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重大突破!首款鸿蒙人形机器人“夸父”亮相光谷

发布时间:2025-10-29 17:16  浏览量:2

武汉光谷的展厅内,一台名为“夸父”的机器人正自如行走,它搭载的鸿蒙系统使其能听懂指令并协调全屋智能设备,中国全自主可控的机器人生态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10月28日,鸿蒙生态(武汉)创新中心的智慧展厅迎来国内首款搭载开源鸿蒙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夸父”。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在全自主可控的机器人生态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打破了国外技术在机器人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地位。

鸿蒙生态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鸿蒙生态创新中心主任杜金彪描绘了应用前景:“在配备鸿蒙设备的环境中,您只需说‘天黑了,请关灯’,它就能自动调节室内照明;说‘这里需要打扫’,它便会安排扫地机器人工作。”

01 机器人“夸父”的技术底蕴与演变历程

“夸父”机器人由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自2023年12月首次发布以来,已经经历了多次迭代升级。

当前展示的版本在软硬件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硬件上优化了手臂性能、关节散热、续航和传感器配置;软件上首创了全身动量控制算法,相关理论还登上了国际顶刊《RAL》。

这款机器人重量约45公斤,步速最高可达4.6千米/小时,能够快速连续跳跃高度超过20厘米,是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

“夸父”机器人已从最初的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应用场景。据悉,乐聚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于2025年1月17日在北汽越野车公司交付,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踏出了扎实的落地步伐。

02 鸿蒙生态:机器人的“数字底座”

鸿蒙系统作为国产自研的智能操作系统,能让众多设备像默契伙伴一样无缝协作。自2019年发布至今,全球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设备已超过10亿台,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操作系统。

在2025开源鸿蒙技术大会上,开源鸿蒙6.0 Release版本正式发布,并计划孵化具身智能PMC(项目管理委员会),采用模型原生操作系统设计方法,未来可支持全尺寸类人型机器人。这一举措标志着华为正从移动生态的操作系统,向“人形机器人数字底座”实现战略跃迁。

开放鸿蒙已汇聚9200多名社区贡献者,软硬件产品突破1300款,在金融、工业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这些成果为鸿蒙机器人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鸿蒙生态创新中心总经理杜金彪指出,鸿蒙是国产自研的智能操作系统,其优势在于能够让众多设备无缝协作,而这正是智能机器人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03 应用场景:从工厂到家庭的全面覆盖

“夸父”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展。在工业领域,这些机器人已在一汽红旗、海晨股份等工业企业上岗“干活”,专挑传统工业机器人应付不了的柔性制造、狭窄多变空间等场景下手。

在商业服务领域,“夸父”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从零下20摄氏度的冰雪赛场到时尚秀场,从通信峰会到顶级论坛,国际高规格场合总能看到它的身影。

2025年2月亚冬会火炬传递现场,在零下20摄氏度低温中,它稳稳完成挥手、击掌,全程没出任何差错。

乐聚团队对于“夸父”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已经有清晰规划:第一阶段在教育科研领域;第二阶段在特种、工厂、医疗等特定领域;第三阶段则全面进入家庭等民生领域,满足生命健康、陪伴护理等高品质生活需求。

04 产业链机遇:核心环节与受益企业分析

随着鸿蒙人形机器人生态的崛起,相关产业链迎来巨大机遇。通过综合分析上市公司布局与技术突破,我们梳理了核心环节的受益企业。

上游核心零部件

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核心供应商,产品覆盖人形机器人手指驱动、关节传动等关键环节。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人形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龙头,公司高精度减速器市占率持续提升。柯力传感:2024年公司六维力传感器样品已通过华为测试并完成交付,六维力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中游系统集成与操作系统

润和软件:作为鸿蒙生态核心建设伙伴,其操作系统适配业务正随“夸父”机器人亮相加速落地,公司是少数获得鸿蒙核心代码授权企业。美格智能: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1.38%,公司发布“通天晓”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内置高算力AI模组。拓斯达:公司与华为云就具身智能领域签署合作协议,为华为及供应商提供工业机器人产品。

下游整机与应用

高新兴: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83.1%,公司将机器人相关技术产品迁移至人形机器人,且与华为云等进行合作,提供具身智能模型落地支持。均普智能:成功研制直线关节人形机器人手臂样机,并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公司,建设首条机器人本体量产中试线。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如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丝杠等)等高价值量环节技术壁垒高,在整机成本中占比显著,且具备明显的进口替代空间。

05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2025年以来,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亮眼,Wind人形机器人指数年内涨幅一度达46.54%。有公募基金研究员认为,2025年极有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正式开启一个全新的产业时代。

在投资布局上,建议关注三个主要方向:

首先是上游核心零部件,特别是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丝杠等高价值量环节。这些零部件不仅技术壁垒高,在整机成本中占比显著,而且具备明显的进口替代空间。

其次是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和商业闭环的整机厂商。那些拥有自主应用场景的企业尤其值得关注。

最后是智能化软件层面,包括大模型算法和运动控制系统,这是人形机器人真正实现“智能”的关键所在[citation:13。

投资风险警示

人形机器人产业仍面临不少挑战。最核心的是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预期之间的落差。从技术层面看,“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还不够流畅,特别是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成本控制同样是一大挑战——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过高,要实现大规模普及,必须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

投资者也需注意市场波动风险。社会、政策层面对于机器人板块的关注与支持,利好产业实体发展,但过高的关注度也会放大机器人板块走势的波动率。

随着“夸父”机器人在光谷的亮相,中国全自主可控的机器人生态正加速成型。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集成,鸿蒙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已初步形成闭环。

业内专家预测,就像智能手机革命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人形机器人可能会重塑人与物理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启一个全新的产业时代。

本文章内容完全基于公开信息和分析师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 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建议咨询专业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