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道路交通更新改造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10-29 18:04  浏览量:1

1 引言

城市更新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而道路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动脉系统,其更新改造对于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具有深远影响。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精神,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更新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提质增效、绿色智能、安全韧性"的基本原则。肇庆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重要枢纽城市,其道路交通更新改造不仅关乎城市内部畅通,更直接影响粤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效率。近年来,肇庆市道路交通发展已从大规模建设阶段进入存量优化与增量提升并重的新时期,围绕"百千万工程"和"东部城区一体化"等战略,全面推进路网升级改造。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肇庆市在城市更新行动精神指引下道路交通更新改造的现状,分析采取的关键措施,研判面临的问题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路径。

2 肇庆市道路交通更新改造的现状与成效

肇庆市道路交通更新改造工作已全面展开,围绕"内畅外联、枢纽赋能、品质提升"的目标,采取多层次策略,取得显著成效。在路网体系完善方面,肇庆市重点推进普通国省道改扩建工程,目前正有序推进321国道德庆县城段、355国道广宁水声岭至东乡绥江大桥段等重点新改建工程七项,项目实施总里程102.8公里。这些项目建成后,过境车辆可直接从县城外围过境,有效缓解城镇中心路段交通压力。同时,肇庆市加快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推进234国道德庆段、358国道怀集段等两个国道升级改造项目动工建设,并积极推动27个省道低等级升级改造项目,改造总里程461.2公里。

跨区域通道建设方面,肇庆市取得突破性进展。广肇高速改扩建项目全面进入攻坚状态,其中关键控制性工程金马大桥主桥桩基已基本完工,项目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将由现状双向四车道和双向六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广湛高铁机场1号隧道回填段衬砌全部完成,标志着隧道土方回填作业面可完全移交。广湛高铁作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将实现广州中心城区到湛江中心城区90分钟互达。佛肇城际与广佛南环、佛莞城际、莞惠城际实现"四线贯通",形成"湾区大号地铁",实现五城联动,公交化运营使肇庆站日均客运量翻一番增长。

东部城区交通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肇庆市聚焦"两环六射八连"快速路网规划,总里程约407公里,着力打造东部城区半小时交通圈。东部小环线(肇庆新区-大型产业集聚区-四会城区-肇庆高新区)和东部大环线(肇庆新区-鼎湖区-端州区-高要区)建设加快推进,S260线升级改造、G324高要段改扩建等项目有序实施。同时,肇庆正加紧推进广昆高速扩建工程,规划惠肇高速、佛肇高速、江肇二高等高速路建设,并扎实推进国道G324改建、省道S528扩建等工程,深度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明显。2024年,肇庆市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561.5公里、危旧桥梁改造26座,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打好交通基础。四会市创成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封开贺江碧道画廊获评全省"交旅融合"发展十佳案例。县镇村三级寄递物流网络基本建成,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快递进村覆盖率均达100%,有效促进城乡融合。

3 肇庆市道路交通更新改造的主要措施

肇庆市通过多维度措施推进道路交通更新改造,形成"规划引领、建管并重、智慧赋能、精细治理"的综合治理模式。

规划引领与系统设计方面,肇庆市采取高位推动策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建设,并深入一线协调督办。市交通运输局成立普通国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工作专班,明确专人专项专责推进,2022年以来组织召开21余次推进工作会议,提高各县(市、区)政府工作紧迫感。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普通国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具备条件的458.5公里低等级省道、37.5公里低等级国道完成升级改造目标任务,分解各节点责任。

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方面,肇庆市采取"新改建、促升级、精养护"综合策略。针对穿城而过导致的拥堵、安全等问题,推进国省道改线工程,如321国道德庆县城一级过境公路改线项目绕避德庆中心城区,连接德庆东工业园内部道路,促进产业发展。对于低等级路段,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模式,加快项目落地。同时,肇庆市以"3399"交通主干道沿线风貌改造和绿美肇庆生态建设为抓手,推进道路绿化提升,累计补植乔木26244株,草皮及地被植物38732平方米,形成"车在景中游"的公路新风景。

精细治理与人性化服务方面,肇庆市注重打通交通"毛细血管"。通过建设"肇庆新区—鼎湖—端州—高要"大环城路(约130公里)和"肇庆新区—四会城区—肇庆高新区"小北环路(约50公里),推动G324线改线项目全线开工,持续疏通城市交通瓶颈堵点。针对农村公路,实施"四升三"、"单改双"500公里以上,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同时,将"岳山造林"光荣传统融入公路绿化品质提升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国省道和农村公路绿化,提升道路环境品质。

部门联动与机制创新方面,肇庆市建立协调机制。市、县交通、公路部门主动加强与发改、财政、资源、林业、环保、水利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会商研究、协调服务工作机制。沟通协调自然资源、林业部门提供升级改造项目准确的基本农田、生态红线边线位置,确保不占用基本农田;协调发改、财政部门提高项目立项审批、财政预算审查批复效率;在项目立项、用地预审阶段落实"容缺"制、"承诺"制政策,全面加快前期审批进度。

4 肇庆市道路交通更新改造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肇庆市道路交通更新改造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路网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东部城区空间割裂、分散、脱节问题明显,各区(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与广佛、深港澳的交通联系仍然不足。虽然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铁公水"多式联动交通运输体系,但通道数量、能力和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关键节点通行能力不足。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明显。肇庆市东部城区与西部县市在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公路等级公路比重偏低,部分偏远山区交通条件仍较落后。特别是县域之间路网连通性不足,制约了全域协调发展。例如,农村公路"单改双"任务艰巨,部分县道技术等级偏低,服务能力有限。

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压力增大。随着"绿美肇庆"生态建设深入推进,道路交通项目面临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在推进路网建设的同时,需要兼顾生态保护,特别是在穿越生态敏感区的路段,需要采取更严格的环保措施,增加了工程复杂性和成本。

资金和用地约束日益趋紧。随着国土空间管控强化,道路改扩建项目面临用地指标紧张、征地拆迁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尽管肇庆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但完全依靠财政投入难以持续,需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农村公路升级改造资金需求大,部分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影响项目推进进度。

老旧基础设施改造难度较大。部分早期建成的道路技术标准偏低,线形指标较差,进行扩容改造时受既有建筑物和地形地物限制,难以完全按照现行技术标准进行改造。城区部分道路狭窄,交通组织复杂,改造过程中需要兼顾交通畅通和居民出行,协调难度大。

5 肇庆市道路交通更新改造的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结合中办、国办《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精神,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强化规划引领,优化空间结构。肇庆市应进一步完善"两环六射八连"快速路网规划,强化东部城区一体化交通布局。重点推进东部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连接,加快广湛高铁、肇明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应制定差异化的区域交通发展策略,加强对西部县市的交通投入,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推进智慧绿色转型。肇庆市可借鉴"湾区大号地铁"公交化运营经验,推进交通管理智能化。建设城市交通大脑,整合多源交通数据,实现交通运行监测、预警和调控一体化。推广智能信号控制系统,根据交通流量自动优化信号配时。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将"绿美肇庆"理念深度融入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养护全生命周期,推广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应用。

创新投融资机制。针对资金约束,肇庆市可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对于具有一定经营收益的改扩建项目,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新经营模式,探索"改扩建+经营性资源开发"组合方式,通过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广告经营权出让等方式拓展收益来源。同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上级资金支持。

提升民生服务水平。道路交通更新改造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完善无障碍设施,改善慢行交通环境。针对农村地区,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优化城乡公交网络,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服务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出行获得感。

加强区域协同发展。肇庆市应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体系,强化与广佛等核心城市的交通连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形成"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同时,加强市域内各区县之间的交通协同,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6 结论与展望

肇庆市道路交通更新改造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形成以高快速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规划引领、工程攻坚、精细管理和机制创新,肇庆市道路交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百千万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广湛高铁、肇明高速等重大项目的建成,肇庆市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展望未来,肇庆市道路交通更新改造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绿色化转型,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低碳发展,推广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应用;二是智慧化赋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三是区域一体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四是人本化导向,从"以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提升出行品质和幸福感。

通过持续推进道路交通更新改造,肇庆将逐步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肇庆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