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强调:秋冬呼吸疾病高发,坚持 2 件事,老年人易忽略
发布时间:2025-10-30 01:31 浏览量:2
清晨的街道上,寒气透过围巾钻进脖颈,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慢慢消散。小区里,晨练的老人戴着口罩,偶尔打着喷嚏,却依然坚持在公园里慢跑。家里的窗户紧闭着,暖气声哒哒作响,厨房里热气蒸腾,空气中弥漫着热汤的香味。秋冬交替的日子里,看似平常的生活,却暗藏着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风险——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这两个月往往是最容易被感冒、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盯上”的时期。
李奶奶是小区里一位热心的退休教师,今年已经七十多岁。前段时间,她因为轻微咳嗽并不以为意,总觉得“老毛病了,喝点姜汤就好”。一天清晨,她在散步时突然觉得呼吸不顺,家人赶紧送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支气管炎已经发展为轻度肺炎。医生一边安慰家人,一边叮嘱:“如果早些重视咳嗽和呼吸道症状,完全可以在家通过护理和药物控制,避免恶化。”这个故事在小区里传开后,很多邻居都开始反思:平日里忽略的生活细节,其实关系着健康的底线。
专家指出,秋冬季节空气干燥、温差大,病毒和细菌更容易在呼吸道扎根。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晓华教授解释:“老年人本身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再加上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阻肺等的存在,使他们更容易被呼吸道感染。”王教授强调了两件容易被忽略但非常重要的事情:
保持呼吸道湿润。空气干燥会使鼻腔和气管黏膜变薄、容易受损,病毒入侵更快。建议老人室内使用加湿器,外出佩戴口罩,同时多喝温水或温热汤水,避免过冷或过烫饮品刺激呼吸道。
规律、适度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和免疫力,但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受凉。晨练时,最好选择天气相对温暖的时间段,并注意穿戴保暖。
在日常生活中,家属也可以做一些实际操作来帮助老人预防呼吸道疾病。比如,每天早晚开窗通风10至15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饭后散步20分钟,既能促进消化,又能提高肺活量;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减少严重感染风险。此外,观察老人呼吸状态也很关键:出现持续咳嗽、气促、发热等症状,应尽早就医,而不是简单依赖家庭偏方。
李奶奶出院后,家人按照医生建议调整了生活方式:室内保持适度湿度,早晚散步,饮食清淡温热,按时服药。几周后,她的咳嗽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很多。她自己感慨:“以前总觉得小病无所谓,现在才明白,秋冬防呼吸道病,真的不能掉以轻心。”
秋冬季节,冷空气、干燥环境和病毒叠加,让呼吸道疾病高发。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呼吸道湿润和规律适度运动,这两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又最关键的健康防线。关注日常生活细节、及时调整作息和环境,才能让老人在寒冷季节依然舒适呼吸,平安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