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 耙齿凌遭遇战

发布时间:2025-10-30 07:26  浏览量:1

如东 耙齿凌遭遇战

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彭德清)、第4军分区如皋警卫团(罗桂华)等VS第13军第4野战补充队第4大队第2中队、和平军暂编第26师第102团(欧阳志诚)某营

地点: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粑齿凌

省流:目前四爷对窝窝头战果最大一役,日军一个中队的主力被第七团包围击溃,战死被俘达七十八人。

日伪军出击

1944年6月下旬,中共如皋县委准备在如中太平庄召开一次扩大会议,如皋警卫团的3个主力连即和附近几个区警卫连集中起来,一方面保卫会议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则正好进行整训。

6月22日凌晨,担任栟茶镇警备的日军第2中队主力出动,在伪军一个营配合下突袭太平庄。

此战据时任如皋警卫团卫生队长的周苏民回忆:

天色微明,听到哨位上枪声响,我们迅速起床捆好了背包,向庄南面跑步集合,立即展开。

敌人是从东北方向的栟茶镇来的,我部队迅速散开组成散兵线抵抗,边打边向南撤,撤出村一里路左右,天已大亮,7连一位班长被打断了手臂肱骨,我立即为他包扎好,令战士护送他向后撤,他的步枪由我拿着。此时我特务连一个班的几名战士,占领了我右侧的房屋,在房顶上向进攻的敌人射击,我看见北面几十米外,有一班鬼子,挺直身体向我追来,我拿起步枪连打3枪,鬼子才低头弯下腰去。

此时我迅速跑步后撤,追上罗桂华团长,忽然一阵子弹射来,团长的警卫员手臂负伤,我为他包扎好伤口,他的卜壳枪也交给了我,我一手拿长枪,另一手拿短枪,仍掩护罗团长南撤。原在屋顶上的几个战士来不及撤退已被敌人捉住。过后,向南追击我部的敌人渐稀,而太平庄西面的枪声大作。我们以为我团的几个区警卫连向西撤退中可能被强大优势的敌人包围攻击,大家都担心西面的情况,因而我们又打回北面去,去原地察看情况。此时枪声又稀疏了,激烈的战斗接近尾声,这时候我团在罗桂华团长指挥下只有一二十人……

另据时任第7团副团长的张云龙回忆:

就在这时,从敌阵地中跑过来几名还被捆绑着的我如皋地方部队战士。经向这几个同志了解,我们才知道,地方部队拂晓时与伪二十六师的小股敌人打了一仗,刚刚接上火,伪军就佯装败阵,地方部队不知是计,紧追不舍,结果上了日寇车轮战术的当,被鬼子一个中队和伪军一个大队团团围住,经过一场苦战,多数同志冲了出去,这几个同志是在混战中被俘的。

意外的遭遇战

一号作战期间,苏中日军(第4野补队)亦派兵进占西团、七灶、裕华镇等,并加紧准备,疑似不日将发动扫荡。军部考虑到日军现有兵力不足,遂决心先发制人,趁敌援军未至之时发起一次大战役,击破其扫荡企图。

据第一方案,为打开敌封锁线上的缺口,将于6月15日发起战斗(实际上发起于6月26日),以第4军分区内的南坎据点为主要攻击目标,得手后再乘胜打下八总据点。

主攻部队由第7团附炮兵连担任,该团应由现驻地出发,经台南、如皋转至丰利以东集结。

6月下旬,7团从淮安县邵家庄营地出发,为穿过日伪封锁线,便采取夜行晓宿的办法,经过三个夜晚的急行军后抵达了如皋县脚儿塘。

6月22日,7团在海河滩吃过早饭,休息片刻后继续前进,预定天色大亮之前,赶到太平庄宿营。

临出发前,团长彭德清带人先行一步赶往前卫三营,副团长张云龙则在后面率领团本部。

第7团行军时以三营为前卫,团本部(教导队、重机枪连、团机关)后面是本队二营,一营为后卫,依次而行,头尾足有六七里路长。

上午6时左右,从前进方向的右侧传来零星枪声,张云龙为查明情况,即向前进方向派出侦察员,大部队行进速度也因此放慢,与前卫三营拉开了四华里的距离(一般应保持为二华里)。

不久侦察员向张云龙报告:前面有不少鬼子和伪军正在追我一支地方部队,现已进至耙齿凌。

接着,张云龙他们便发现在距离部队不到五百米的地方,有几座茅草棚,棚后面正埋伏着一两百敌人。

这五百米的距离内有一条1米来宽的土路,沿着路有一道很深很宽的交通壕,其余地区全在青纱帐的掩盖之中。

此时,前卫三营已经过去,本队一营距离团直有2华里,后卫二营更是在一营后面。

情况十分危急。

张云龙当即立断,下今团直机关和机枪连就地展开,使用4挺重机枪和7具掷弹筒向敌猛烈射击,同时让军号和通信员急调一营赶来增援。

教导队和二营的冲击

机枪连开火后,教导队(全团战斗骨干120余人)闻声而来,队长秦镜喘着粗气问:“我们怎么打?”

张云龙命令教导队向草棚发起冲击:

秦镜手提驳壳枪,回身喊道:“跟我上!”便晃动着魁梧的身躯冲出了阵地。

由于我们的出击,敌人开火了,教导队只冲出了七八十米,就被压制在路旁低洼地带。敌人火力很猛,不时有受伤和牺牲的同志被抬下阵地,向后面转移。对一营下达任务的人跑回报告,一营去向不明,已通知二营迅速赶到。势态的发展对我不利,正面敌人由于摸不清我们的底细,暂时还不敢贸然行动,但我们的“空城计”,随时都有被敌人识破的可能。面对此危急情况,战士们并无丝毫畏惧,而是更加勇猛地射击着、坚持着。

火力战半个小时后,第2营营长林少克带着第6连赶到了,他们非常勇敢,接到出击命令后,二话不说,立马就在重机枪连和教导队的掩护下发起刺刀冲锋。

第6连在交通壕左右沿线与日军展开大规模白刃战,战斗十分惨烈,连长彭加兴壮烈牺牲,指导员袁俊亦身负重伤。

第6连上来之后,第4、5连也依次在6连右翼投入战斗,与日军发生白刃战。

围攻

与此同时,一营在行进途中突然听到枪声,营长邓若波便果断采取行动,向右翼方向展开,并派出第1连支援团直机关,第2、3连向右侧前进,迂回包抄敌人。

途中一营与敌迂回部队遭遇:

狡猾的敌人本想来个两面夹击,使我陷于绝境,而我团一营行动之迅猛,动作之准确,却大大超出了敌人的预料。就这样一小队鬼子和100多伪军被一营的战士们在青纱帐里狠狠敲了一顿,狼狈地退回了原地。

第3营(陈桂昌)听到后面的枪声,也立即从太平庄回师,向日伪军后背发起攻击,形成了围攻的势态。

上午10时,日伪军被我完全包围。七团各连队均投入攻击,经3个多小时的白刃格斗,终于将被围之敌击溃。

教导队队长秦镜在追击时击杀日军中队长加藤:

追到一条南北和东西干渠交叉处时,鬼子转而向南跑,我就马上越过东西干渠,再上南岸时却看不见鬼子了。只见四周到处都是芦苇丛,于是我估计鬼子躲藏在这南北干渠边的芦苇丛中,就用刺刀在芦苇丛中到处搜索。向南搜索了约30米左右,到一颗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大树侧,我端着上了刺刀的枪,正要从树的右侧搜索过去,突然从树的左侧跳出来一个端着刺刀的鬼子,闪电般向我刺来!我本能地“啪”地一声躲开他的枪。立刻和鬼子“嘁嘁喀喀”拼杀起来!好险,猝不及防中,几次差点被他刺中!

拼了10来分钟未解决问题。这可是生死存亡的10来分钟,此时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眼前这个无比凶狂的鬼子!开始,他凭着过硬的技术,不断向我攻击,但我也仗着身高力大,及平时练就的敏捷身手,频频还击……渐渐的,我明显占了上风,因为拼杀中间,我发现,鬼子已慢慢向南移出了两到三米的距离,并明显显出体力不支、动作变慢。忽然,鬼子猛的拨开我的枪,急速后退一步,举枪欲扣扳机。

出于条件反射,我也自然的向他举枪,并出自本能的抢先击发,就在这零点零几秒钟的一瞬间,我以格斗击发,一枪击中了他双眼上方的脑门,把个小鬼子帽子也打飞了,他即刻仰面倒地,一命呜呼。此时,可能是精神与体力的高度损耗,见他倒下毙命,松了一口气,顿时觉得两腿发软,眼冒金星,晃了几晃,险些倒地。我赶忙用枪撑地,定了下神,打起精神,警惕的望了望四周,看有没有别的鬼子。并退到大树边,子弹上膛,休息了一会……

回头捡起那顶帽子一看,里面有用刺绣绣上的日文写着“加藤大尉”四个字,我才知道,我干掉的这个家伙是鬼子的大尉中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