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从规划引领、硬件提升、公平保障、内涵发展四个维度精准发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一名学生——
发布时间:2025-10-29 09:58 浏览量:2
10月24日,建湖县秀夫初中与上冈实验初中开展“共建‘四有’团队、共享‘学思’路径”教学研讨活动,两校九年级11名教师同台竞技,呈现精彩纷呈的“学思”课堂。课后各备课组围绕中考备考方向、重难点突破、分层训练等开展深度研讨,形成了城乡学校协同备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之举。近年来,建湖县锚定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目标,以“镇镇达标、校校达标、项项达标”为总要求,从规划引领、硬件提升、公平保障、内涵发展四个维度精准发力,持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一名学生。
高位统筹,
织密优质均衡“责任网”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不是简单的资源平均,而是让每所学校都有特色、每个孩子都能出彩。”建湖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县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建湖县先后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优化教育集团管理机制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优质均衡创建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将年度重点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学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成立由县政府牵头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及各义务教育学校同步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行政办公会、专题推进会,会商解决资金筹措、项目建设、师资调配等瓶颈问题,形成“人人关心创建、全员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建湖县建立起多元督查问责机制。一方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视察教育工作,聚焦择校热、大班额、课程开设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开展评议监督;另一方面加大对规范办学、教育收费等工作的日常督查力度,通过“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持续提升。
硬核投入,
筑牢教育发展“硬基石”
近年来,建湖县累计投入约5.71亿元用于义务教育民生实事工程,通过“新建+改扩建”双轨并行,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其中,新建盐城汉开书院这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并组建4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翻建西塘河小学、湖垛路小学等学校教学楼,新建湖阳路小学教学楼、汇文西路小学食堂等基础设施,有效缓解了城区择校压力,补齐了农村学校办学短板,大班额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建湖县按下“快进键”:投入1100多万元配置城乡互动课堂教室41间、教学一体机352台、计算机1722台,实现省市“智慧校园”覆盖率100%;近3年投入约1730万元实施盐城市中小学“十项提升”教育惠民行动,装配理化生实验室18间、安装空调453台、更换学桌凳18800套、新增图书52500册、安装直饮机244台,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装备资源。此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450多人次教师参加多媒体制作、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等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以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公平兜底,
守护每个孩子“上学梦”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孩子因残掉队”,这是建湖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底线要求。为此,该县从招生、资助、经费三个维度构建公平保障体系,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在招生入学上,建湖县严格遵循“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免试就读”原则,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不设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确保招生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优化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机制,四星级普通高中将不低于70%的招生计划通过定向分配方式投放至区域内初中学校,有效缓解择校热,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建湖县建立“精准资助+全程关爱”体系。2024年,全县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480人,发放资助金556.06万元。学生资助工作连续11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绩效优秀”。
经费保障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命线”。建湖县建立教育多元投入机制,将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校舍维修经费等全额纳入县财政保障范围并实行预算单列,确保教育事业经费和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且重点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
内涵提质,
打造教育发展“新引擎”
硬件投入是优质均衡的“骨架”,内涵发展就是“血肉”。建湖县在夯实硬件基础的同时,聚焦思政育人、师资建设、“五育”并举,持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让每所学校都有特色、每个学生都能成长。
在思政育人方面,建湖县以党建为引领,实现全县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红色先锋引童志、红色土地润童心、红色活动伴童行”系列活动,举办“基于校馆合作的‘铁军魂 盐城红’革命精神区域一体化教育实践”建湖区域联盟观摩活动,为全市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建湖样本”。
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建湖县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专项整治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学科中心组+三名工作室”培养体系,加强29个学科中心组、58个“三名”工作室管理,遴选“五级梯队”培养对象477人,教师在省市基本功、优质课竞赛中获奖30多人次。
在“五育”并举实践中,建湖县推进“学思融通”教学改革,完善学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实施“淮杂进校园”“体育素质拓展”“校园阅读”三大攻坚工程,创成国家、省、市级艺术特色学校11所;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家家到”评比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7.36%。截至目前,该县已有9个案例入选省“双减”工作典型案例,“五育”并举的育人成效逐步显现。
作者:徐加旺杨林
编辑:罗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