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5个月,身体会有7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5-11-12 23:00  浏览量: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你或许从没想过,戴帽子这件小事,竟然可能对身体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也许好也许坏,关键看你戴得对不对。

先说最扎心的结论:中国权威指南并没有明确要求冬天必须戴帽子,但在某些情况下,戴帽子也许对健康有帮助。比如,气温骤降时,头部保暖能帮助一部分人减少身体热量流失。《中国居民健康素养66条》提醒:寒冷天气要适当添衣保暖,包括头部。

但这里的“适当”很关键,过度保暖可能带来一些你想不到的问题。头发、皮肤、甚至情绪,都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冬天戴帽子,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暖和。头顶没被冷风吹,脑门舒服多了。尤其是老年人、儿童、体弱者,头部保暖有助于减少受凉风险。据《2022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冬春季节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夏秋。

但也有不少人反映,戴帽子时间久了,头发容易出油、瘙痒,甚至脱发。有人觉得戴帽子让自己变得“闷闷的”,心情都受影响。有人担心帽子太厚,会影响大脑散热。关于这些说法,确实有待一一拆解。

第一,头发油脂分泌可能变多。
头皮本身就有汗腺和皮脂腺,冬天戴帽子,头皮温度升高,出汗增多,油脂分泌也会略有增加。帽子如果透气性差,头皮环境潮湿,细菌容易滋生。 不过,这种变化大多发生在帽子不透气、清洁不到位的情况下。 有人担心会因此脱发,其实只要帽子干净、定期清洗,脱发风险并不一定增加。

第二,头皮屑和瘙痒感可能加重。
长时间戴帽子,头皮湿热,角质层容易变厚,头皮屑增多。有些人本身头皮敏感,戴帽子后容易瘙痒。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指南提到,头皮屑与皮脂分泌、真菌生长密切相关。 帽子闷住头皮,会让部分人头皮屑加重,但只要帽子干净、注意透气,多数人问题不大。

第三,感冒和呼吸道感染风险可能略有降低。
冬天戴帽子,头部保暖,能减少热量流失。一些研究发现,头部受寒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 国家疾控中心资料指出,低温环境下,人体免疫力易下降,呼吸道疾病高发。 尤其是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头部保暖对预防感冒有一定帮助,但也不是万能的“防感冒神器”。

第四,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或许有所降低。
冬季是心梗、脑卒中的高发季。低温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大。戴帽子保暖,能减少体温波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提到,冬季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适当保暖有助于预防。 但不是说戴帽子就绝对安全,合理用帽才是关键。

第五,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受影响。
帽子如果不干净,细菌、螨虫容易滋生,反复刺激头皮,可能诱发皮炎、湿疹等。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共识指出,头皮湿热环境易诱发脂溢性皮炎。 所以,帽子要经常清洗、保持干燥,才能减少这类风险。

第六,心理状态可能有细微变化。
有些人戴帽子觉得有安全感,外出更自在。但也有人觉得帽子把头“捂住”,容易烦躁、焦虑。心理影响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结论。一些调查发现,青少年群体更偏爱帽子造型,可能与自我认同相关,但和健康本身关系不大。

第七,听力和头部感知能力可能略有变化。
冬天戴厚帽子,可能影响耳部听力、头部对外界温度的感知。部分人感觉听力略有下降,或对外界温差不敏感。这主要与帽子材质、厚度有关,影响一般轻微。

很多人会问,天冷到底该不该戴帽子?其实,没有统一标准。关键看个人体质、生活环境、帽子材质。

国家卫健委曾发布健康提示,寒冷天气下,头部暴露易致热量流失,建议适当保暖。 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户外工作者,更需要关注头部保暖。但健康成年人,在天气不太冷的地区,不戴帽子问题也不大。

帽子材质有讲究。纯棉、羊毛帽子透气性好,适合日常佩戴。化纤、皮革等不透气材质,长期佩戴容易捂汗、滋生细菌。帽子要合适,不宜太紧,否则影响头部血液循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建议,帽子要经常清洗,保持卫生。

对于头发油腻、头皮屑较多的人,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帽子,佩戴时间别太久。 每天佩戴帽子的时间不宜过长,回家后及时摘下,让头皮“透透气”。 有头皮疾病的人,应减少帽子佩戴时间,必要时就医。

不戴帽子,风险主要集中在极端低温环境。长时间暴露在寒风中,头部热量流失较快,免疫力可能下降,感冒、头痛等风险增加。尤其是北方冬季,早晚温差大,头部裸露易受风寒。

如果处在温暖室内或南方气候,不戴帽子一般问题不大。身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的人,可以根据体感灵活选择。

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户外工作者、免疫力低下者,冬天更适合戴帽保暖。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受寒更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弱,头部受凉易感冒。慢性病患者本身免疫力低,头部保暖能减少疾病发生。户外工作者长时间在寒风中,戴帽子能减少热量流失,保护健康。但这类人群更要注意帽子的清洁与透气性。

有头皮疾病、过敏史的人,戴帽子要格外小心。选用天然、透气、不过敏的帽子,尽量减少佩戴时间。帽子一定要勤换洗,避免细菌滋生。

女性经期、孕期、哺乳期,冬天也建议适当戴帽子。 此时身体免疫力波动,头部保暖有助于减少受凉风险。但要避免帽子太闷、太紧,影响头皮血液循环。

对于爱美一族,担心戴帽子压塌发型、影响形象,可以选择宽松、轻薄的帽子,减少头发与帽子的摩擦。戴帽子不是一定导致脱发,关键看材质和佩戴方法。

很多人以为,戴帽子等于“多一层保护”,其实未必。头部保暖不是越多越好,过度依赖帽子,可能让头皮环境变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66条》强调,冬季应注意全身保暖,头部、手脚都要兼顾。

头部保暖只是防寒的一部分,科学穿衣更重要。出门时注意脖子、手脚的保暖,室内温度适当调节,不要过度依赖帽子。有些人只戴帽子,忽视其他部位保暖,反而容易感冒。

天冷戴帽子,合理适度最重要。帽子要选对、戴对、勤洗换。不要迷信“帽子保命”,也别怕“帽子伤身”。科学保暖,保持头皮清洁,才是冬天健康的关键。

参考文献:

①.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脂溢性皮炎诊治指南[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 51(10): 689-693.
②.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2): 95-112.
③.中国居民健康素养66条(2022年版)[EB/OL].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