栋听着大家的话,脸上的表情渐渐柔和了。他看着我,说:“李建军,这段时间,辛苦你照顾晓燕了。”

“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说。

晚上,林国栋和我坐在院子里,聊了很久。他问了我很多关于我家庭、我未来规划的问题,我都一一如实回答。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林国栋说,“以前,是我太固执了,觉得城里人和农村人不合适,觉得晓燕跟着你会受苦。可现在,我看到晓燕在村里过得很幸福,看到你对她很好,看到村里的人都很喜欢她,我也就放心了。”

我心里一阵激动:“林叔叔,你是同意我们在一起了?”

“嗯。”林国栋点了点头,“婚姻是你们自己的事,只要你们是真心相爱的,只要你们以后能好好过日子,我就支持你们。”

“谢谢林叔叔!”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林晓燕也跑了出来,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哭了:“爸,谢谢你!”

“傻孩子,哭什么。”林国栋摸了摸她的头,“以后,你要好好跟建军过日子,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一起面对。”

“我知道了,爸。”林晓燕点点头。

林国栋在村里住了三天,这三天里,他看到了我和林晓燕的感情,看到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了农村的发展和变化。临走的时候,他说:“建军,晓燕,我回去后,就给你们准备婚礼,等晓燕支教结束,你们就结婚。至于以后在哪里生活,你们自己决定,想在农村就在农村,想回城里,我就在城里给你们找份工作。”

“谢谢爸!”我和林晓燕异口同声地说。

林国栋走后,我和林晓燕的心里都充满了幸福和期待。我们开始规划我们的未来,我们想在村里盖三间砖瓦房,办一个简单的婚礼,然后继续留在村里,林晓燕继续当老师,我继续种地,再搞点副业,比如养鸡、养猪,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村里的人也都为我们高兴,纷纷帮忙张罗我们的婚礼,有的帮我们盖房子,有的帮我们准备嫁妆,有的帮我们联系婚庆用品。

可就在我们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第五章 回城的抉择,爱情的考验

林晓燕的支教期限快到了,还有一个月,她就要离开村里,回城了。这个消息,让我心里很不安。我知道,她是城里的姑娘,迟早要回城的,可我还是舍不得她离开。

“晓燕,你回城后,还会回来吗?”我问,语气里带着一丝忐忑。

“我当然会回来啊。”林晓燕看着我,眼神很坚定,“我们都要结婚了,我怎么会不回来?我已经跟我爹商量好了,回城后,我就申请调回村里的小学,继续在这里教书,跟你一起过日子。”

“真的?”我心里一阵激动。

“当然是真的。”林晓燕笑了笑,“我喜欢这里的孩子,喜欢这里的生活,更喜欢和你在一起。”

我紧紧地抱住她,心里的不安渐渐消失了。

可没过多久,林晓燕收到了她爹的来信,信里说,城里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是在教育局当干事,工作稳定,待遇也好,让她回城后就去报到,不要再回农村了。

林晓燕拿着信,心里很矛盾。一边是自己喜欢的农村生活,喜欢的人,喜欢的工作;一边是城里稳定的工作,是父亲的期望,是更好的发展机会。

“建军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林晓燕哭着说,“我想去教育局工作,那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可我又舍不得你,舍不得村里的孩子。”

我看着她伤心的样子,心里也很矛盾。我想让她留在村里,和我一起过日子,可我又不想耽误她的前途。“晓燕,你去吧,去城里工作,那是你的梦想,不能因为我,耽误了你的前途。”

“可是,我走了,我们怎么办?”林晓燕问。

“我们可以异地恋,等你在城里稳定下来,我就去城里找你,我们在城里结婚,一起过日子。”我说。

“可是,你在城里什么都没有,怎么找工作?怎么生活?”林晓燕担心地说。

“我可以打工,我有力气,什么活都能做。”我说,“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林晓燕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感动:“建军哥,你真好。可是,我还是舍不得村里的孩子,舍不得这里的生活。”

“我知道,可机会难得,你不能错过。”我说,“等我们在城里稳定下来,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回来看看。”

林晓燕想了很久,终于做出了决定:“好,我听你的,去城里工作。等我稳定下来,你就来城里找我。”

我们约定,等林晓燕回城后,先适应城里的生活,找到合适的房子,我就去城里找她,然后结婚。

支教期限到了,林晓燕要回城了。那天,村里的人都来送她,孩子们哭得撕心裂肺,拉着她的手,不让她走。“林老师,你不要走,我们还想让你教我们读书!”

“孩子们,乖,林老师会来看你们的。”林晓燕也哭了,依依不舍地跟孩子们告别。

我送她到县城的火车站,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们都哭了。“建军哥,你一定要来城里找我!”

“我会的,你在城里要照顾好自己!”我大声说。

火车渐渐远去,我站在站台上,心里充满了不舍和期待。

林晓燕回城后,我们经常写信联系。她告诉我,她在教育局的工作很顺利,同事们都很照顾她,她爹也很高兴,经常给她做她喜欢吃的饭菜。她还告诉我,她已经在城里租好了房子,让我尽快去城里找她。

我也开始准备去城里的事情。我把家里的田地交给我爹打理,把家里的鸡和猪卖掉,攒了一些钱,准备去城里打工。

我爹和我娘都很支持我:“建军,你去吧,跟着晓燕在城里好好过日子,不用惦记家里,家里有我们呢。”

“嗯,爹,娘,你们要照顾好自己。”我说。

就在我准备去城里的时候,村里突然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林晓燕在城里有对象了,是教育局局长的儿子,家里很有钱,他们准备结婚了。

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把我打懵了。我不愿意相信,林晓燕会背叛我,会忘记我们的约定。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我激动地说,“晓燕不是那样的人,她不会背叛我的!”

“建军,这是真的,”王二婶说,“我远房的亲戚在城里,亲眼看到林老师和一个男人一起逛街、吃饭,那个男人就是教育局局长的儿子,他们已经订婚了。”

村里的人也都劝我:“建军,算了吧,城里的姑娘靠不住,她肯定是嫌你是农村的,配不上她,所以才跟别人好了。”

“是啊,建军,你就别再惦记她了,重新找个农村的姑娘,好好过日子。”

我心里很痛苦,也很愤怒。我不相信林晓燕会背叛我,我想给她写信,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写。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林晓燕给我寄来了一封信。信里说,她在城里确实认识了教育局局长的儿子,他对她很好,他的家人也很喜欢她,她爹也很满意,让她和他结婚。她说,她对不起我,她知道她背叛了我们的约定,可她也是身不由己,她不想让她爹失望,也不想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她说,希望我能原谅她,希望我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姑娘,好好过日子。

看着信,我眼泪掉了下来。我没想到,她真的背叛了我,真的忘记了我们的约定,忘记了我们在村里的点点滴滴。

我把信撕得粉碎,心里充满了绝望和愤怒。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被人耍得团团转。我救了她,对她那么好,可她却因为城里的工作和条件更好的男人,背叛了我。

我放弃了去城里的想法,每天都在地里拼命干活,想用劳累来麻痹自己。我爹和我娘看着我痛苦的样子,心里很心疼,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我。

村里的人也都同情我,再也没有人提起林晓燕,怕我伤心。

可我心里,始终放不下她。我想不通,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会背叛我们的感情。

第六章 真相大白,迟到的道歉

几个月后,我渐渐从痛苦中走了出来。我觉得,既然她已经做出了选择,我也应该放下过去,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我开始相亲,可每次都觉得不合适,心里总是想着林晓燕。

这天,我正在地里干活,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远处走来。是林晓燕!她回来了!

她瘦了很多,脸色也不好,看起来很憔悴。她走到我面前,眼里带着泪水:“建军哥,我回来了。”

“你回来干什么?”我冷冷地说,心里的伤口又被撕开了。

“建军哥,我对不起你,我来向你道歉。”林晓燕哭着说,“我知道,我背叛了你,我知道,我伤害了你,我不求你原谅我,只求你能听我解释。”

“我没什么好听的。”我说着,转身想走。

“建军哥,你别走!”林晓燕拉住我,“你一定要听我解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停下脚步,想听听她到底有什么解释。

林晓燕擦干眼泪,说:“我回城后,确实在教育局工作,也确实认识了教育局局长的儿子。他对我很好,他的家人也很喜欢我,我爹也很满意,让我和他结婚。可是,我心里爱的人是你,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你,没有忘记我们的约定。”

“那你为什么要跟他订婚?为什么要给我写那样的信?”我问。

“是我爹逼我的!”林晓燕说,“我爹说,如果我不跟他结婚,就不让我在教育局工作,还要跟我断绝父女关系。他还说,你是农村的,配不上我,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的。我没办法,只能答应他,只能给你写那样的信,想让你放弃我,想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姑娘。”

“那你现在为什么回来?”我问。

“因为我实在受不了了,我不想跟一个我不爱的人结婚,我不想放弃我们的感情。”林晓燕说,“我跟我爹摊牌了,我告诉他,我爱的人是你,我想跟你在一起,就算他不让我在教育局工作,就算他跟我断绝父女关系,我也不在乎。我辞掉了教育局的工作,回到了这里,我想跟你重新开始。”

我愣住了,没想到事情的真相是这样。我看着她憔悴的样子,心里的愤怒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疼。“你傻不傻?为了我,放弃了那么好的工作,值得吗?”

“值得!”林晓燕坚定地说,“工作没了可以再找,可爱情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不想错过你,不想后悔一辈子。”

我抱住她,眼泪掉了下来:“晓燕,对不起,我误会你了。”

“是我对不起你,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林晓燕也哭了。

我们回到家,我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我爹和我娘。他们都很感动,说:“晓燕,你真是个好孩子,我们支持你,以后,你就留在村里,和建军好好过日子。”

林晓燕留在了村里,重新回到了小学当老师。村里的人都很欢迎她回来,孩子们更是高兴得不得了。

林国栋知道后,气得不行,真的跟林晓燕断绝了父女关系,再也没有联系过她。可林晓燕并不后悔,她说:“只要能和建军哥在一起,我什么都不在乎。”

我和林晓燕的感情,经过了这么多的考验,变得更加深厚了。我们一起种地,一起教书,一起照顾我爹和我娘,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1988年的春节,我们在村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没有豪华的排场,没有昂贵的彩礼,只有亲朋好友的祝福和村里人的热闹。婚礼上,林晓燕穿着我娘给她做的红棉袄,笑得很幸福。

婚后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很充实。我们一起盖了三间砖瓦房,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日子越过越好。林晓燕在小学教得很出色,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我除了种地,还搞起了养鸡场,赚了不少钱。

1990年,我们的儿子出生了,我们给他取名叫李明宇,希望他能像他妈妈一样,有文化,有出息。

儿子的出生,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完整,也让我爹和我娘更加高兴。林晓燕的娘偷偷来看过我们几次,看到我们过得很幸福,也渐渐原谅了我们,还经常给我们寄东西。

1992年,林国栋生病了,很严重,住进了医院。林晓燕的娘给她打电话,让她去看看。林晓燕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去。

“你去吧,”我说,“他毕竟是你爹,血浓于水,不管他以前怎么对你,你都应该去看看他。”

林晓燕去了济南,看望她爹。林国栋看到她,很惊讶,也很感动。他知道,这么多年,是自己错了,不该强迫女儿,不该看不起农村人。

“晓燕,对不起,爹错了。”林国栋哭着说,“以前,是爹太固执,太势利,不该逼你跟你不爱的人结婚,不该看不起建军。你们现在过得很幸福,爹为你们高兴。”

“爹,别说了,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林晓燕也哭了,“以后,我们会经常来看你,会好好照顾你。”

林国栋原谅了我们,我们的关系也恢复了正常。他经常来村里看我们,看到我们的儿子,看到我们的生活,心里很欣慰。他说:“以前,我总觉得城里比农村好,现在我才明白,幸福不在于在哪里生活,而在于和谁在一起。”

第七章 岁月流转,幸福的真谛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2024年。我和林晓燕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儿子李明宇也长大了,考上了济南的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济南工作,成家立业了。

我们的养鸡场越办越大,成了村里的龙头企业,我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林晓燕也退休了,不再教书了,每天在家种种花、养养草,照顾我爹和我娘(他们都还健在,身体很健康)。

村里的变化也很大,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家家户户都有了汽车和互联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贫穷落后的小乡村了。

我和林晓燕经常会想起1987年的那个春天,想起那次落水,想起林国栋的“负责”要求,想起我们经历的种种考验。每次想起,我们都会相视一笑,觉得那都是我们爱情的见证。

“建军哥,还记得当年我掉河里,你救我的样子吗?”林晓燕笑着说。

“当然记得,你当时吓得浑身发抖,像只受惊的小兔子。”我也笑了,“我怎么也没想到,救个人,还能救来个媳妇。”

“是啊,缘分这东西,真是奇妙。”林晓燕说,“如果不是那次落水,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认识,永远都不会走到一起。”

“是啊,”我说,“虽然我们经历了很多困难和考验,但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有你,我的人生才变得这么幸福。”

“我也是,建军哥。”林晓燕握住我的手,“能和你在一起,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

儿子李明宇经常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来看我们,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孙子经常缠着我们,让我们给他讲当年的故事。

“爷爷,奶奶,你们当年是怎么认识的?”孙子问。

“当年,你奶奶掉河里了,爷爷救了她,然后你奶奶的爷爷就说,人是爷爷救的,就得爷爷负责,所以你奶奶就嫁给爷爷了。”我笑着说。

“哇,爷爷好勇敢!奶奶好幸福!”孙子高兴地说。

我们都笑了,笑声在院子里回荡,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我知道,我们的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坚持、一起克服困难换来的。它无关乎出身,无关乎财富,无关乎地位,只关乎两个人的真心相爱、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1987年的那次落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我平静的生活,激起了层层涟漪。它让我遇到了我这辈子最爱的人,让我经历了种种考验,也让我明白了幸福的真谛。

现在,我和林晓燕都老了,头发也白了,但我们的感情,依然像当年一样深厚。我们每天都会一起在村里散步,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我常常会想,如果当年我没有救林晓燕,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娶一个农村的姑娘,种一辈子地,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可我救了她,我的人生从此变得不一样了。我遇到了一个爱我的人,我也爱上了她,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雨,一起分享了阳光,一起创造了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

我知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它能让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走到一起;它能让两个经历重重考验的人,坚守在一起;它能让两个平凡的人,创造出不平凡的幸福。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我们的院子里,洒在我们相握的手上。我们的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眼里充满了对岁月的感恩和对彼此的爱意。

我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还会继续下去,直到永远。而1987年的那次落水,那句“人是你救的,就得你负责”,将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