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车主必看!路边停车缴费新规实施,4种情况可合法拒付

发布时间:2025-11-12 18:55  浏览量:1

作为开了8年车的老司机,我最头疼的就是路边停车——要么遇到私人圈地收费,要么计时模糊多收钱,花了冤枉钱还没地方说理。最近“2025停车缴费新规,路边停车能直接拒付”的消息在车主圈传得火热,到底是真能随便拒付,还是有明确条件?我特意查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的指导意见,以及西安、济南、广东等地2025年实施的最新政策,还打了12315、12345政务热线核实,今天就用最实在的分享,把新规说清楚,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不花冤枉钱。

一、新规核心:不是“取消收费”,是“合规才付费”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2025年停车新规不是鼓励大家逃费,而是针对之前路边停车“野收费”、计时乱、票据杂的乱象,明确了收费方的义务和车主的权利边界。核心原则就一条:收费方先合规,车主再付费。

以前咱们遇到的坑太多了:小区门口私人画个车位就收费,没任何公示;停20分钟被按1小时计费;缴费后只给私人微信二维码,不给正规票据……这些乱象现在都有了明确的治理办法。新规的本质,是让公共资源的收费更透明,既保护车主的合法权益,也倒逼收费方规范操作,避免公共车位被长期占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202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路边停车收费必须满足“资质合法、信息公开、计费合规、票据正规”四个条件,少一个,车主都有权拒付,而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但如果收费方完全合规,咱们恶意逃费,管理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缴,甚至要承担诉讼费,这点大家一定要记牢。

二、4种合法拒付场景,遇到直接说“不”

这部分是重点,我结合政策要求和真实案例,整理了4种能直接拒付的情况,大家可以对照着用,遇到违规收费不用慌。

(一)收费信息没公示或公示不全,可拒付

新规要求,所有路边停车收费点,必须在入口处、泊位旁边的显眼位置,设置统一样式的标价牌(大多是蓝底白字,部分城市是绿底白字),清晰标注5项关键信息,少一项都算违规:①收费主体(谁在收费,比如“XX市停车管理服务有限公司”);②收费标准(分时段单价,比如“白天8:00-20:00,每15分钟2元”);③计费方式(按15分钟为一个单位);④免费时长(15分钟或30分钟);⑤投诉举报电话(12315或当地专属电话)。

我身边朋友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上个月在广东仲恺高新区某商圈路边停车,公示牌只写了“每小时8元”,没标注15分钟免费政策,他停了20分钟被要求付费,当场指出“公示不全”,直接拒付,后来打投诉电话,收费方被责令整改,还退了其他车主的冤枉钱。

还有一种情况:标价牌被树叶、广告牌遮挡,或者信息模糊(比如价格被涂抹),也属于“公示不全”。建议大家停车前先拍张标价牌照片,万一有纠纷,这就是关键证据。

(二)没执行法定免费政策,可拒付超出部分

2025年新规统一了3类免费场景,不管是政府定价的路边泊位,还是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都必须严格执行,没执行的话,超出免费范围的费用可以拒付。

1. 临时免费时长:路边路内泊位、市场调节价停车场,停放15分钟内免费;政府定价/指导价停车场(比如医院、火车站、政务大厅周边),30分钟内免费(济南明确交通枢纽配套停车场免费时长不少于15分钟,其他政府定价停车场不少于30分钟)。也就是说,你在路边停12分钟被要求付费,直接拒付就行;停40分钟,只需要付超出免费时长的25分钟费用(按2个15分钟计费)。

2. 特殊车辆免费:执行公务的军车、警车、救灾抢险车、救护车;残疾人本人驾驶的机动车(必须同时持有残疾证、驾驶证、行驶证,三证缺一不可),在政府定价的路边泊位可免费停放(西安新规还扩大了范围,持C1、C2、C5驾照的残疾人车主都能享受);正在作业的市政养护车、环卫车也能免费。

3. 新能源汽车优惠:路边泊位停放新能源汽车,1小时内(含1小时)免费;超过1小时后,按公示标准的8折计费。更贴心的是,济南、成都等城市明确规定:“新能源汽车在路边泊位充电期间,不得另行收取停车费”,哪怕充电3小时,也不用交停车费。我一个开新能源的同事,上个月在济南充电2小时,收费员要收10元,他拿出新规说明,对方当场作罢,还道歉了。

(三)计时、收费标准违规,可拒付多收部分

以前最常见的“停车1小时1分钟,按2小时收费”的坑,现在被新规彻底堵上了。2025年全国统一要求,路边停车按15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不足15分钟按15分钟算,不能按1小时“凑整”多收。

举个例子:西安某路边泊位以前按1小时计费,停1小时10分钟收8元;新规实施后,按5个15分钟(75分钟)计费,费用降到5元,直接省了37.5%。还有的收费方擅自提高标准,公示牌写“每15分钟2元”,实际收3元,这种情况也能拒付多收的部分。

另外,新规还明确了“路内高于路外、长时高于短时”的原则,路边泊位长时停车费用会比路外停车场高,比如西安一类区停车5小时,路边泊位要21元,政府定价的路外停车场只要15元,就是为了引导大家长时停车去路外,避免占用公共道路资源。如果遇到系统故障导致的重复计费、错计时(比如实际停1小时,系统显示2小时),咱们可以凭行车记录仪、现场照片拒付多收的费用。

(四)收费主体无资质或无合法票据,可直接拒付

这是最容易遇到的“野收费”场景,两种情况直接拒付,还能举报:

1. 无资质收费:路边泊位必须由政府依法施划,授权有正规资质的单位管理(要有《公共停车场经营许可证》),私人擅自圈地画车位、用锥桶占泊位收费,没有政府审批文件,直接拒付,还能打城管电话举报取缔。我家小区门口以前有个“闲散人员”画了3个车位收费,后来业主们联合举报,相关部门来了直接清理了,再也没人敢乱收费。

2. 无合法票据:缴费后必须要正规票据,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上面得有收费单位名称、金额、盖章。如果收费员只给私人微信/支付宝二维码、开手写白条,或者干脆不开票,直接拒付,这些情况都属于违规,市场监管部门会依法查处。

三、这3种情况,必须按规定缴费

不是所有路边停车都能拒付,遇到以下3种合规场景,一定要按时缴费,逾期未缴可能被追缴,但新规明确“路边停车欠费记录不纳入个人征信”,大家不用怕影响信用。

1. 收费主体有资质(政府授权、有审批文件),标价牌信息齐全,计时收费都符合规定,这种情况必须缴费,比如普通私家车停政府定价停车场40分钟,30分钟免费,只需付10分钟的费用(按1个15分钟计费)。

2. 超出免费时长,且没有其他优惠政策适用,比如你开普通燃油车,在路边泊位停了1小时,15分钟免费,剩下的45分钟要按3个15分钟缴费。

3. 新能源汽车超1小时停放,且没有在充电,这种情况要按8折付费,不能以“新能源汽车”为由拒付。

这里给大家分享两个真实案例:福建泉州一男子在合规泊位停车200多次,欠了近5000元停车费拒不缴纳,收费公司起诉后,法院判决他补缴费用+承担利息,因为收费方有合法授权和公示;而另一个小伙子被起诉后胜诉了,原因是收费方拿不出完整的进出场视频证据,证据链断裂。这说明,合规缴费是义务,合规维权也能得到支持。

四、遇到违规收费,3步维权不麻烦

万一遇到上面说的违规情况,收费员纠缠不休,教大家3步轻松维权,我自己亲测有效:

1. 先取证:用手机拍下来标价牌(没公示或公示不全)、收费员的工作证(如果有)、现场环境,记录好停车时间、收费员说的金额,保存好行车记录仪视频,这些都是关键证据。

2. 当场拒付:明确告诉收费员“你这收费不符合2025年停车新规,具体违规点是XX(比如没公示收费主体),我有权拒付”,不用跟他争吵,越吵越麻烦。

3. 及时投诉:打12315市场监管热线(管价格违规)、12345政务热线(万能投诉渠道),或者公示牌上的投诉电话,把证据提交上去,相关部门会在规定时间内查处,一般7-15个工作日有结果,乱收费的还能要求退还费用。

我上个月在西安某路边停车,收费员按1小时计费,我指出新规是15分钟计费,他不认可,我直接打了12315,当天下午市场监管部门就联系我,核实后让收费方退还了差价,还对收费方进行了警告。

五、各地特色优惠,车主别错过

除了全国统一的新规,2025年很多城市还推出了本地优惠政策,给大家整理了几个实用的:

• 西安:路边泊位实行“一阶降、二阶平、三阶升”阶梯价,3小时内收费下降,夜间(晚7点-早8点)过夜停车费只要7元,还鼓励推出包月优惠,老旧小区周边泊位包月更划算。

• 济南:新能源汽车充电期间免停车费,停车场推行“计时+按次”结合计费,避免“一刀切”,交通枢纽配套停车场免费时长不少于15分钟。

• 广东仲恺:路边泊位分一类、二类区域,24小时最高限价分别为20元、18元,首30分钟免费,比以前的收费更合理。

大家可以关注本地发改委、城管局的官方公众号,查询具体的优惠政策,能省不少钱。

六、总结:明明白白消费,规规矩矩维权

2025年停车缴费新规,本质上是给路边停车收费立了“规矩”:收费方要明明白白收费,车主也要清清楚楚付费。新规不是让大家“逃费”,而是让我们不用再为乱收费买单,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

作为车主,我们要做的就是:停车前先查公示信息,确认收费合规;遇到违规收费,勇敢拒付并维权;合规场景下按时缴费,不恶意逃费。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权益,也能促进停车收费市场更规范。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以前遇到过路边停车乱收费吗?是怎么处理的?2025年新规实施后,你有没有享受到优惠或者成功维权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更多车主避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留言问我,我会尽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