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穷秀才遇贵夫人,神笔马良画天下,金榜题名状元郎

发布时间:2025-10-31 11:34  浏览量:1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杭州府有个穷秀才名叫林子谦,父母早逝,家道中落,独自住在祖传的破旧小院里。他虽满腹经纶,却屡试不第,平日靠卖字画为生,日子过得清苦。

这年秋闱在即,林子谦欲赴京应试,却连盘缠都凑不齐。这日,他正在院中作画,忽听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个衣着华贵的老管家。

“可是林子谦林秀才?”老管家施礼道,“我家夫人慕名而来,想请秀才作画一幅。”

林子谦忙将人请进。老管家环顾简陋的庭院,眼中并无鄙夷之色,反是赞叹:“秀才虽贫,院中兰草幽香,可见心性高洁。”

正说着,门外轿中走下一位蒙面贵夫人,身着素雅锦袍,气质雍容。她轻声道:“久闻林秀才画艺精湛,特来求一幅《秋江独钓图》。

林子谦应下,当即铺纸研墨。他凝神静气,笔走龙蛇,不多时,一幅意境深远的秋江图便跃然纸上:远山如黛,近水微波,一叶扁舟上,老翁独钓,意境清幽。

夫人观画,眼中闪过惊喜,随即黯然:“好一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只是太过凄凉了些。”

林子谦叹道:“晚生境遇如此,笔下难免带些萧索之气。”

夫人点头,命老管家奉上十两纹银作润笔。林子谦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临行前,夫人忽然道:“三日后是我家老爷忌辰,还想请秀才画一幅观音大士像,届时再叨扰。”

林子谦欣然应允。

三日后,夫人如期而至。这次她未蒙面,林子谦才得见真容——约莫三十年纪,眉目如画,气质高雅,只是眉宇间带着淡淡哀愁。

林子谦精心绘制观音像,笔下的观音宝相庄严,却又隐含慈悲。夫人看得入神,竟落下泪来。

“夫人为何伤感?”林子谦关切问道。

夫人拭泪道:“见观音慈悲,想起先夫。若他在世,见我如此,定要心疼了。”

言谈间,林子谦得知夫人姓沈,夫家姓陈,原是京城官宦人家,丈夫早逝,无儿无女,如今回杭州老家定居。

自此,沈夫人常来求画,有时是花鸟,有时是山水,给的润笔也越发丰厚。林子谦渐凑足盘缠,准备赴京应试。

临行前,沈夫人设宴为他饯行,赠他一个锦囊:“路途艰难,若遇危急,可打开此囊。”

林子谦谢过,见夫人眼中似有不舍之意,心中悸动,却不敢多想。

次日启程,跋涉月余,将至京城时,却在山中遇劫匪。盘缠被抢,林子谦侥幸逃脱,却已身无分文。绝望之际,想起沈夫人所赠锦囊。

打开一看,里面不是金银,而是一支通体碧绿的玉笔,笔杆上刻着“神笔马良”四字,另有一纸条:“以心为墨,以诚为纸,神笔所绘,皆可成真。”

林子谦半信半疑,试用玉笔画了个烧饼。笔尖过处,空中竟真出现一个热腾腾的烧饼!他大惊,知得宝物,不敢滥用,只画了些简单吃食充饥。

赶到京城,距考期只剩三日。林子谦找间小客栈住下,埋头苦读。

这日夜里,他正温书,忽听隔壁有老人呻吟。询问得知是个老儒生,病倒在床,无钱医治。林子谦心善,用神笔画了些银两,请来郎中为老人诊治。

老儒生康复后,得知林子谦是赶考秀才,便指点他功课。这老人原是翰林院退隐的老学士,学问精深,一番指点让林子谦茅塞顿开。

科考当日,林子谦沉着应考。拿到试题《论天下之道》,他思如泉涌,正要下笔,忽听旁边号舍一声惊呼,原来有个考生晕倒了。

监考官要将那考生抬出,林子谦见那人面色青紫,似是急症,不顾考试,取出神笔,暗中画了副药剂。药刚画成,竟真出现在手中,他忙给那考生服下。不多时,考生悠悠转醒。

这一幕被主考官看见,深感林子谦仁心,特意记下他的名字。

三场考毕,林子谦自觉发挥不错。放榜那日,他竟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殿试上,嘉靖帝见林子谦仪表堂堂,对答如流,亲自点为状元。

琼林宴上,林子谦才知那日晕倒的考生是当朝宰相之孙,宰相感激他救孙之恩,颇为看重。

林子谦授翰林院修撰,留京任职。他谨记沈夫人恩情,派人去杭州送信,却得知沈夫人已离开旧居,不知去向。

时光荏苒,林子谦在翰林院三年,清正廉明,颇得皇帝赏识。这日,宫中要绘制《嘉靖南巡图》,命林子谦主持。

作画时,他情不自禁想起沈夫人,便在画中江南山水间,添了一个模糊的女子身影,唯有背影,伫立江边。

图画成,嘉靖帝观画,对那女子身影颇感兴趣:“林爱卿,这画中女子是何人?”

林子谦跪奏:“是臣故乡一位故人。”

皇帝笑道:“看来是爱卿心仪之人。朕为你做主,招她入京完婚如何?”

林子谦黯然:“臣不知她如今身在何方。”

正说着,太监来报,杭州织造进贡一批绸缎,带队的是位女商人,请求觐见。

皇帝宣召。那女商人进殿,林子谦抬头一看,惊得目瞪口呆——竟是沈夫人!

沈夫人见林子谦身着官服,也是又惊又喜。

皇帝看出端倪,笑问:“林爱卿,这莫非就是画中之人?”

原来沈夫人本是苏州绣娘,当年被陈翰林看中纳为侧室。陈翰林病故后,正室容不下她,她只好回杭州,以刺绣为生。因手艺精湛,渐成富商。此次进京,本想打听林子谦消息,不料在此相遇。

皇帝听后感叹:“你助寒门学子,他金榜题名,真是佳话!”当即下旨赐婚。

婚后,夫妻恩爱。林子谦问起神笔来历,沈夫人道:“先夫祖上曾救过一位道人,道人赠此笔报恩。只是嘱咐,此笔只能救急,不可贪多,否则必遭天谴。”

林子谦点头:“夫人放心,我深知此理。如今既已入仕,当以真才实学报效朝廷,不该倚仗神通。

他将神笔封存,只偶尔用来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三年后,林子谦外放杭州知府,携妻返乡。他清正廉明,体恤百姓,深得民心。沈夫人则开办绣坊,教授贫苦女子技艺,夫妇二人被百姓称为“林青天”、“绣娘观音”。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奸臣嫉妒林子谦政绩,诬告他贪赃枉法。皇帝派钦差调查,那钦差受奸臣指使,欲置林子谦于死地。

危急关头,沈夫人取出神笔:“夫君,事急从权,可否...”

林子谦坚决摇头:“不可!我若用神通自保,与那些奸佞何异?相信皇上圣明,必还我清白。”

果然,杭州百姓闻讯,万人上书为林子谦辩冤。皇帝查明真相,严惩奸臣,升林子谦为浙江巡抚。

晚年,林子谦夫妇隐居西湖畔。他将一生经历写成《神笔录》,告诫后人:“神通虽妙,终是外道;仁心正气,方是根本。”

临终前,他将神笔投入西湖深处,愿它永镇江南水脉,护佑百姓。

如今西湖十景中的“碧笔峰”,传说就是那神笔所化。而林子谦与沈夫人的故事,也在杭州代代相传,成为一段佳话。

每逢月圆之夜,老人还会指着西湖中的倒影说:“看,那是林状元在作画,沈夫人在一旁研墨呢!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点个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本故事纯属虚构!谢谢观看!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